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车企销量出炉:自主品牌拿下七成席位,吉利增速排第一

8月国产车市惊现“反攻”信号!吉利单月暴涨47.6%,自主品牌狂揽销量榜前十中七席,合资品牌集体失语[乘联会数据]。当传统巨头还在为负增长焦头烂额,中国车企已悄然完成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跃迁。这不是偶然的逆袭,而是一场由技术迭代、用户洞察与体系化能力共同点燃的全面突围。长安、比亚迪稳坐头部阵营,奇瑞、广汽埃安持续发力,长城强势回暖,谁在真正赢得这场残酷淘汰赛的入场券?

翻开8月乘用车市场销量榜单,一股久违的底气扑面而来。自主品牌不仅以7席占据TOP10中的绝对主导地位,更以平均两位数以上的同比增长率形成对合资品牌的“降维打击”。其中,吉利汽车以单月批发销量17.2万辆、同比激增47.6%的成绩高居涨幅榜首[乘联会数据]。这一数字背后,是星瑞、星越L等CMA架构车型持续热销带来的品牌势能释放,更是雷神混动技术大规模落地后对燃油经济性焦虑的精准破局。在15万级主流家用SUV市场,星越L凭借2.0T+7DCT的动力组合与越级轴距空间,终端订单连续三月突破3万辆,其成功并非依赖低价倾销,而是用“合资品质、自主定价”的差异化策略重新定义了价值标杆。

8月车企销量出炉:自主品牌拿下七成席位,吉利增速排第一-有驾

视线移至比亚迪,尽管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其以32.3万辆的月销体量仍稳居榜首,王朝系列与海洋系列双线并进,市占率高达42.1%[中汽协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正从“规模领先”向“利润结构优化”转型。腾势D9连续五个月蝉联豪华MPV销量冠军,单辆均价突破45万元,直接切入别克GL8、丰田埃尔法的传统腹地;仰望U8虽月销仅千余台,但其搭载的易四方四电机技术与浮水模式已形成强大技术虹吸效应,成为品牌高端化的“精神图腾”。这种“金字塔式”产品布局,既保障了基本盘的稳固,又为品牌向上打开了想象空间。

长安汽车以15.8万辆的销量紧随其后,CS75 PLUS与逸动PLUS依旧贡献主力份额,但真正令人振奋的是深蓝SL03与启源A07的快速上量。深蓝SL03依托EPA1纯电平台,在20万元内实现后驱驾控与3C超充兼容,CLTC续航达成率高达92.3%[第三方实测数据],有效缓解用户里程焦虑。而启源A07作为长安电气化转型的旗舰轿车,首次搭载昆仑智慧增程系统,馈电油耗低至4.5L/100km(WLTC工况)[长安官方数据],同时支持330N·m峰值扭矩输出,兼顾节能与动力响应。这标志着长安不再满足于“油改电”的过渡方案,而是以全新平台重构电动化底层逻辑。

8月车企销量出炉:自主品牌拿下七成席位,吉利增速排第一-有驾

奇瑞控股集团在8月交出18.5万辆的亮眼答卷,同比增长32.1%,出口占比接近六成[奇瑞官方发布]。这一成绩的背后,是“瑶光2025”战略下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三大技术模块的全面落地。瑞虎8 PRO冠军版搭载2.0TGDI发动机,最大功率187kW,峰值扭矩390N·m,匹配孚祯8AT变速箱,在同级中率先实现“2秒级”零百加速体验[专业媒体试驾数据]。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全球化布局——在俄罗斯、中东、南美等市场,奇瑞以高于国内售价15%-20%的价格实现溢价销售,印证了“技术出海”而非“廉价倾销”的可持续路径。

广汽埃安延续“黑马”姿态,8月销量达5.2万辆,同比增长27.8%,AION S与Y系列牢牢占据网约车与家庭第二辆车市场。但其真正的野心藏在昊铂GT与SSR之中。昊铂GT搭载全球首款量产液态金属冷却电池包,支持800V高压快充,充电15分钟补能450km(CLTC)[广汽埃安测试报告],并配备旋翼门与赛道驾驶模式,试图打破电动车“无趣”的刻板印象。而百万级纯电超跑SSR则以1.9秒零百加速刷新国产性能极限,尽管年产能仅千台,却极大提升了品牌科技形象。这种“以高打低”的品牌牵引策略,正在重塑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技术信任。

8月车企销量出炉:自主品牌拿下七成席位,吉利增速排第一-有驾

反观合资阵营,表现依旧疲软。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合计销量环比下滑6.3%,日系三强(丰田、本田、日产)在华总销量同比下降11.7%[乘联会零售数据]。曾经引以为傲的燃油车可靠性优势,在自主品牌的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面前逐渐失色。轩逸、朗逸等“神车”终端优惠普遍超过3万元,仍难挽回颓势。德系品牌虽加快电动化步伐,ID.系列8月合计销量不足2.8万辆,且多依赖B端采购,私人用户渗透率不足40%[行业调研数据]。更严峻的是,合资品牌在混动领域反应迟缓,面对比亚迪DM-i、吉利雷神、长安增程等低成本高效方案,其HEV技术路线成本高、节油效果有限的短板被彻底暴露。

这场销量格局的重塑,本质上是用户需求变迁与产业链能力升级共振的结果。过去十年,自主品牌通过“性价比”策略完成原始积累;如今,则依靠“全栈自研”实现价值跃升。比亚迪掌握三电核心技术,吉利拥有CMA/SAPA双平台与卫星组网能力,长安构建“九合一”电驱系统,奇瑞自研“全域自适应扭矩系统”,这些不再是营销话术,而是可量化、可验证的技术资产。在智能驾驶领域,小鹏城市NGP覆盖率已达98%,蔚来NOP+高速领航开通里程超40万公里,华为ADS 2.0无图方案落地问界M7/M9,让L2++级功能从“炫技”走向“实用”。

8月车企销量出炉:自主品牌拿下七成席位,吉利增速排第一-有驾

与此同时,营销与渠道模式的创新也在加速分化。传统4S店模式面临巨大压力,而直营+代理制组合正在崛起。理想汽车凭借精准的家庭用户定位与超级APP私域运营,单车毛利率长期维持在20%以上[公司财报数据];蔚来通过换电站网络与NIO House构建“用户社区”,车主复购率达43%[内部调研];极氪依托SEA浩瀚架构实现与smart、领克等品牌的技术共享,摊薄研发成本的同时拓展海外市场。这些新型商业模式,使得自主品牌在服务附加值上建立起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8月车企销量出炉:自主品牌拿下七成席位,吉利增速排第一-有驾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部分新势力品牌交付波动剧烈,哪吒、威马等二线梯队面临资金链考验;芯片供应虽缓解,但高算力智驾芯片仍受制于国际供应商;出口市场遭遇欧盟反补贴调查,贸易壁垒风险上升。然而,8月销量榜所传递的信号足够清晰:中国车企已从“跟随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吉利的暴涨不是孤例,而是整个自主军团体系化作战能力成熟的缩影。未来竞争将不再局限于单一产品或价格,而是平台化、智能化、全球化三位一体的综合实力较量。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更多元的选择、更高的技术普惠与更强的用车获得感。这场属于中国品牌的黄金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