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续航虚标内幕:实验室数据如何 “美化” 30%?

“徒有其表,实则不然”,这句话用来形容市面上某些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再恰当不过了。

近来,我身边的几位朋友都在埋怨,说他们新购入的电动汽车,标称的续航里程简直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汽车厂商在推广宣传时,展示的参数数据,耀眼夺目,令人心动。

新能源车续航虚标内幕:实验室数据如何 “美化” 30%?-有驾

然而,实际驾驶时,电量消耗之快,令人咋舌,仿佛烧钱一般。

我的朋友老王就是个鲜活的例子。

春节前,他入手了一款号称续航可达五百公里的电动SUV。

销售人员当时夸得天花乱坠,信誓旦旦地说,无论是城市日常通勤,还是周末短途旅行,都绰绰有余。

谁知春节期间,他驾车回老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到三百公里,电池电量便已告急,迫不得已在服务区排队等待充电,白白耗费了数小时。

你说,这能不让人恼火吗?

这种现象并非个别案例,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大幅缩水,早已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

为什么实验室测试所得出的美好数据,一到实际使用中,就出现如此大的偏差呢?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可告人的内幕呢?

不妨先来聊聊实验室内的测试过程。

新能源车续航虚标内幕:实验室数据如何 “美化” 30%?-有驾

现行的测试标准,诸如CLTC、NEDC等,听起来颇为专业,但与我们平日驾驶的真实路况相比,却存在着天壤之别。

在实验室里,车辆是在滚筒上模拟“行驶”,没有风吹日晒,没有交通拥堵,更无需猛踩加速踏板。

在这种理想化的环境中获得的数据,其真实性又能有多少呢?

以NEDC为例,其测试过程简直可以用温柔来形容。

加速、减速、匀速行驶,整个过程都慢条斯理,缺乏实际驾驶中的紧迫感。

高速行驶?

压根没有。

开启空调?

更是天方夜谭。

在这些苛刻的限制条件下,电动汽车自然能够展现出更佳的节能性能。

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谁会这样驾驶汽车呢?

新能源车续航虚标内幕:实验室数据如何 “美化” 30%?-有驾

再来说说汽车厂商在数据上动的手脚,其手段之多,令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

一些厂商为了获取亮眼的数据,会刻意选择在气候宜人的季节进行测试,以此来避开酷暑和严寒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要知道,电池对温度极其敏感。

在寒冷的环境下,电量消耗速度会加快;而在炎热的环境下,电池则更容易发生衰减。

测试环境温度稍有变化,续航里程便会随之改变。

此外,还有一些厂商会在测试过程中,采用一种“定制化”的驾驶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车辆会表现得格外“顺从”,始终保持匀速行驶,轻踩加速踏板,坚决避免任何急加速或急刹车行为。

然而,在日常驾驶中,谁又能始终保持如此“佛系”的状态呢?

在拥堵的市区道路上,如果不及时加速超车,恐怕早就被其他车辆挤到角落里去了。

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厂商甚至在电池容量上玩起了文字游戏。

在宣传时,他们会夸大电池的容量,声称车辆能够行驶的里程数有多么远。

新能源车续航虚标内幕:实验室数据如何 “美化” 30%?-有驾

然而,实际上,电池中有一部分电量是被锁定住的,用户根本无法使用。

这就像在餐馆点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服务员却告知您,其中有几道菜只能看不能吃,这换做是谁都无法接受吧?

续航里程的虚标,会带来诸多问题。

首当其冲的,便是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消费者本是冲着长续航才决定购买的车辆,结果却发现实际行驶里程远低于预期,这无疑是在花冤枉钱。

而且,续航里程不足还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出行计划,增加额外的充电费用,甚至可能导致车辆在半路抛锚,让人感到非常焦虑。

更为严重的是,续航里程造假还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声誉。

一旦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失去信任,谁还会愿意购买呢?

长此以往,电动汽车的推广必然会受到阻碍。

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报告也显示,虚假宣传续航里程已然成为电动汽车投诉的主要内容。

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新能源车续航虚标内幕:实验室数据如何 “美化” 30%?-有驾

首先,必须对现行的测试标准进行修订。

不能再继续采用这种理想化的实验室数据来欺骗消费者了,而应增加更多真实的驾驶场景,例如高速公路行驶、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测试等。

其次,监管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行为。

对于那些虚标续航里程的汽车厂商,必须依法予以严惩,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此外,还可以考虑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进行公正、客观的测试评估。

这样一来,消费者在购买车辆时,便能获得更可靠的参考信息,从而避免被汽车厂商的虚假宣传所蒙蔽。

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这一点毋庸置疑。

然而,如果续航里程虚标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那么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信赖。

只有让测试数据回归真实,才能确保电动汽车行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因此,各位准车主们,在选购电动汽车时,切勿轻信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务必多方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才能避免踩坑。

您是否也曾遇到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缩水的情况?

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您又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让我们共同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