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车市的风向,真是说变就变,让不少关注汽车的朋友们都有点看不懂了。
也就一两年前,大家伙儿还都在聊增程式电动车,觉得它又省油,又没续航里程的烦恼,简直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可谁能想到,这才多久的功夫,风评好像就掉了个个儿,现在铺天盖地都是在说纯电动车的好,甚至有专家放话说,再过一两年,也就是到了2026年,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就该是纯电动车的天下了。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原本被看好的增程车一下子就不香了呢?
这事儿得从一组最新的销售数据说起,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就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9月份,咱们国家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交出了一份成绩单。
从总数上看,卖了128.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看起来一片红火,形势大好。
但是,您要是把这份成绩单拆开来细看,那就有意思了,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纯电动车像是踩了电门一样,一个月卖了83.5万辆,跟去年同期一比,猛地增长了32%,势头非常强劲。
可再看看另外两种技术路线,插电混动车卖了34.5万辆,比去年还稍微降了2%;而曾经被很多人追捧的增程式电动车,只卖了10.4万辆,同比更是大降了14%。
你看,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这么大的反差,肯定不是偶然的。
这不是说今天张三喜欢这个,明天李四喜欢那个那么简单,这背后是整个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消费者的实际选择,还有国家政策的大方向,这三股劲儿拧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咱们得说说最硬核的技术问题。
前几年大家为什么对纯电动车有顾虑?
说白了就是一个“续航焦虑”。
一想到开电车跑长途,心里就发怵,总担心半路没电了,或者到了服务区充电桩不够用,排队一两个小时,大好的假期全耗在路上了。
增程式电动车之所以能火起来,就是因为它抓住了这个痛点,车上带个小发动机,能自己发电,相当于随身背了个“充电宝”,让大家心里踏实。
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增程车主们还觉得自己的选择很明智的时候,纯电动车自身的技术已经悄悄地完成了“自我革命”。
最核心的电池技术进步太快了。
和2023年相比,现在动力电池的成本整体下降了大约20%,同时能量密度还提升了15%。
这串数字可能有点枯燥,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车子能跑得更远了,但价格反而可能更便宜了。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纯电动车,官方标的那个CLTC续航里程,普遍都超过了600公里,很多车型甚至朝着七八百公里去了。
这个续航水平,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日常在城里上下班通勤,一个星期充一次电都绰绰有余。
就算是节假日想开车回老家或者出去自驾游,也基本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精打细算规划充电路线了。
光车子能跑还不行,还得有地方“喂饱”它。
在充电设施建设这方面,我们国家更是跑出了让全世界都羡慕的速度。
光是2024年这一年,全国就新增了超过108万台公共充电桩,现在你随便打开一个手机地图软件,搜一下“充电站”,周边立马冒出来密密麻麻的一片,找个充电的地方比找个特定的饭馆还容易。
更别提像蔚来汽车搞的那个换电站,现在已经覆盖了全国550座城市。
有位资深汽车媒体人刘宝华老师就在直播里很直白地说,现在有些情况下,纯电车的补能体验甚至比油车还好。
比如跑高速,你开蔚来进服务区,车开到换电站里,机器自动操作,三五分钟换上一块满电的电池就又能跑几百公里了,那边加油站可能还在排着长队呢,这时间优势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所以说,当续航不再是问题,充电补能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的时候,纯电动车最大的短板就被补上了。
技术进步是基础,而老百姓用真金白银做出的选择,则最直接地反映了市场的变化。
从数据上看,纯电动车在整个新能源市场里的占比,也就是渗透率,从2024年的35%一路涨到了2025年的42%。
反观增程和插电混动这两种车加起来,它们的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28%下降到了22%。
这一升一降之间,说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抛弃过渡方案,直接选择了纯电动。
一个特别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大尺寸的七座SUV市场。
以前这个市场可是增程和混动的天下,因为买这种车的家庭,往往都有长途出行的需求,对续航特别看重。
但现在,像蔚来ES8、乐道L90这样的纯电大SUV一上市,就卖得特别火,9月份纯电大三排SUV的销量居然超过了插电混动车型。
这就清楚地表明,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接受度,已经从最早的“买个小车尝尝鲜”,变成了“把它当作家庭主力车”的主流选择了。
大家发现,没有了发动机和油箱,纯电车的空间更大、车里更安静、开起来也更平顺,体验上确实有优势。
最后,还有一股看不见但影响巨大的力量,那就是国家的政策导向。
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能有今天,离不开早期政策的大力扶持。
以前为了鼓励大家从油车转向新能源,国家对纯电、插混、增程的购置税优惠政策都是一视同仁的,目的是先把整个新能源的盘子做大。
但现在,情况可能要变了。
行业内普遍预测,到了2026年,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政策可能会有新的调整,方向就是会更加倾向于纯电动车,而对于增程、插混这种还带着发动机的“过渡性”路线,优惠政策可能会收紧。
这背后的逻辑也很清晰:既然纯电动车的技术已经成熟,续航和补能的短板也基本解决了,那么作为最终极的环保方案,国家自然会鼓励大家“一步到位”,直接拥抱纯电。
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全球高级合伙人郑赟先生就对此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预判,他认为纯电动车是新能源市场的最终形态,并且预测到2026年,将有高达70%的现有大尺寸增程车主,在换车的时候会直接转向纯电动车。
可以预见,随着未来像改款的乐道L90、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等更多有竞争力的纯电新车上市,纯电动车一统江湖的时代,可能真的要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一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