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听劝!问界M7改款‘零发布会’开售,友商连夜改方案!

问界M7改款谍照流出,车主连夜蹲官网:这车还需要开发布会吗?

上海一位吴姓车主的故事最近在车友群疯传。 他带着甲醛检测仪去展厅,本只是例行检查,结果仪器显示的数据比自家书房还低,当场签下订单。 这种“用脚投票”的果断,成了问界M7用户群的缩影,他们不看广告,只看疗效。

余承东听劝!问界M7改款‘零发布会’开售,友商连夜改方案!-有驾

如今,改款问界M7的伪装车图全网刷屏。 前脸套用M9同款分体式大灯,侧面线条神似M8,车尾贯穿灯组和隐藏排气延续现款的低调基因。 网友调侃:“俄罗斯套娃再添新成员,M7、M8、M9三兄弟站一排,考眼力时刻到了。

更让市场骚动的是配置单:魔方平台打底,后向固态激光雷达标配,智驾系统向M8看齐,纯电版本首次登场。 某汽车论坛发起投票,超七成潜在买家表示“若明天开定,立刻锁单”。

当产品光环足够耀眼时,隆重的发布会是否反而成了阻碍热销的多余环节?

华为系车型的发布会历来是科技圈春晚。 余承东站在聚光灯下喊出“遥遥领先”的场景,已成行业名场面。 但问界新M7 Ultra的案例给出反向启示:今年5月底低调上市,50天狂销3万辆,全程未举办线下发布会,仅靠官网图文更新和门店物料引流。

这套“静默打法”直击用户痛点。 改款M7的潜在客群中,超六成是现款车主或长期关注者。 他们对鸿蒙座舱逻辑、ADS智驾层级、增程技术路线如数家珍。 有车主在社交平台直言:“参数早被扒透了,我就等价格公布刷卡。 ”

余承东听劝!问界M7改款‘零发布会’开售,友商连夜改方案!-有驾

供应链的成熟更让“即发即售”成为可能。 赛力斯智慧工厂的344台焊接机器人全天候运转,关键工序100%自动化,日产能爬升至740台。 去年新M7上市时,工厂甚至抽调2万工人三班倒,交付周期压缩至15天内。

余承东听劝!问界M7改款‘零发布会’开售,友商连夜改方案!-有驾

对比之下,传统发布会模式的短板显现。 理想L6今年4月高调首发,从预热到交付间隔45天,部分客户因等待期转投问界。 业内流传的段子一针见血:“新势力玩销量,理想靠发布会,问界靠截胡。 ”

设计趋同引发的争议同样值得玩味。 当问界M7套用M9前脸、腾势N8复刻N9造型、理想L系列全系“胞胎脸”时,消费者开始用钱包投票。 理想L系列31个月百万辆的业绩证明:家族化设计大幅降低认知成本,旗舰车型的光环能直接拉动中端销量。

但“套娃经济学”的副作用正在浮现。 某理想L8车主吐槽:“下次换车肯定跳品牌,总不能从L8换成L9,外人以为我没换车。 ”当差异化被极致压缩,品牌忠诚度反而遭遇稀释。

华为生态的协同优势或许能破解此局。 鸿蒙座舱在问界全系的体验一致性,让用户切换车型时毫无学习成本。 某M9车主试驾M7后感慨:“连语音指令的响应速度都一模一样。 ”这种无缝衔接的体验,恰是“套娃战略”的高阶玩法。

此刻的赛力斯工厂里,新款M7产线调试已进入倒计时。 流水线上激光雷达的蓝色光斑明灭闪烁,像在回应市场的躁动。 余承东的决策天平上,一边是聚光灯下的科技秀场,一边是用户催促的交付倒计时。

当谍照曝光即冲上热搜,当配置单流出引发千人群接龙,当工厂产能准备就绪——或许该把选择权交给最诚实的人:那位带着甲醛检测仪直奔展厅的上海车主,用他的刷卡动作说透了真理:好产品自己会说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