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一口价新风暴:混动卡罗拉8.98万起,锐际2.0T直降至11.98万,探岳L空间智能再升级
去年中秋那会儿,我在朋友圈刷到别克昂科威PLUS的“一口价”广告时,还以为是哪个经销商自嗨。没想到,这招真让它几个月销量冲进了万辆俱乐部。这下好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家合资品牌也开始琢磨怎么把价格写得明明白白、全国同步,让大家买车少点套路,多点实惠。
先说丰田卡罗拉双擎吧。2015年刚国产上市那阵子,我表哥花了将近20万落地买顶配,天天跟我炫耀省油、皮实,那劲头就像刚拿驾照的小伙子。后来身边不少跑网约车的朋友都盯上这台混动,说什么一年下来光油钱就能省出小半辆二手捷达。但时代变了,从2021年开始新能源家轿铺天盖地往外冒,卡罗拉双擎的“神话”也慢慢被打破。我还记得去年年底去4S店试驾,有销售悄悄透露优惠幅度比以前大多了,但8.98万元的一口价还是让我愣住了一下——这可是厂家官方定价,全国统一执行,不用再和销售斗智斗勇砍半天。
不过这个入门版配置确实有点节省,比如倒车雷达和影像、电动天窗这些都没有,织物座椅摸起来还挺亲切,但对喜欢科技感或者舒适配置的人来说可能不太够用。我自己如果真要买,大概率会加六千块选个中配,把日常用得到的功能补齐。毕竟安全配置没缩水——TSS辅助驾驶系统、LED大灯、中控大屏这些都有,而且自动空调和后排出风口对夏天带娃出行特别友好。有一次我帮朋友搬家,用他的老款卡罗拉双擎跑了一趟外环,全程开着空调,高速表显油耗不到4升,比他老婆的小型SUV低一截。
动力部分,第五代THS II电混系统搭载1.8L阿特金森发动机+电机组合,总功率101千瓦,看参数不是很炸裂,但实际开起来城市通勤足够轻快,高速超车略微肉一点,不过稳定性非常高。这套E-CVT变速箱换挡平顺,我身边做修理工的大舅哥说,他们店里接到过来维修这套动力总成的问题屈指可数,就是保养周期短一点,每次小保三百多块钱,还算经济。
如果放在两年前,这个价格绝对想都不敢想。但现在新能源内卷严重,同级国产纯电或者插混车型花同样的钱能给你更丰富的体验。不过从长期使用成本来看(尤其是北方冬季),传统混动车型依然有一定吸引力。不追求极致科技,只图一个靠谱耐造、省心又便宜,现在正是入手窗口期。
再聊聊大众探岳L。今年新款上市的时候,有位老同学专门托我陪他去看现车。他原本一直觉得中国特供SUV都是临时拼凑出来应付市场需求,可探岳系列销量一路走高,新一代干脆直接推向全球市场,也算证明自己能力了。这次加长后的探岳L尺寸提升明显(4684/1854/1685mm),轴距2791mm,对比上一代坐进后排腿部空间宽敞不少。我身高182cm坐进去膝盖前还有两拳距离,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装儿童座椅或者偶尔全家人自驾游不用担心局促感。
内饰变化也挺抢眼,中控15英寸大屏+10.25英寸仪表,再加副驾驶娱乐屏,很讨年轻人口味。8155芯片反应速度快,上次试语音助手,用普通话喊“小众音乐”,居然真的给播出来,好评!R-Line版本蜂窝格栅、熏黑轮圈视觉效果很运动;普通版则更偏沉稳商务风格,可以按需选择。如果预算有限,现在17.69万元起的一口价区间其实已经覆盖到了主流动力组合,其中2.0T 330TSI四驱版本才21万多,比途观L PRO便宜好几万,还带IQ.Pilot智驾辅助,据说部分功能与大疆联合开发,在市区堵车跟停表现不错,不过高速自动变道啥的还需要进一步体验验证。目前各地终端普遍还有些许优惠,如果不急着提新车,可以等等看后续行情波动,说不定还能捡漏。
最后轮到福特锐际登场。当初2020年首发亮相的时候,它凭借2.0T EcoBoost发动机(248马力/393牛·米)赢得过沃德十佳称号,那时候很多美系粉丝都愿意为性能埋单。但几年过去,美系品牌整体存在感下降明显,经常听朋友吐槽“福特怎么越卖越冷清”。直到最近看到锐际限时一口价11.98万元的信息,有种重回当年价格战巅峰期既视感。一位做汽修连锁的小老板告诉我,他最近半年见到最多的新客户就是锐际准新二手,因为12万能买2.0T+8AT四驱紧凑型SUV,在合资圈里找不到第二台。而且四驱车型只贵两万左右,这对于喜欢偶尔自驾郊游、不惧烂路的人群特别友好。不过空间表现一般,没有德系竞品那么规整宽敞,加上设计偏传统,所以更多被30-40岁务实男士青睐,不太受小姐姐们欢迎。有意思的是,由于近期外媒传闻福特今年或将在海外停产这一系列产品,本土生产线未来如何走向成谜,也让一些铁杆粉丝提前锁单,希望赶在停售前圆梦最后一波燃油激情。如果你关注保值率,其实这个级别降到底以后早已无所谓残值问题,更重要的是趁还能享受强劲动力与厚道机械素质,多留下一段属于自己的用车记忆吧!
回头翻翻手机通讯录,会发现身边每个人选购汽车背后的考量各异:有人信赖丰田省心耐造,就算配置简陋也甘之如饴;有人认准大众的大空间和智能化升级,无论是不是“全球车型”都乐于尝鲜;还有人钟情美式性能,只要性能够猛,其它细节可以妥协。当所有主流合资品牌纷纷抛出“一口价”,似乎也是回应市场最真实声音——希望透明、公平、有诚意,让消费者少绕弯路、多享受生活。不管最终选择哪款,是不是刚需,是不是第一辆,都值得认真思量之后,再踏踏实实开启下一段旅程。在这个不断变化但始终热闹非凡的汽车世界里,每一次购入或换乘,都藏着独属于自己的故事,而那些曾经难以企及,如今却唾手可得的新机会,也许就在某个不起眼角落等你转身遇见。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