人类的欲望就像新能源车,有电就想出远门,没电就在原地杵着。至于纯电车型嘛,无非就是把一堆理想和焦虑塞进一个四个轮子的半导体移动城堡里,再冠上个潮洋气的名字,让钱包跟着一起冒火花。
问界M8纯电版横空出世,这事搁在朋友圈里,一半人吹成新能源大干革命,一半人在算家里还有多少个月的房贷。35.98万起步,再一抬腿就是44.98万封顶——这价格要搁以前,我得拉着计算器痛哭流涕,怀疑自己是不是配拥有一辆能语音开空调的车。可2024年了,中国街头随便走个几步,不碰见几辆新能源,街心花园的大妈都要骂你OUT。于是豪掷三四十万买台M8,倒也不是啥惊天新闻,无非就是勇士又一批、韭菜还一茬。
不过新车上市嘛,总得做些功课。别说有人建议我问下AITO的“问界”什么意思——要我看,问界就是让韭菜问问自己的钱包到底有多宽广的世界。M8纯电版这名字,光听起来就气势磅礴,像是买车送通关钥匙。真要拆开了看,其实就是把家族脸谱修修补补、换个发型、插俩天线,告诉你:“我们这是新版,不一样了。”
外观这玩意,设计师整得花枝招展,前脸仍是标准问界口味——就像麻辣烫,看着啥都能加,但其实都是一个锅煮出来。封闭式中网,听着就科技感爆棚,但更多是对空气动力学的终极妥协,毕竟你得让风阻和电池续航站在统一战线,不然客户按着续航宣传揍你。长宽高5190/1999/1795mm,轴距3105mm,在中国大城市,这得是王者段位的停车难度。一上尺寸,抬手就六个杯架、俩冰箱加一个前备箱,空间大得都快能在车里放个麻将桌,怕啥堵车?六个座椅上班能打一宿王者荣耀,第二天连加班都省了。
至于那个149升前备箱,我真得夸一夸。终于新能源车懂得,为啥大家喜欢买SUV是因为后备箱能塞货,不是因为出门像上昆仑山探险。平时放娃的滑板车,老婆刚买的健身环,总算有地方藏了,不然满车的生活碎片常常会提醒你,这不是一辆酷炫科技座驾,而是一个四轮购物拖车。问界把空间做得明明白白,十足人情味,这年头,用人性打败科技,是最厉害的套路。
至于内饰配色,我只想说,那些“白沙杏”“赤茶橘”这种文艺到能泡花茶的名字,还得加多少钱?答案是8000元。选配嘛,就是把想象力转成钞票的最佳途径。电影院的爆米花30一桶,配色8000一份,道理其实一样,都是让你甘心为快乐买单。顺便提一句,黑曜套件同理:前脸、行李架、窗饰条黑一圈,辨识度拉满。这年头,能让熟人一下认出你花了钱,就是消费升级的终极奥义。
不过新车没点硬科技,怎么对得起写进PPT的新能源时代呢?华为巨鲸800V高压平台听起来像《流浪地球》的装备,电池100kWh,负重518公斤——呃,特种兵要有这么大电池抗在身上,地球直接飞出银河系。CLTC工况续航还能到705公里,宣传那叫一个骚。真现实点,冬天东北跑一趟,从哈市到长春,电池还得祈祷别被寒潮支配。可这年头,用户谁还管真实续航呀?新能源圈有一条祖训:宣传图上的续航看个乐呵就得了,拿命堵门那是北极熊的事。
动力版本多选项也是这车最大诚意,全系标配大电池,后驱单电机309马力,四驱版还冲到400多匹。听起来爽炸了,实际满载六个人和一后备箱再加一前备箱的购物战利品,能不能维持发际线别掉就看命了。说到分段动力版本,不好意思,这不是细分市场,这叫韭菜细切法——熟悉新能源的都懂,谁家不搞两驱、四驱、长续航、强动力,最终配置决策就跟选奶茶配料一样难,一不小心花得比平均月薪还高。
智能驾驶是真拿得出手。华为家早就不是只会手机的那帮人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加上摄像头,pull满你的安全感。什么高速NOA、城市泊车辅助、甚至自动变道,看着科幻,实际落地每次处理路怒大爷突然变道还得看天意。更妙的是,一些高阶配置可能还需要后期付费解锁,真把软件做成了ATM,科技集团收割起韭菜来都自带美颜。从前被手机分期收割,如今车载OS直接年付,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华为都能帮你升级。
聊配置对比,无非Max+、Ultra各出招。两驱、四驱,五座、六座,钱包能支持到哪里就尊重你的选择。真要说性价比,聪明人一看就懂,问界更希望你一步到位上顶配。比如座椅通风加按摩、后排娱乐系统、激光投影大灯这种“有没有不重要,有了就是尊贵”的玩意儿,就是为了让你在朋友圈晒晒新车来点独一味。谁不想让同事知道你买车顺便还带激光投影?用车时用不上,拍照打卡少不了,毕竟面子也是新能源动力之一。
底盘和魔毯悬架撑着,开起来是有那种“看世界都是滤镜”的错觉。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官方标语吹上天,实际坐进去,路面反馈你以为自己在弹跳床上开会,副驾都睡得香,逆天舒适。前胎255、后胎275的鸳鸯胎,后轮更宽仿佛劝你,“没事儿,放心冲”。不过中国道路真太复杂,四驱再强,也别拿理想开F1的心态拚命。要真和隔壁理想、蔚来对标,问界M8纯电版其实就是自家菜园里的菜,别人顶多也从隔壁挑两根。
至于竞品,说实话,新能源大号纯电SUV没几个真敢直接怼问界M8。乐道L90、昊铂HL还有蔚来ES8,都说自己是王者,实则一屋鸡鸭——各有噪音,难说谁真牛。特斯拉与理想现阶段都还隔着定位的隔离墙,问界某种意义上是在自嗨,总不是坏事,反正路边上能停着的都是家家自己的面子。
说到买哪款配置,说白了,要钱就冲Ultra 6座四驱。后排娱乐、全套豪华、顶级配置,一个不漏,把老婆孩子都供起来,一路堵车都当成移动KTV唱。预算差点,手等着抖就买Max+长续航,虽然工艺油水没那么足,面子总归还是有了。至于纯靠空间、灵活性选五座,那是太太太理性,容易被群里同事吐槽是“实用党”,哪有花钱就买快乐来得省事。
至于以后保值、后期辅助驾驶升级啥的?新能源车界这几年的剧本都一样——降价一刀砍两万,下周又多两项功能,本地充电桩时好时坏,售后支持永远在下一个细节里等你翻车。如果入坑前不多翻翻购车协议和软件解锁条款,看着买了一堆神操作,高兴没三天,就在小区门口把键盘拍进朋友圈。
别问懂不懂车,朋友,新能源多看一眼都是玄学。买与不买,配置列表总归是越看越绕。AITO把科技、空间、配置和智能混成一锅大杂烩,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决定等等看充电桩啥时候修好。
欢迎关注我大李,咱一起继续研究怎么让钱包和电池一起续航。新能源这条道,说白就是皮一下很开心,皮完就容易怀疑,钱和看不懂的软件,到底谁先“掉电”。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