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汽车强国,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德国和日本。
尤其是日本,丰田、本田、日产这些牌子,不光是在全世界卖得好,在他们自己国家更是绝对的霸主,老百姓对自己国家的车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和信任。
所以,想把外国车卖到日本去,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很多国际大牌都在那里栽过跟头,日本市场也因此得了个外号,叫“汽车界的孤岛”。
可就在这么一个看似“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地方,一个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比亚迪,不但进去了,而且还站稳了脚跟,甚至让挑剔的日本消费者开始点头认可。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门道?
难道中国车真的有什么特别的魔法吗?
这件事,还得从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一系列动作说起。
他们并没有像很多人想的那样,简单地把自己在中国卖得最火的车型直接搬到日本去卖,而是下了一番“笨功夫”,也是最聪明的功夫——彻头彻尾地研究日本市场和用户。
他们即将在2025年的日本移动出行展(以前的东京车展)上展出的产品,就是这种思路的集中体现。
首先,比亚迪拿出的第一个大招,就是一款可以说是专门为日本“量身定做”的纯电动小车,叫做BYD RACCO。
为什么要做这么一款小车呢?
这就得了解一下日本的国情了。
日本城市里,街道普遍非常狭窄,很多地方连双向会车都费劲,而且停车位也是寸土寸金,划得特别小。
所以在日本,一种叫做“K-Car”的微型车特别受欢迎,因为它尺寸小巧,开起来灵活,停车方便,而且在税费上还有优惠。
比亚迪的团队显然是把这一点研究得明明白白,他们没有上来就推销高大威猛的SUV,而是先用这款RACCO来敲开市场的大门。
这款车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对日本市场的理解。
车身尺寸是经过精确计算的,确保能轻松穿梭于日本的窄巷,也能停进标准的小型停车位。
外观设计上,它没有采用太多复杂的线条,而是走了日本人非常喜欢的简约、圆润风格,配上一些清新的颜色,看上去就特别有亲和力,很符合当地人的审美。
车里面的设计更是体现了“用心”。
日本人对空间的利用是出了名的极致,比亚e迪也学到了精髓。
车内空间虽然不大,但通过巧妙的设计,让人坐进去不觉得压抑。
座椅用的是环保材料,支持各种方向的调节,后排座椅还能灵活放倒,拓展出更大的储物空间,无论是周末家庭出游还是平时去超市购物,都非常实用。
更厉害的是,比亚迪还特别关注了日本人对细节的苛刻要求。
比如车内的隔音效果,他们下了很大功夫去做优化,让车在行驶中尽可能地安静,提升了整个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感。
这种把用户需求研究到骨子里的做法,让日本消费者感觉到,这不只是在卖一辆车,而是在提供一个真正懂他们生活方式的出行工具。
除了这款定制小车,比亚迪还把他们的插电式混动技术带到了日本,代表车型就是海狮06DM-i。
要把一款混动车引入一个新市场,面临的技术难题其实不少。
比如,日本的汽油品质、道路状况都和国内有差异,如果直接把车拿过去,可能会出现动力系统“水土不服”的问题。
比亚迪的工程师们提前就做了大量的工作,针对日本的燃油特点和常见的路况,对整个动力系统进行了重新的调校和优化,确保车辆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有稳定可靠的表现。
在智能化方面,比亚e迪也做得非常本土化。
车里的智能语音助手,不是简单地把中文系统翻译成日文就完事了。
它搭载了适配日语的语音识别系统,甚至还能听懂一些地方的方言。
这样一来,日本车主就可以用自己最习惯的语言和方式来控制导航、空调等功能,体验非常自然流畅。
还有一个特别关键的问题,就是充电。
日本的充电桩用的是一种叫CHAdeMO的快充标准,和中国的标准不一样。
如果车子不兼容,那充电就会成为一个大麻烦。
比亚迪直接在车辆上做好了兼容,让车主可以无障碍地使用日本主流的公共充电桩,彻底打消了用户的“充电焦虑”。
甚至在售后服务上,比亚迪还根据日本车主的用车习惯,比如年均行驶里程、保养偏好等,为他们制定了专门的车辆保养方案。
这一系列看不见的努力,让比亚迪的车开起来、用起来都像一辆“本地车”,大大拉近了和用户的距离。
其实,在乘用车进入日本市场之前,比亚迪的商用车,特别是纯电动大巴,早就在日本打下了一片江山。
如今在日本的京都、冲绳、东京等很多城市,都能看到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在路上安静地行驶。
凭借着产品的高可靠性、低噪音和零排放的环保特性,比亚迪电动大巴在日本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做到了第一,可以说是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个成功不是偶然的,同样得益于它的本土化策略。
比如,他们会根据日本公交公司的具体需求,设计符合当地法规和运营路线的车型,甚至连车厢内部的扶手高度、座椅布局都会仔细考量。
这些商用车的成功运营,为比亚迪这个品牌在日本民众心中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初步印象——安全、可靠、技术先进。
所以当比亚迪的乘用车进入市场时,很多日本人并不会觉得它是一个陌生的新品牌,反而会有一种“原来是那家做电动巴士的公司”的熟悉感,接受度自然就高了很多。
从2022年正式开始在日本销售乘用车以来,比亚迪的销售网点已经扩展到了66家,并且还在持续增加。
从市场反馈来看,日本消费者普遍对比亚迪产品的安全性、舒适度和环保性能给予了不错的评价,认为这些车的设计确实很符合日本用户的实际需求。
未来,比亚迪还计划在日本市场投入更多的新车型,预计到2027年前,会形成一个包含7到8款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型的产品矩阵,进一步扩大销售网络,提升品牌影响力。
可以说,比亚迪用一种非常聪明和务实的“本土化创新”策略,成功地在一个公认最难攻克的市场里,为中国汽车品牌赢得了一席之地和宝贵的声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