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蓝这三个颜色放一起总会有着不一样的魔法效果。无论是红白蓝编织袋,还是用在摩托车产品涂装上。对于红白蓝的应该,我觉得最牛算是本田,根据不同年代的背景,使用三个颜色不同的比例搭配,推出了一款又一款的经典。
近日发现了一集很有趣的外媒照片。一位我们这个时代的模特身穿80年代流行的Rothmans乐富门花衣与本田战车合影,没有丝毫的违和感。而这台采用红、白、蓝配色的战车正是大名鼎鼎的本田VFR 400R!
由于国内媒体对于上世纪车型的文章基本都是互相抄作业,信息真真假假,同时也对新入门车友造成了不少的误导。小编牛仔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从小就在水车环境成长,对本田VFR的历史依然清晰。
所以我们就想着,还是有义务去做一期真实,客观,较全面的VFR 400R车型内容,用以记录这台经典。同时也感谢各位车友对我们的支持,欢迎对本文收藏,惠存,点赞!
本田VFR 400的前世今生
在详细展开VFR 400R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两个车型。本田VFR 400和RVF 400,他们是实打实的两款车型,由于外形和悬架系统相近,加上时代久远,车友们容易混淆。今天我们来个简单介绍:图中的VFR 400R的发动机代号为NC30,俗称RVF 30期;而RVF 400R的发动机代号为NC35,俗称RVF 35期,或者弯道情人。
搞定两车型的区分之后,我们继续聚焦VFR 400R。本田VFR 400在1986年至1992年期间生产与销售,并最终于1992年8月宣布停产,其中发动机型号代码从NC21发展到NC30。其中本田首款VFR 400(NC21)诞生于1986年3月,前序车型为VF400(NC13),后续车型为RVF 400(NC35)。
▲1987年VFR40Z(NC13)
▲1994年RVF 400R(NC35)
在VFR 400R(NC30)与RFV 400R(NC35)换代期间,本田将两款车型的上市时间真空了足足2年,一方面宣布停产,另一方面新车谍照不断,本田大法的欲情故纵用的炉火纯青,最后RVF改名换代上市。一时间引起VFR 400(NC30)和RVF 400(NC35)的哄抢,当然最后本田也从中大赚了一笔,大家听一下宗一郎的笑声就知道当年有多离谱。
本田VFR 400的爆裂参数
我们言归正传,聊回今天的主角本田的VFR 400车型。实际上这款VFR 400拥有NC21、NC24、NC30的三款迭代。在三次迭代中VFR 400的整车结构与发动机参数也有这明显变化。
首先在车架结构方面,VFR 400的三代车型均使用了当时流行的铝合金双翼梁车架结构,同期的还有本田NSR250 PGM2、CBR 400等车型在使用。而VFR 400作为本田当时的明星车型,那亮点肯定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NC21作为初代车型,收个韭菜是他的本质任务。而NC24与NC30则在NC21的基础上,使用了Pro-Arm单摇臂结构,这套单摇臂的设计在当年的市场掀起了抢购热潮,咳咳咳,本田大法哈!关键还是太帅、太另类了。
这里延伸一个内容,本田的Pro-Arm单摇臂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是其延续时间不长,在NSR250SE PGM-4(MC28)车型就画上句号。从此再无使用Pro-Arm单摇臂的本田民用车型出现。
关于VFR 400(NC21-30)另一个亮点在于发动机的配气结构。在如何解决NC13的时规链强度不足与高转谐振的问题上,本田VFR 400在凸轮轴传动结构下了狠手。增加时规链强度与放弃超高转速设计的妥协与放弃之间,本田选择了放弃妥协。齿轮式正时配气系统的诞生,打开了400cc民用仿赛发动机的新领域,这里必须点赞!
另外更多车型参数方面,我们就用简单的文字一笔带过。本田VFR 400/R配置:前轮120/70R16(NC21/24)、前轮120/60R17(NC30),后轮150/60R18。整备质量182kg,干重164kg,轴距1345mm,座高755mm,12L+3L油箱设计。前4活塞卡钳+双碟刹,后双活塞单碟(NC21),后单活塞单碟(NC24/30)。
本田VFR 400R编年史
上文中不止一次提到本田VFR 400R的型号代码,NC21、NC24、NC30不仅仅是一串字符,他们更像是本田发动机的技术进程。遵循时间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技术步进的逻辑,三个版本都有着本质上的飞跃。接下我们就以编年史的形式,对这台VFR 400R从诞生到末代进行记录。
1986-1987年,VFR 400R 代号NC21
首先NC21是本田VFR 400R的初代车型,上市于1986年3月,发动机使用了从VF 400 NC13E车型继承并改良而来的四冲程V型4缸体技术。
VFR 400R NC21拥有399cc的实际排气量,V型90°夹角4缸水冷16气门结构,缸径*行程为55mm*42mm,这套参数一直沿用到末代NC30上。曲轴点火夹角为180°,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44kW/12500rpm,最大输出扭矩为40N.m/10000rpm,红区峰值转速13000rpm。
有趣的是第一代VFR 400(NC21)的后摇臂并没有使用本田Pro-Arm,而是使用了同时期车型CBR400的铝合金双叉臂结构,同时排气管位置也设置位在了车辆的右侧,所以这一代车型也容易被误认为CBR400。不过VFR 400的V型4缸声浪特殊,只要一启动,就能从几百米远处辨别。
另外VFR 400(NC21)的版本众多,不同地区型号有着特供车型,而型号也是五花八门,如VFR400 R/L/K/Z等等,这些型号的车型在全球各地一直销售到1991年被NC24所替代。
1987-1988年,VFR 400R 代号NC24
VFR 400(NC24)在国内是比较难找的车型,牛仔从水车年代一路走来,也仅在车友间见过2台是活的。本田VFR 400R NC24诞生于1987年2月,并用于替换VFR 400 NC21的车型,然而这台NC24一经上市,引起当时市场的尖叫。谁都没想到,他会成为本田仿赛的划时代车型。
发动机参数方面,这一代的机器依然使用180°的曲轴点火夹角的V型4缸发动机,红区峰值转速提升到了14000rpm的超高转临界点。至于功率与扭矩方面,最大功率为43.4kW/12500rpm,而最大扭矩则是40.8N.m/1000rpm,比参数方面NC24最大扭矩略微提升,而功率方面则比NC21略低一点点。这样的改动让NC24的低扭变得更加强劲。
上文提及到VFR 400R NC24是一台划时代的车型,原因是VFR 400R NC24是本田首款使用Pro-Arm后单摇臂系统的车型,也算是第一款吃螃蟹的本田车型。而自从本田Pro-Arm后单摇臂系统的加入,让NC24瞬间成为当年现象级的明星产品。
但在实际销量与保有量计算中,NC24比NC30还是略逊一筹,具体原因大概率是因为NC24沿用了单大灯与右侧高位排气管设计,虽然已经很帅,但总的来说就是还不够帅。至于什么才是更帅的车型?请看下文。
1989-1992年,VFR 400R 代号NC30
用一句话来概括本田VFR 400R NC30:“完全解除封印的VFR车型”。
本田VFR 400R NC30自1989年到1992年间进行了三次小改款,代号依然为NC30,但日规NC30推出了夸张的8款花色,如我们熟悉的HRC红白蓝花,老
虎花,乐富门花、黑鸟花等等,让人眼花缭乱。对于本田而言,肯定是卖得好才会推多花色,那卖不好的肯定得回冷宫待着吧你!
那位什么NC30会卖得好?原因肯定有很多,或者是当时社会富裕程度提升,又或者是车型设计亮点抢眼,然而牛仔更倾向于后者。VFR 400R NC30从NC24换代而来,这次将排气管安装到了车辆的左侧,同时大灯也借鉴了热销车型VFR 750R(RC30)的双灯设计。这样一来,大小VFR的定位就清晰明了,消费者买账程度瞬间提升。
发动机方面,VFR 400R NC30同样进行了大换代。使用了全新设计的360°点火曲轴90°夹角V型4缸发动机,而这套曲轴点火系统也被车友称之为“大爆炸”点火系统。
VFR 400R NC30升级后的发动机最大限制转速得到解封,直接来到14500rpm的超高转速区域。同时也让NC30的最大输出功率来到43.4kW/12500rpm,而最大扭矩则是39.2N.m/10000rpm,虽然功率与扭矩都相较于前两代车型略有降低,但基于“360°大爆炸”曲轴的设定,低扭部分明显高于前两代车型。
虽然说VFR 400R NC30是一代传奇,但也有不足之处,由于排气管、摇臂、后制动的重量都在车辆的左侧,所以无论是VFR 750R(RC30)还是VFR 400R(NC30)都存在车辆的重心左偏的情况。这款车型我们在20多年前试驾的时候就发现,撒手容易跑偏。不过也有可能是水车打散重组的缘故,至于全新车会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就只能等再老一辈的玩家们来给大家分享了。
编年史小结
其实本田在80-90年处于代风头正旺的季节,三个版本的VFR400市场销量都很不错。具体原因嘛,一方面是因为本田的刀法精准;二方面是那个时代的车友对挤牙膏的做法是受用的,而本田一次性挤了一大坨,那消费者肯定说真香啊!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将VFR400R NC30放在如今销售,那也是真香警告!
小 结
每一次写这种历史车型,我都有种写回忆录的感觉。既可以想起儿时玩车的热情似火,又能记录一段回不去的过往,关键是能让车友们翻阅到写实的车型资料。
历史是有画面感的,但这种残片需要人手去描绘,现在的AI能做很多事情,但替代不了老车与人之间的情感。牛仔肯定不是最懂本田的国内车迷,但我愿意用所知所学记录更多摩托车历史。写作不易,欢迎各位车友惠存,点赞,转发!
如果你还想了解什么老款车型?不妨留言区和牛仔聊聊,下一期我们继续讲故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