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咂摸出点味道来,现在买车这事儿,越来越像捯饬一个移动的窝儿?
尤其是那种一两百万起跳的SUV,恨不得把能攒摸来的都给你码齐咯。
就拿全新揽胜来说,顶配都奔两百多个W去了,这价儿都能在县城支棱起一套房了。
可反过来说,真有人会开着它去啃泥巴吗?
这事儿挺玄乎的,一边儿,厂家鼓足了劲儿吆喝这车的撒野本事,什么全地形响应系统、智能四驱,听着就挺唬人的。
另一边儿,真掏腰包买这玩意的,又有几个真舍得开着它去“浪迹天涯”?
多数时候,它还是在CBD的格子楼里穿梭,或者杵在某个高档地界的门口。
你兴许会说,人家金主儿想咋开是人家的事儿。
这话不赖,但背后映衬出的,是对“豪横”这词儿的认知,好像走了样儿。
早先说豪横,大抵是指料子、做工、腔调,但眼下,科技配置、舒坦劲儿,甚至某种“老子有你没有”的显摆,也成了豪横的佐料。
全新揽胜在这些方面,的确拿捏住了。
内饰用的是顶流皮子,音响是Meridian的,恨不得每个位子都能给你松松筋骨。
但茬子也来了,这些玩意儿,真能让你更乐呵吗?
或者说,它们真能拔高你的生活品味吗?
搁厂家的立场,当然盼着把车卖得越贵越好。
码配置、耍花腔,都是营生手段。
但买家也不是棒槌,心里都拎得清。
买车是为了熨帖自己的需求,不是为了喂饱厂家的KPI。
说起来,关于揽胜,一直有几种调调。
一种觉着它就是身份的硬通货,开出去倍儿有范儿;另一种觉着它溢价太高,同样的价码,能淘到其他更中意的;还有一种觉着,它代表着一种活法,一种对逍遥和探险的念想。
这几种见解,其实都靠谱。
归根结底,每个人的路数和价值取向都不一样。
但有一点是搭界的,那就是大伙儿都在寻摸更好的日子。
只不过,有些人认为更好的日子需要一辆豪横SUV来撑场面,有些人则认为,更好的日子在于心里的安生和自在。
说白了,车只是个物件儿,它能捎你去想去的地儿,但不能拍板你变成啥样的人。
当我们把太多的盼头寄托在身外物上时,往往会冷落了真正要紧的玩意儿。
比如,和家人的腻歪,对生活的热乎劲儿,以及对自己的认知。
所以,下回你再撞见一辆崭新的揽胜,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街面上时,不妨寻思下,车里的人,是真的在享受生活,还是只是在追赶一个遥不可及的泡影?
莫许,答案并没有那么要紧。
要紧的是,我们都要踅摸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舒坦和满足。
归根结底,生活是自己的,不是演给别人看的。
只是,这年头,能真正做到“为自己而活”,又谈何容易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