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公里时速下,我一把捏死前刹,车身稳得像被吸铁石死死吸住。旁边刚拿驾照的兄弟眼睛都亮了:哥,这车真稳,你得试试!他说得没毛病,这辆被捧成新手毕业证的本田CB400F,三万块预算真能买到修车厂的克星吗?得细扒扒才知道。
790mm坐高,说实话是亚洲骑士的救星。我那个175cm的冤种兄弟现场试了一把,双脚掌完全贴地,膝盖还能自然弯曲。相比之下,某意大利品牌那款820mm的芭蕾专用车,想让人站稳都难,菜市场里推车还是得悬空屁股推着走。说到这里,身高焦虑党们,买车时首先看看裆下离地三公分的高度,摔车的时候你才知道这个差别到底多值钱。
你知道新手最怕啥吗?起步熄火。CB400F这一档松离合就自带蠕行模式,4500转以下,车如温驯绵羊,油门响应又精准得像手术刀。早高峰堵车,那种跟车距离控制到半米以内毫无压力,轻松得溜得一批。老实说,这种细节新手都很欢迎。别人吹的暴力加速城市基本用不上,稳稳当当才是王道。
雨天的时候,我试着爬个立交桥,湿滑路面下TCS(牵引力控制系统)介入速度快得像神经反射。160楼扫尾防滑有戏。但说话又得纠正我自己,我刚才想说它是暴力加速神车的说法有点大,这车通勤稳重才是主基调,别把它想成跑赛道的兵器。这是我反复体验出来的,毕竟有时候奔驰级暴躁反而是城市里的累赘。
双通道ABS和TCS的黄金搭档配备,暴力测试60km/h急刹,车把稳得让人怀疑物理定律一样。后轮抱死瞬间,动力切断速度比驾校教练踩副刹还快。兄弟们,改装件炫酷一时爽,但安全配置保命用到老,谁敢反对?
说到改装,我有个兄弟以前骑某国产跑山车,三趟下来手变成鸡爪,连撸串的手劲都没有了。现在这辆CB400F在市区疯狂换挡,手还能空出来撸串,退档补油轻轻勾指尖,丝滑得跟抹了润滑油似的。手劲小的兄弟们,省下筋膜枪钱都够加半年油了。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车行的老师傅亲口说,这车骑十三年,除了机油和轮胎,别想赚它一分钱维修费。听着实在让人心安。对比一下同年份杂牌地平线,价格腰斩没几个人要,CB400F却能两万六秒成交(体感/样本有限)。粗算一下,这落地价三万出头,跟杂牌只贵了条轮胎钱,保值率差了好几条街。
原厂没USB接口确实反人类,手机导航两小时下来,手机充电变板砖,超影响体验。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厂家到底图啥不标配这个东西?没细想过,猜测可能是成本考量(这段先按下不表)。但好歹花200块加装也能解决,总比修个发动机划算。
再多说点供应链的事儿,CB400F的零件供应稳定得像超市货架。就像买菜一样,常用材料齐整,不用担心哪天缺一味佐料。相比一些小牌厂,经常要等上好几周,真实骑感差别就在那里。这车辆研发周期也挺合理,不用一年两年那种想法太美。设计师很显然参考了新手和城市骑手的需求:低坐高、稳操控、油门顺滑。非常生活化,不是那种高冷玩意。
要说我个人的疑问是,这价位神话有点被吹大了。三万块买的东西里,修车少没错,城市代步的舒适够用没错,但别抱太大幻想。毕竟你去比比同价位电动车或二手大牌,操控、性能跟舒适性还有各有差异。走捷径这种事,我觉得还是留给心态好的人。顺便问问你们,凭什么我下面那个姿势还没学会,就是起步熄火失败率高的老毛病没改过?
车界不变的真理是,车不会陪你一辈子,技术和配置才是活的法宝。改装涂鸦零件好看,可别牺牲你和家人的安全。话说回来,这CB400F给了我不少惊喜,特别是安全性能,绝对超过这么点预算的预期。如果你刚学骑,或者城市代步想安稳,那这车真有意思。
能不能真的成修车厂克星?这我还得多跑几万公里确认。对了,你觉得国产车里哪款更有可能反杀本田?说说吧,我正好顺便查查资料。
今天骑它进城,路边小摊的油烟味夹杂着轮胎摩擦的味道,手把那点摩擦力让我安心。你们呢,什么时候能找到那辆让你一握油门就能笑的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