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的深圳,风雨欲来。因为 “桦加沙”,整座城市都被按下了“暂停键”。但也是在这天,鸿蒙智行却以一场秋季发布会,硬生生将整个汽车圈的目光汇聚于此。
这场发布会干货满满,不仅有旗舰大哥问界M9的新配色,有和上汽合作的新品牌“尚界”的首款车H5,还有所有人都最关注的:全新问界M7。
这次登场的全新M7,可以说除了名字,其他几乎都是新的。发布会上,余承东透露这款车花了三年时间,砸了40个亿。这么大的投入,目标显然不是修修补补,而是要造一台在产品力上能和过去彻底告别的车,来回应市场的期待。
智能化:不只秀肌肉,更关心你的体验
智能化,一直是问界最核心的标签。全新问界M7在这方面的进化,很好地诠释了“软件定义汽车”到底能给普通人带来什么。它的底层换成了HUAWEI iDVP智能汽车数字平台,说白了,就是把座舱、智驾、车控这几个过去各管一摊的系统,真正融合成了一个整体。
在智能座舱层面,鸿蒙座舱的体验再次被拔高。中控那块16.1英寸的3K悬浮屏边框更窄,视觉效果更为沉浸。更重要的是,车内屏幕生态的完善:副驾驶座前新增了10.25英寸娱乐屏,后排则首次搭载了一块17.3英寸的3K高清娱乐屏。这三块屏幕之间可以通过三指滑动实现无缝流转,真正做到了“前排刷剧,后排开会,互不干扰”,满足了家庭出行的多元化娱乐需求。
小艺智慧助手在深度融合了DeepSeek大模型后,对话能力也变得更加自然和富有逻辑,甚至可以围绕地理人文信息展开深度交流,让语音助手不再只是一个执行命令的工具,更像一个有知识、懂思考的旅途伴侣。
辅助驾驶方面,全新问界M7这次很实在,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高配版的硬件堆料堪称豪华,车顶的192线激光雷达,加上各种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总共34个传感器,构建了全方位、全天候的感知能力。这套系统不仅能实现高速和城区的高阶领航辅助,更将场景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支持跨楼层泊车代驾和车位到车位的无缝衔接。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基础版车型(Pro+)上,问界M7也首发了创新的舱内激光视觉方案。这种设计将激光雷达巧妙地集成在车内,既保证了比纯视觉方案更强的感知冗余,尤其是在暗光或恶劣天气下对异形障碍物的识别能力,又维持了车身外观的整体性和简洁感。这体现了华为在技术应用上的巧思:既要追求性能的极致,也要兼顾设计美学和成本控制的平衡。
舒适性:空间和配置,都给到位
作为一台家用车,舒不舒服是硬道理。全新问界M7把尺寸做大了,车长超过5米,轴距也拉长到3米多,这就给了一个宽敞空间的底子。
五座版,后排腿部空间奢侈,后备箱常规状态下就有850升,大得夸张,全家出行的行李、露营的装备,随便装。六座版,则更注重每个人的乘坐体验,第二排的零重力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全有,长途旅行也能变成一种享受。而且即便是坐满6个人,后备箱也还有能放下几个登机箱的空间,实用性没打折扣。对于纯电版车型,145升的前备箱更是锦上添花,提供了额外的灵活储物方案。
除了大,M7在营造豪华氛围的细节上也很舍得下本钱。主副驾都有零重力座椅,座椅本身用料扎实,坐感柔软又有支撑。全车用了150多种隔音材料,在高速上,车内依然能保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像一个移动的私人空间。再加上车载冰箱、220V电源这些配置,让这台车不止是交通工具,更像一个移动的“家”。
动态表现:开着从容,用着没焦虑
动态性能的提升,是全新M7“脱胎换骨”的另一个证明。新车用了华为满血途灵平台,底盘升级成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结构,高配车型还有空气悬架和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能根据路况实时调整悬架软硬,过滤掉大部分恼人的颠簸,开起来、坐起来都更有高级感。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新车增设了“猫头鹰转向”功能,最小转弯半径降低至5.7米,对于一台车长超过5米的大车来说,这意味着在狭窄路段掉头或停车时将更加从容。
动力与续航方面,全新问界M7提供了增程与纯电两种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增程版车型的CLTC综合续航里程高达1625公里,纯电续航也有315公里,彻底消除了用户的里程焦虑。纯电版则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搭载100度电池包,后驱长续航版CLTC续航达到710公里,并且支持快速补能,从30%充至80%电量仅需15分钟,让纯电出行同样轻松无忧。
价格与定位:用实力说话,坚定向上走
全新问界M7的定价在27.98万到37.98万之间,平心而论,是比老款贵了。但市场的反应,又直接证明了这个定价的底气:5分钟大定破1万台,1小时冲破3万台。这说明,M7的真实消费者,看重的并不是便宜了多少,而是产品价值实打实提升了多少。
这背后,是问界品牌清晰的战略。“大哥”M9在50万以上的市场站稳了脚跟,树立起了高端旗舰的形象;“二哥”M8又在40万的市场中“大杀特杀”,成为另一款现象级单品。现在,问界显然希望M7能接好这一棒,成为承接旗舰技术、巩固品牌形象的中坚力量,而不是一个只靠低价走量的角色。
所以,全新的问界M7给人的感觉更像一台“小号M9”。它继承了“大哥”的核心技术,比如192线激光雷达的ADS4、途灵底盘等,在设计语言和豪华配置上也向M9看齐。这种产品策略使得全新M7在30万级市场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它不再仅仅是一款“够用”的家用车,更是一款能够提供越级智能化和舒适性体验的中坚车型。价格的变化,正是这种产品价值的直接反映,也标志着问界品牌正在坚定地向更高价值的区间迈进,以技术和体验驱动品牌成长。
总而言之,全新M7的到来,是问界非常关键的一步棋。它用近乎重生的姿态,展示了“华为赋能”模式的强大潜力。凭借在智能、安全、舒适和动态上的全面进化,它不仅给了中坚家庭用户提供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选择,也清晰地宣告了问界品牌持续向上的雄心。在如今的市场中,这样一款“全能选手”的到来,无疑将推动整个行业的竞争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