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中国制造的变化,其实要说真有多轰动,说实在,很多老百姓还真没怎么在意,也没觉得有啥大变化。但是你仔细琢磨,现在中国制造已经悄悄地跑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德国人都先发现了这一点,德国好多主流媒体最近都在讨论,说中国在关键领域早就不声不响地实现了跨越,甚至在好多领域都直接领先了全世界,这可不是吹牛。
说点具体的,中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一路爬升到去年的39.9万亿元,这个增速,搁全世界历史上来看,都是个奇迹。啥叫工业增加值?说白了,就是制造业一年能产生多少钱的价值。现在中国已经连续15年全球第一,而且门类最齐,啥都能造,工业体系完整,这个真不是嘴上说说。
现在中国制造不光量上去了,质也上来了。以前人家一说中国制造,总爱用点贬义,觉得便宜没好货。但是现在,咱们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都在搞,说实在,一些欧洲老工业强国都望尘莫及。就拿5G通信设备、动车组、光伏装备、大飞机、大型LNG船和新能源汽车这些来说,全都是有话语权的产品。尤其是电动车和光伏,全球市场叫一个红火。德国人早在几年前就着急了,他们觉得自己的产业链老了,不灵了,中国人却一口气完成了技术跨越。
现在最让西方人坐不住的,其实还是中国的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2024年光汽车出口就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3%。今年前四个月又出口193.7万辆。这数字直接碾压不少发达国家的总产能。很多人没留意,其实中国的汽车出海已经不光是车本身了,更多是带着整个产业链、配套服务走出去。说白了,就是不再是简单把货卖出去,连服务怎么配、生产怎么落地,甚至手机互联、生态体系这些都能一次性搬到国外。
但讲真,要想长久做下去,不能光靠性价比。下一步的关键是,中国车企要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增长点,把产业链和商业模式做可持续。否则大家一窝蜂挤出去,只拼价格,最后还是会困在低端路线。德国人媒体早盯上了这一点,研究中国怎么个下棋法,看到中国不少企业,比如一汽丰田,人家不是简单卖车,是把智能化、场景化、定制化都玩的一套又一套。
特别拿全新亚洲龙来说,这车7月份刚上市,外观、内饰一下就跟以往不一样,全新定义了轿车美学。它不仅造型好看,而且在智能化、动力性能上都做了很大提升。比如像全新Toyota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Toyota Space智慧空间,还有最新的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系统,这些配置,真不是国外随便能模仿的。
再说售价,最近亚洲龙探享版正式上市,13.88万的起步价,真的让人惊讶。这价格放在几年前简直不敢想,连年轻人都考虑得起。为啥这么说?同级别合资轿车,大多二十万往上,这价格简直亲民。主打的还是智能、舒适,做得确实到位,直接给国人出行树了个新样板。
说回车身,亚洲龙探享版造型很时尚,多色可选,内饰空间颜色也多,车身大气,比例优美,特别是车身线条和尾部那种饱满感,视觉效果特别好。这些设计细节其实都很贴合中国人的审美和用车习惯。还有一体化的星钻格栅,菱形单元从下到上变化,再加上三角几何元素,不同角度阴影,走哪都很吸睛。每次开出去都有人打量,回头率拉满,年轻人要的就是这种个性化。
内饰方面,空间感真心不错,座舱用了木材纹理饰板,高级感十足,同级最大车身尺寸,四米九九的长,轴距两米八七,舒适宽敞妥妥的,后备箱空间也大,带一家老小出行根本不愁行李和随身物品。需要放倒座椅就是大床房,孩子在里面都能睡上一觉。不仅空间大,空气质量也抓得很严,选材工艺全做到环保。还有很重要一点——最新的空调过滤系统,能过滤95%的微颗粒,花粉啥的都不怕,加上nanoe-X,每秒释放4兆8000亿个羟基自由基,PM2.5实时监测,座舱等于开进了“森林氧吧”。老有宝宝的都知道,这真比什么空调座椅管用。
说到动力,全系标配10个SRS空气囊,给足安全感。三种动力总成,2.5L、2.0L智能电混双擎,还有2.0L+WCVT钻石动力组合。全系加92号汽油,经济实惠,但性能不打折。再说混动系统,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全球累计卖出去2700万辆。啥路况都不怕,开着放心。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技术升级得很到位,兼顾动力和油耗,经济适用。
智能驾驶方面,Toyota Pilot系统真的厉害,6项智能新增,3项强化,追尾事故能降低近七成。这不光是安全,还是一种科技体验。高通的骁龙8155芯片,算力高得多,128G的大内存,处理反应贼快。语音识别,30秒连续对话,轻松互联,谁用都觉得方便。不仅安卓苹果无缝兼容,连车家互联的小细节都做得到位,懂年轻人、也照顾老用户,难怪吸粉这么多。
可能有的人觉得,中国制造咱自己夸自己的没用,得看全球市场认不认。其实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包括德国、日本,对中国制造都变得重视了,有的说不服气,但心里明白,这种全方位的跨越式成长,换他们来真干不了。从造数量到造质量,中国的优势已经不是靠劳动力便宜,是因为科技创新和产业链整合的力量,家底厚了,创新也快了。
你再反过来想,过去中国制造老被人歧视,觉得就会干苦力,做贴牌。现在不一样了,像5G、光伏、电动汽车这些,全世界都盯着中国厂家的技术和产品,就连美欧企业的上下游订单也都绕不开我国。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产品都做出来,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已经越来越高。最牛的,就是把以前西方国家自己瞧不起的模式,变成了他们也要模仿的新思路。
而且中国车不仅在国内卖得好,出海市场也火得很。不是一堆低端货便宜甩卖,而是品牌、智能、服务一步步做上去,开始和欧美企业正面对决了。德国一些主流报纸都说,中国新能源车带着产业链全球走,一跃变成产业链的重要掌控者。你说这变化大不大?过去哪想到中国能在轿车领域占据高端位置?这几年就真做到了。
再说未来,中国制造已经到转型升级阶段了,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这条路是全世界都认可的方向。就看现在中国车企能不能保持创新、保持势头,不光满足国内市场,还要海外继续扩张,把品牌、服务都做起来。这才是中国制造的新优势,新的出路。
所以你别小看中国制造这些年的进步,真的已经走在世界最前面。只要咱继续折腾技术、拼市场、搞品牌,中国制造不光是世界的工厂,更会变成世界的高地。就算欧美再不服气,现实就是摆在这儿。你看看现在满大街的国产智能汽车,再看看各国的中国展示厅,谁敢说中国不牛呢?中国制造当然还有短板,但已经和以前不是一个量级了。
今天能做到这样,除了国家大政策支持,其实更要感谢一大批像一汽丰田这样的企业。他们在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上扎根多年,不忘初心,为用户着想,一点点把产品做优做精。像亚洲龙这种车,不仅满足面子,关键是里子做得实在,老百姓花的钱花得值,这才是真本事。
未来中国制造只会越来越牛,关键看我们怎么把握好升级转型的这波机会。每个有心人都该意识到,别再盯着老印象看中国制造,该是世界重新认识我们的新节点了。你信不信,未来的中国品牌,还会越来越多出现在欧美的大街小巷,那不再是靠模仿,而是真正靠创新和实力让世界为之惊叹!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