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

各位老铁,用车社又来跟大伙儿唠嗑了!

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那简直是汽车圈儿里的一枚重磅炸弹,炸得不少人原地懵圈,连我这老司机都忍不住要捋捋袖子,给大家伙儿掰扯掰扯。

你们说,这年头,买车这事儿,是越来越让人纠结了,对吧?

以前吧,就那么几个牌子,选来选去,基本就是“差不多得了”。

现在呢?

嚯,那叫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看得人眼花缭乱。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但今天咱们要说的,不是哪个新车有多牛,也不是哪个国产车又拿了什么大奖,而是,一桩,怎么说呢,有点儿“反常理”的事儿。

这事儿,得从一个朋友说起,他是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买车就图个省心,省油,空间大,最好是7座,要不万一家里老人小孩一起出门,那也得坐得下不是?

所以,他盯上了市面上几款口碑不错的MPV。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结果呢?

他跟我抱怨,说现在这些MPV,要么是价格劝退,要么是配置让人摸不着头脑,要么就是那个…

那个“品牌溢价”,简直了!

他直言:“用车社,你说说,这年头,买个MPV,怎么就跟高考似的,难得一批?”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为什么现在买个MPV,有时候比你找对象还难!

第一幕:说好的“家用”呢?

怎么越来越“商务范儿”?

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很多MPV的设计,好像有点儿“跑偏”了?

以前的MPV,那叫一个朴实无华,空间大,座椅舒服,后排带个小桌板,一家人出去玩儿,那叫一个其乐融融。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可现在呢?

很多新出的MPV,外观设计越来越激进,线条越来越复杂,搞得跟个“移动大沙发”似的,但你仔细看看内饰,那叫一个“商务范儿”扑面而来:独立航空座椅,带通风加热按摩,还有什么老板键,什么小冰箱…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我问你们,这玩意儿,是给谁准备的?

是给天天带着老爸老妈去公园散步,还是给周末拉着娃去游乐场撒欢的家庭准备的?

我倒不是说这些配置不好,绝对是“高大上”,但问题是,你一个主打“家用”的MPV,把这些“商务”配置堆得跟小山似的,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而且,很多时候,这些配置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根本就是“鸡肋”,你一年能用几次?

这就好比网上的一个段子:“我妈说,她只想买个能坐七个人的车,结果我给她看了半天,她问我,这车怎么还有个‘老板键’?

我女朋友说,她只想在车里听歌,结果我给她看了半天,她说,这车怎么连个USB接口都找不到?”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你看,这就是矛盾点。

厂商们似乎觉得,MPV就得往高端、商务的方向走,这样才能“提升品牌形象”,才能“卖个好价钱”。

可问题是,大多数买MPV的家庭,图的就是那个“实用”和“大空间”,他们要的不是“老板椅”,而是“全家椅”。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我记得我有个哥们儿,他家孩子刚出生,老人从老家过来帮忙,他一琢磨,得换个MPV。

结果他跑了几个4S店,看了几款车,回来就跟我“吐槽”:“用车社,我看了半天,不是价格太高,就是配置太‘花里胡哨’,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坐七个人,怎么就这么难?”

他当时那个无奈劲儿,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这不就是咱们今天聊的“反常理”吗?

本来是为“家”而生的车型,怎么设计得越来越不像“家”了?

第二幕:价格“刺客”来袭!

“入门即高配”的套路还能玩多久?

说起价格,那更是让人心头一紧。

现在很多MPV,尤其是合资品牌,起售价就能让你“望而却步”。

动辄二三十万,甚至更高。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我不是说这些车不好,人家确实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品牌积淀。

但问题是,你看看人家的“入门款”配置,那叫一个“朴实无华”到有点儿“寒酸”了。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比如,可能连个倒车影像都没有,甚至连个天窗都是“选配”。

然后呢?

再往上加一点点配置,价格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咻”地一下就窜上去了。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这不就是赤裸裸的“价格刺客”吗?

让你觉得,“我再加点儿,就能买个更好的了”,然后你就一步步被“套牢”。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一个网友说,他看中了一款MPV,入门版20万,他觉得还行,结果销售告诉他,如果想要个好点的配置,比如说,后排独立空调,多几个安全气囊,还有那个他一直想要的那个什么“自适应巡航”,价格直接飙到28万。

他当时就懵了,说:“我这不像是买车,我像是被‘明码标价’地‘宰’了一刀!”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这感觉,用网上的话说,就是“有点儿上头,又有点儿心慌”。

你明明知道,有些配置你可能用不上,但就是架不住它“香”啊!

而且,厂商们也深谙此道,把最吸引人的配置,都放在了更高配的车型上,让你不得不“低头”。

我记得我一个老朋友,他就跟我说过:“用车社,你说这MPV,怎么就这么‘娇贵’?

我买个轿车,20万也能买个差不多的,怎么MPV就得贵那么多?”

这问题,问得好!

说白了,这背后还是市场定位和成本的问题。

MPV的研发成本、模具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很多时候,它承载的是“全家出行”的责任,安全性的要求也更高,所以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但问题是,你不能把这个“高价”的门槛,设得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吧?

“入门即高配”,这套路,听起来挺美好的,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它只是一个“诱饵”,让你看到“高配”的诱惑,然后“心甘情愿”地掏出更多的钱。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第三幕:国产MPV的“逆袭”与“围剿”

当然,说到MPV,咱们不能不提国产车。

这几年,国产MPV那是真的“支棱”起来了!

从最早的“廉价MPV”形象,到现在,不少国产MPV,在设计、配置、甚至性能上,都已经能跟合资品牌“掰手腕”了。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我记得我前段时间试驾了一款国产MPV,那叫一个“惊喜”!

外观设计一点不输合资,内饰也做得相当有质感,关键是,那个配置,简直是“堆料”到极致!

什么全景天幕、电动尾门、L2级别的辅助驾驶,应有尽有,而且价格,比同级别的合资车,那可真是“香”太多了!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我当时开着它,心里就一个念头:“国产车,牛啊!”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但是,就在我以为国产MPV即将迎来“春天”的时候,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一方面,虽然国产MPV的性价比很高,但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对品牌有“情结”的人,还是更倾向于合资品牌。

他们会觉得,合资品牌的技术更成熟,质量更可靠,而且,在保值率方面,也更有优势。

另一方面,合资品牌并没有“坐以待毙”。

他们也在不断地推出新款车型,调整价格策略,甚至推出一些“性价比车型”来应对国产车的冲击。

这就形成了一个“围剿”的局面。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练就一身绝世武功,正准备称霸武林,结果发现,江湖上高手如云,各个门派都在“摩拳擦掌”,准备跟你“过招”。

我有个朋友,他之前一直想买个MPV,看来看去,最后还是选择了合资品牌,虽然价格高一些,但他觉得“心里踏实”。

他跟我说:“用车社,我知道国产车做得越来越好了,但总觉得,在一些细节上,还是差点意思,而且,说实话,我更看重那个‘牌子’。”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这话,也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

品牌的力量,有时候真的很强大。

这年头,买个车,真不容易!

尤其是MPV,这个本该是为“家”而生的车型,怎么就变得这么“高不可攀”了呢?

我倒觉得,厂商们是不是应该多听听咱们老百姓的心声?

别老想着“堆配置”、“玩概念”,回归到“实用”和“舒适”的本质上来。

把那些真正能提升用车体验的配置,放在更亲民的价格区间。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毕竟,车,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的身上,服务于“生活”。

今天就先唠到这儿,这事儿,确实有点儿意思。

你们说,这MPV市场,接下来会怎么发展?

国产车能不能真正“突围”?

还是合资品牌会继续“一家独大”?

曾为家用,MPV现却高攀不起,揭秘厂商三层套路!-有驾

我倒挺期待,能看到更多真正“懂家”的MPV出现。

这年头,买房难,买车也不容易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