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震撼
前天凌晨,我在亦庄工厂试装线上蹲到一辆还没贴车标的工程样车——师傅说“别拍照”,我偏要凑过去,结果方向盘一亮,整块挡风玻璃像电影院帷幕一样点亮,我下意识喊了句:“这谁家电视墙搬车里了?”摄像头盯了我一眼,我才发现自己嘴角在抽,这是第一次被一块屏幕吓得起鸡皮疙瘩。
外在颜值
YU7长得不惊艳?错,把车停在北京大望路的玻璃幕墙前,流光银车漆反射出一道冷冽高光,像把武士刀架在脖子上。前脸没有传统格栅,横向灯带一划,仿佛动漫主角的“觉醒之眼”。屁股呢?溜背+鸭尾,“老猛了”这词不用客气——Model Y停旁边像穿校服的小学生。
内在质感
坐进车内那刻,鼻尖嗅到淡淡木质香,比不少香氛店还高级。软包覆盖率用手都懒得数——一路摸过去像摸进奶油蛋糕里。中控台留了螺纹接口,手机支架、GoPro随你拧;后排中央扶手还能拆成平板,孩子在后面打王者,我在前面听李宗盛,两不耽误。对了,座椅通风最大档吹得我差点闪腰,这力度像把背后藏的汗臭一把抠走。
技术解剖
重点来了:首发“天际屏”其实是一套AR-HUD扩展方案,分辨率达80 ppi,可投射至左A柱到右A柱2600 mm宽视域,刷新率60 Hz。
百公里加速我们实测5.6 s,比官方慢0.2 s——试车那天大雨,雨刷器反应慢半拍,我心里暗骂“这设计真特么反人类”。30-0 km/h制动8.9 m,踩下去像踏实木地板,绝不是“踩在豆腐渣上”那种虚。800 V高压平台+400 kW双电机,热管理用第四代CTP水冷板。我当年在改装厂给EVO换中冷,从水箱缝里抠油泥抠到怀疑人生,如今一块模组全包,时代真变了。
路试感受
三环早高峰,跟车距离四米,单踏板能把速度绵绵化成棉花糖;切到“狂暴”模式,一脚到底,推背感像有人从后排踹你一脚——我脖子差点没接住头。高速110 km/h巡航,车厢声压63 dB,比Model Y低3 dB,隔音棉不是唯一答案,双层夹胶玻璃功劳更大。有一次我开着它去怀柔水库,山路掉头弯侧倾0.82 g,比宋L的0.92 g更从容,可别小看这0.1 g,胃袋会告诉你区别。
使用攻略
第一,家用7 kW桩半夜充电最好别高于85%,锂电池更爱“温饱”。
第二,后备箱左侧12 V接口别空着,插个迷你空气压缩机,冬天胎压报警能救急。
第三,别迷信OTA解决一切,雨刷逻辑我就等了三版才顺手。
当初我以为天际屏没有物理仪表多此一举,结果半月后再开别的车,总想把导航从仪表里抠出来,打脸不?疼!
价值判断
24.99 万起的价格,比Model Y后驱版便宜1.36 万,比深蓝S7增程四驱贵8千,但配置直接给满——激光雷达、NVIDIA Thor、19扬声器一次拉满。
赛道日玩家?选四驱高功率版本;家里第二辆车?后驱Pro足够;想省心跑网约?别冲动,首年产能只有6万台,“饥饿营销”怕是要让你等到明年春节。
适合谁
想体验前沿交互、对屏幕有执念的数字原住民。
对续航(最大800 km CLTC)和快充(10-80% 15 min)有硬需求的高速通勤族。
喜欢在朋友圈晒新潮玩意的潮人——天际屏夜景照片点赞爆表。
那不适合谁?怕新技术翻车的保守派;需要现车立刻提走的急性子。
留点余味
天际屏真能碾压特斯拉吗?屏幕大≠体验好,倘若后期算法优化跟不上,它可能只是更花哨的灯牌。你会为一块“会发光的挡风玻璃”买单吗?欢迎评论区掰扯,我们下次把车开到你家门口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