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2公里!何小鹏的这张增程牌打出来,感觉整个新能源车圈的空气都变味儿了。
干了这么多年纯电,熬了这么久,怎么突然就好像想通了,或者说,被迫想通了?他微博上那几行字,说什么面向全球、满足不同需求,听着都对,标准得像教科书。但你把这些话掰开揉碎了看,里面藏着的,全是市场的冰冷和现实的骨感。
小鹏之前是什么形象?技术宅,理工男,一门心思扑在纯电和自动驾驶上,有点你爱买不买,反正我觉得这才是未来的犟劲。现在突然弄出个带油箱的大七座MPV,这转弯转得有点急,甚至能闻到轮胎摩擦地面的焦糊味。
这事儿琢磨起来,味道就不一样了。做好增程的前提是做好纯电,这话术很高明,里外都给自己留了面子。潜台词是,我们不是做不好纯电,而是技术太强了,顺手就把增程也给做了。可消费者听得懂这么复杂的逻辑吗?他们只看到,那个一直喊着纯电大法好的小鹏,也开始烧油了。
背后的原因,其实桌面上都摆着呢。李想那边,一个月几万台增程车的数据,红得发紫,谁也装看不见。用户的里程焦虑,喊了这么多年,依然是悬在所有纯电车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尤其是在节假日,高速上那些趴窝的电动爹,哪个不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小鹏X9这台车,定位是大七座家用MPV,买这车的用户,最怕的是什么?就是带着一家老小被撂在半路上。
所以,与其说是小鹏选择了增程,不如说是市场和用户,逼着何小鹏做出了这个选择。他给X9增程版塞进去一块63.3度的电池和一个60升的油箱,这个组合很有意思。这个电池容量,比很多入门纯电车都大,几乎是明着告诉所有人:我骨子里还是个纯电,那个发动机,就是个以防万一的充电宝,一个让你们彻底放心的备胎。
这一步棋,不能简单地说对错,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精明。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何小鹏选了后者。对小鹏来说,这是放下身段,去拥抱更广大的市场,是活下去的必然选择。但对整个纯电阵营来说,这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松动。当浓眉大眼的优等生都开始抄近道了,你让那些还在坚持的同学怎么想?
以后,新能源车的江湖,可能就没有纯粹的纯电和增程之分了,大家都是揣着不同牌组的赌徒。小鹏X9的这张牌,续航1602公里,数字很漂亮,但真正能让它走多远的,不是油箱的大小,而是何小鹏这次,是不是真的想清楚了,自己到底要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