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大环境下,能看到日产都掏出真家底,推个中大型纯电SUV,售价还这么坚挺,心里有点窝火也说不清。你说它能火吗?我觉得这个价格能拉拢不少对价格敏感的年轻家庭,尤其是那句11.99万起的标价,确实不算高,和同级别自主品牌比还便宜点(估算/样本少)。而且,目前新能源市场,价格战、补贴退潮,谁能坚持住的,可能才是真赢家。
我记得之前和一个销售聊天,他说:去年提车的客户基本都是冲着性价比去的,现在这样比拼,谁价格低、配置丰富谁赢。 那看日产N7,它既有未来感十足的外观,又有丰富配置,加上续航还不错,安全又有保障,帮它赢得一些磋商空间挺合理。
刚才翻了下我的笔记,看到某个试驾视频:操控还是挺稳的,底盘调校偏日系的那套,中规中矩不软不硬。我其实挺好奇,这车垂直落地的质感到底算不算(这段先按下不表)——毕竟,日产在悬挂调校上,有一定的家族风,偏向舒适,对操控极致追求的粉丝可能会有点小失望吧。
比起同价位的国产入门纯电SUV,比如吉利几何A或者长安UNI系列,N7其实在用料和科技配置上做得更有未来科技感。比如它的15.6英寸大屏、256色氛围灯、甚至还有车载冰箱,那可不是做个噱头,而是真用心。
但我总觉得,日产的研发积累,有点像那种做工细腻但不激进的传统,或者说像是加了许多生活里的细节。例如它能做出6.6千瓦对外放电,那你是不是常常会觉得多了个插座,出外不用带移动电源啦——其实也没错,这样贴近真实生活。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还真没仔细想过,日产普通燃油车曾经靠什么在市场站稳脚跟?是不是因为它们把日常稳妥和耐用做到了极致?这次转到新能源,能不能变成安全+实用+颜值的三角盟友?我估算,N7百公里成本估计在4元到5元(体感/估算),电费和维护算下来,这个价位的日常开销还是挺友好的。
除了配置,安全也不含糊——行李箱里的安防措施,像五纵十横的笼式车身、行业首创的无热蔓延电池设计,都偏离了好看的标准,转向安心。但我心里在扪心自问:这么复杂的电池系统,未来出问题的几率会不会比传统油车更高?还是说这个行业的热管理技术,已经到了看不出破绽的水平?或许,这个答案很难一一确认。
我还发现,N7的轴距有2915毫米,后排空间看起来真不错。尤其是那980毫米腿部空间,我有个朋友搬过来,开玩笑说:你再宽点就可以放个午饭桌了。 居家出行,座椅的舒适性,还是得看细节设计,比如它的座椅,很多内置通风和按摩,挺懂得家用车的心理。
你会不会觉得,日系的车在科技感和用料上,总是比国产要低调?但我觉得,低调其实更贴实在。这个N7的中控大屏和超大全景天窗,不拼炫酷,多的是实用+舒适。哦,顺便问一句:你觉得车内空间设计,硬质塑料还是软质材料,差别有多大?我这边感觉,差不多用一年,硬质也存不了多少油污和划痕。
这次我还注意到,日产在安全带上的配置也挺用心,L2级辅助驾驶、全场景智能泊车,听起来像是把以前辅助驾驶的理想变成了亲民的实用技术。我怀疑,这些功能实际使用起来容易上手吗?毕竟,很多人都在问,自动驾驶功能够用吗?安全可靠不?其实我觉得,这也是厂家的防坑手段。还记得之前维修工说过的:汽车安全,一半看技术,一半看人,车越智能,误操作反而越多。这个我真没细想过。
自从这车价格公布后,身边的朋友有人还说:这车不就像个移动的IPAD吗?我当时就笑:那你会不会觉得,车子比手机还要多功能?但话又说回来,这东西要放在生活里,是不是就是个合家欢的万能神器?我开始对它的耐用性、售后服务有点期待,也有点担心。
说到这我不得不问:接下来,国产的纯电车,要怎么突破自己?是不是跑得快、配置高就一定够?我觉得,还是得看用在点子上的细腻。像N7这次强调的充电快、外放电、空间大、性价比高,这些细节更能困难中找到突破点。
你说,未来新能源车会不会像手机一样,成为生活必需品?还是说,还是会有那么几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标签,是被更贵的进口车垄断着?我随口乱猜:也许,像N7这款车走实用路线,反倒能站稳脚跟。你怎么看?有没有那种买车其实就是挑安心+适合自己的心里暗示?或者,下一次会不会在路上遇到一辆未来科技感极强的车,感觉就像穿越了。
(这段先按下不表)反正我心里在想,这辆日产N7,除了它的未来感外,最让我有点心动的,是它那套安全+舒适的组合。以后开着它,家门口那辆老旧的小货车,可能会被我光荣退役。但我还在想:它的耐用性到底咋样?毕竟,中大型SUV,年后修个件啥的,成本会不会反超预期?
好了,觉得写到这里有点飘了。总觉得,技术和设计的平衡,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但真的,未来的车,是不是早就变成移动的家,还是个科技舞台?这个问题留给你——而我,还是偷偷观察着那辆未来感满满的日产N7,心里其实挺期待下一次的测试结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