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装车不等于自动驾驶,南方小镇老司机的碎碎念

激光雷达装车不等于自动驾驶,南方小镇老司机的碎碎念

那天和邻居老李在楼下晒太阳,他突然冒出一句:“听说你新买那车有激光雷达,是不是以后都不用自己开了?”我愣了一下,笑着回他:“头上长犄角也不一定是小青龙吧?有时候就是只羊。”其实现在满大街的新车,不管是哪个牌子,动不动就把“激光雷达”挂嘴边,说得跟谁家没点高科技似的。

激光雷达装车不等于自动驾驶,南方小镇老司机的碎碎念-有驾

最近朋友圈里又有人发工信部新申报车型,说某品牌加了激光雷达,要“老树开新芽”。微信群里一堆人转来转去,好像没这玩意儿都不好意思叫智能汽车。可真要问一句:没有激光雷达,那些智能驾驶都是假的?这事儿还真不能这么说。

记得去年表弟提了辆号称智驾平台全上的SUV,一路上各种宣传什么高级领航、自动变道。我坐副驾体验过几次,其实也就自适应巡航、简单的车道保持。方向盘手一松立马报警——哪有什么真正自动驾驶,全靠司机眼睛盯着。维修厂王师傅喝茶时常唠叨,“别信那些花哨名词,你敢让它自己跑高速?掉沟里算谁的?”讲白了,现在所有能买到手的新车,也就是个2级辅助功能,说白点还是得人盯着,人离不开方向盘,更别指望闭眼睡觉。

激光雷达装车不等于自动驾驶,南方小镇老司机的碎碎念-有驾

说起冷门配置,有次群友阿伟专门炫耀他的ACC自适应巡航,还带低速跟停。他天天堵在市区三环线上,这功能用起来确实轻松不少。但另一哥们却吐槽,自家的所谓打灯变道,每次反而搞得心慌,一打灯方向盘莫名其妙晃一下,还比不上自己手动拨杆靠谱。有回夜里大雾,我试图用L2系统帮忙,但很快发现根本指望不上——能见度差的时候,连摄像头和毫米波都迷糊,更别提啥“高精度”传感器。这种天气王师傅总劝大家关掉辅助系统,乖乖人工慢慢开。“再贵再新的设备,大雾天也是摆设。”他说这话时一脸认真。

其实这些年换过好几台不同品牌的智能汽车,有带360环视、有装HUD抬显,还有主打座椅通风按摩那种,但真正日常最省心还是ACC+简单LKAS(听销售顺嘴叫这个名字)。那些更复杂的,比如所谓高速NOA领航啥的,我身边没人真的长期敢放手用。一位东北朋友曾试过一次自动进匝道,被吓出一身汗,从此再也不用那个功能。后来才明白,这些看似牛气冲天的新装备,大多成了厂家营销噱头——实际上大家还是靠自己的脑袋和双眼走天下。

激光雷达装车不等于自动驾驶,南方小镇老司机的碎碎念-有驾

有段时间网上盛传:未来没有配备激光雷达的新车型会被淘汰,可现实呢?我查资料发现,就算只有一个前摄像头,也能实现基本巡航与保持。而且据技术圈内的人讲,在低能见度环境下,不论你多少颗激光或毫米波,都难免受干扰,到最后还不是要靠司机判断路况。有位技师半开玩笑地说:“你给幼儿戴护目镜、绑探照灯,他还能独自翻山越岭吗?”挺形象,其实L2级汽车就相当于刚学走路的小孩,再多高科技也是装饰品罢了,用不上那么复杂硬件。倒是以前爸妈开的老款轿车,没有这些电子助手,却从来没出过什么岔子,只要人精神点,比啥黑科技都强。

偶尔逛二手市场,会碰到卖家强调自己的准新二线豪华SUV配齐三颗激光雷达,可实际价格还不如隔壁只带基础安全包但口碑好的合资紧凑型保值率高。这几年市场反馈下来,高阶传感器并未成为决定因素,多数家庭用户选购依旧看重油耗、省心程度,以及后期维修便利性。不少修理店老板私底下聊起,都觉得现在消费者容易被配置单上的术语绕晕,其实核心问题一直在软件“大脑”,而非硬件堆砌。“传感器嘛,就是采集信息工具,”他说,“关键是谁分析怎么做。”

激光雷达装车不等于自动驾驶,南方小镇老司机的碎碎念-有驾

所以啊,下班回家经过菜市场,看见两台外卖电动车蹭破皮,一个骑士调侃另一个:“兄弟,你是不是该给你的‘小电驴’也安个‘犄角’?”大家哈哈乐半天。我想,这年头,无论什么交通工具,有没有顶上的那个“小犄角”,归根结底还是真正掌控它的人最重要——机器聪明与否,不过是一层壳罢咧!

激光雷达装车不等于自动驾驶,南方小镇老司机的碎碎念-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激光雷达装车不等于自动驾驶,南方小镇老司机的碎碎念-有驾

部分生活细节取材于周边真实经验及行业闲谈,如需深究请自行甄别信源真实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