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汽车圈最近的“团建大戏”,成都是主舞台没错了,不过这次出风头的主角,明明是那叫一个熟面孔——奇瑞集团。
一开场,噱头可不少,说是携着奇瑞、星途、捷途和iCAR四大子品牌,31款热门车型接连上台,整个展馆就是一场科技与造型的盛宴。
话说回来,最近汽车圈都快被“电动化”、“智能化”这俩词包围到眩晕,谁要能整点闪光的“新招”,分分钟就能刷屏朋友圈。
奇瑞这一波,是不是整出黑科技还是噱头先放旁边,咱们一层层扒开这个集体亮相到底是在秀什么肌肉,又藏着多少玄机。
你要说这几年中国车市卷得有多狠?不夸张地讲,连隔壁五线小镇的老王买车都会问一句“有智能驾驶吗,有没电驱动的?”
就这个大势,奇瑞送来了最新战绩单:今年七个月,卖了将近150万台,还同比有两位数增长。
合着这销量也能当朋友圈炫耀打卡的资本了。
但等等,卖得多,真的等于技术牛、口碑好?还是大家“随大流”罢了?
最妙的是,它还一不小心跻身了出口五百万辆的“中国第一”,算是把旗插到了全球地图边缘。
听起来像玩“风险投资”的那波人,先下盘大棋,拼的是耐力跟好奇心。
可你说国内一群车企做的是“油电协同”,其实背后就是:谁也不想孤注一掷,同时押宝多条赛道。
现场的那位李学用副总裁,话里话外绕不开“新能源”三个字,说得直白点,就是从油到混动、电、增程,把所有你能想到的动力方式全装一个盒子里,看你挑哪样。
这战略别说,挺像点“后路全留”,只要路子多,谁能打死?
说到品牌里最吸睛的,奇瑞自己主品牌这次忙活得挺起劲。
瞧那个被吹成“家庭大六座平权”的风云T11,你要问这名里带“旗舰”,到底旗舰在哪?
摊开看:空间、安全、智能、豪华——每样都往百万级别靠。
但你说家用车真的需要“百万豪车体验”吗?真不好说,有多少家庭能天天感受到“包豪斯空间美学”的震撼。
不过话说回来,实在人性啊,哪怕体验够不到,大家也喜欢把“买车=一步到位”的愿望寄托进去——有面子。
风云系主打增程技术——那鲲鹏CEM-S平台听着跟科幻片里外星飞船驱动一个腔调。
新出的风云X3L,强调“真同源、真时尚、真硬核”,口号喊得直击眼球。
实际咋样,等咱试驾的人回来爆料才有说服力。
风云QQ 3造型倒真烧脑,从早年“国民神车”直接升级到“智电小精灵”,燃油车老玩家转身就穿上了“新能源先行者”的外衣。
转头看看插混产品线,什么A9L、A8L、T9直接全军列阵,好似武侠小说聚义厅上“英雄会”——每款都想在新能源混战局里捞一杯羹。
而燃油家族瑞虎、艾瑞泽固守阵地,这种油电混杂搭售,活脱脱“中国式家庭组合拳”,全能选手。
星途呢,自带“高级感”,本届车展最大声的还是它的ET5。
这SUV说要做年轻家庭第一选择,设计上有点“欧洲血统”,请来超跑设计师和自己团队联手搞外观。
主打一个“自然永恒之美”——听得多了,多少带点玄学。
但话说回来,造型确实养眼,那气质,有点像把日常SUV穿成节日盛装。
智能配置里,直接拉来了猎鹰700系统,什么“类人驾驶”搞得跟生物工程似的,“地平线征程6P”“骁龙8255”“AI大模型”扎堆凑热闹,科大讯飞、DeepSeek吆喝着往里加料。
也罢,现在说不上“智能不智能”,但名头够响,很多人光冲着首发芯片就得先去试个新鲜。
安全上,星途ET5做得挺狠——高强钢、7气囊、电池泡水耐力十足,还提前对标未到来的法规,能扛两倍挤压、耐泡水96倍,这种宣传词拿去安抚那些“想买新能源又怕自燃”的家庭,真是说到痛点。
而且,品牌定调就是一个“敢超越”,科技豪华想玩出点不一样,就看新一代消费者买不买账。
再看捷途这边,思路相当明确——“旅行+越野”。
“旅行小房车”如山海L7 PLUS上市没几天居然卖出近五万台,平地一声雷,好像城市人都憋着劲要逃离钢筋水泥去露营。
T2、加长版、冠军版X70 PLUS一起上阵,把圆梦野趣的旗帜直接插进SUV市场。
捷途纵横G700系列着重强调“硬核越野”,盲订一开,话题度蹭蹭上涨。
环塔赛事版、顶火版,把“玩越野”整成玄学现场。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竟然是和新华社“可可西里科考”打起了战略合作,G700成了无人区指定用车。
“守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听上去既高大上又颇有些公关气场,这点,可能比车本身还加分。
对年轻人胃口最精准的,莫过于iCAR。
甭管趋势怎么变,这波就是抓紧“天生爱玩”的标签。
V23赛博版从首发到改装展示(军迷、咖啡、复古通通上线),算是把个性玩出花。
最有趣还有一嗓子喊出全民征名活动,梗味十足。
说销量,V23上半年直接卖了三万多台,在新能方盒子细分市场称王。
再配合玩车嘉年华和iCAR Life商城开张,品牌那句“为年轻的心,造与众不同的车”,多少有点鬼马精灵的味道。
产品+生态+文化三板斧并下,正合当下“Z世代”不买常规账,但一定买生活方式的偏好。
当然,华丽的舞台背后,奇瑞在“技术”和“品质”上还是不遗余力想争口气。
鲲鹏天擎那类大词,跟智能手机商家老说“旗舰处理器”差不多,唬人难免,但业内认可的数据可不会骗人。
J.D.Power三项第一,销售、品质、服务都有奖杯背书,总裁到场亲手颁奖,场面感直接拉满,给了粉丝们装X的资本。
现场拿出固态电池等黑科技,那也是在点明:技术积淀够深,未来才能说话有底气。
说到生态品牌“瑞享生活”,这块其实更像汽车行业跟风的“圈层文化”。
展示上搞了超20个实景空间、3千多个高端产品,主打让你感受“车和家的生命周期美好”。
舒云茶咖馆能喝机器人泡的茶,现场还有小黄鸭、舒云座椅、跨界电音……
总之一句话:让车展像大型嘉年华,不过谁去现场都是奔着体验一把“未来生活方式+浪漫成都松弛感”,而不只是围观一辆车白不白、动力大不大。
现在回过头看,奇瑞这波豪华阵仗,多少有点“集体照”味道。
但说到底,就是在造势:我要让外界看到中国汽车从“技术追赶”到“自成一派”的转变。
大牌云集、品牌联合圈粉,这种打法,不仅拼产品,更在讲故事、秀圈层、玩跨界,还试图制造一个“中国汽车在世界引领新潮流”的场外大合唱。
国产汽车终于不用靠低价挣钱,能正面刚上合资品牌、甚至走到全球消费者面前,多少让“汽车强国梦”有了现实落地感。
只不过,展会现场再璀璨,也要落地到市场和口碑,毕竟老百姓不会只对着讲解员“感动中国”。
当然车展的热闹是好,奇瑞这台戏过后是能站稳新能源时代C位,还是昙花一现,咱们都等等看。
万一真如宣传所说,变成了“中国汽车全球冠军的带队人”,那真是国货圈的又一条锦鲤。
但要真落到用户体验,别整那些“光拼科技指数”的自嗨,还得让买家用着踏实,修得方便,开得舒心,那才是最大赢家。
究竟未来中国汽车会不会出现第二个“奇瑞时刻”,还得看市场真实反馈+用户决策。
各位觉得,奇瑞这样的多品牌、全动力、多圈层矩阵战略,能否持续引领中国车市?
谁是你心目中的“带货王”?一起留言聊聊呗!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