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量焦虑遇上越野野心,一场关于‘值不值’的较量正在上演。‘这可不是加个充电宝那么简单,背后有门道。’从31.8度电到47.8度电,纯电续航从125公里跃升至210公里,能量密度高达140瓦时每克——它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安全感的重构。你是否也曾因电量剩余20%而心慌?这次升级或许能让你安心用到80%再考虑充电。与此同时,15.6英寸中控屏、505千瓦强悍动力、以及华为乾崑ADS 4智驾系统,都在重新定义一台越野车的‘全能指数’。3万元的差价,究竟是电池成本的必然,还是体验升级的诚意?我们聊透了电池技术、用车场景与价格博弈,帮你理清:你的下一次远行,是否需要这份‘电量自由’。
主持人:你还记得上个月豹5长续航版发布那天吗?我刷到评论区都快吵翻天了,一边说真香,一边说割韭菜,搞得我都有点懵——这不就是换个电池嘛,咋还能吵成这样?你当时第一反应是啥?
嘉宾:说实话我第一反应也是‘就这?’,但后来一琢磨,不对,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你想想,从31.8度电干到47.8度电,纯电续航从125公里跳到210公里,这可不是加个充电宝那么简单,背后有门道。你有没有觉得,这数字听着挺唬人,但咱得搞清楚它到底改了啥,值不值那3万块差价?
主持人: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我第一反应是‘电池大了当然续航长’,但你说的‘门道’我还没摸着。比如,这47.8度电是随便塞进去的吗?还是说它用了什么新技术?你能不能给我掰扯掰扯,别整那些术语,我就想知道——这电池升级,到底是不是个‘数字游戏’?
嘉宾:好,咱先不谈钱,先说电池本身。你记得原来豹5是31.8度电吧?现在加到47.8度电,多了整整16度,差不多是多了一个小型家用电瓶车的电量。但重点不是容量,是能量密度——这次用的是140瓦时每克,这个数在插混车里算挺能打的。说白了,就是同样的体积,它能塞进更多电,还不增加太多重量。你想想,要是电池又大又重,越野车开起来得多笨?所以这升级,不只是‘电量包’变大了,是‘电量包’更聪明了。
主持人:哦!我懂了,就是以前是‘大块头’,现在是‘精瘦型’,对吧?那这140瓦时每克,听起来挺专业,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它到底意味着啥?是不是意味着我开出去,不用老惦记着找充电桩了?
嘉宾:没错!你这么理解就对了。以前125公里纯电续航,你要是周末去郊外露营,可能还没到地儿电就快没了,心里老慌。现在210公里,差不多能从北京开到天津再回来,中间还不用充电。再加上1.5T发动机,总续航1310公里,你跑个长途,油箱加满,基本不用焦虑。这不光是数字变大,是心理安全感变强了。你有没有那种‘电量剩20%我就心慌’的感觉?这回能让你安心开到80%再考虑充电。
主持人:哎哟,你这么一说,我真有同感!我上次开电动车去郊区,电量剩30%我就开始找充电桩,结果路上没几个,急得我直冒汗。那这次升级,除了电池,还有别的变化吗?我看新闻说屏幕也变大了?
嘉宾:对,屏幕这块也挺狠的。中控屏直接干到15.6英寸,副驾还有个12.3英寸的娱乐屏,仪表盘也是12.3英寸,抬头显示26英寸——这配置,放在30万级别的车里都不算寒酸。你想想,开车的时候,导航、音乐、副驾刷剧,全都能在大屏上搞定,不用低头看手机,安全又方便。而且新增了暖风白和沙丘棕两种颜色,听着就很有越野范儿,你是不是也觉得这颜色比原来的黑灰更有野性?
主持人:哈哈,我确实觉得沙丘棕挺酷的!不过你刚才说动力系统也升级了?505千瓦、760牛米,0-100加速4.8秒?这数据听着有点吓人啊,一台越野车跑这么快,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
嘉宾:哎,你这个‘不务正业’说得挺有意思!但其实,这恰恰是豹5的聪明之处。它不是纯越野车,是‘可玩性’和‘城市通勤’兼顾的。505千瓦的功率,760牛米的扭矩,意味着你上坡、脱困、甚至偶尔飙个车,它都能给你底气。4.8秒破百,听起来像跑车,但实际是让你在城市里超车、变道更从容。你想想,你开个SUV,遇到大货车挡路,一脚油门就过去了,多爽?这不叫不务正业,叫‘全能选手’。
主持人:嗯,你这么一说,我好像能理解了。那智驾系统呢?听说有天神之眼C和华为乾崑ADS 4?这俩有啥区别?我是不是该冲那个ADS 4?
嘉宾:好问题!天神之眼C是方程豹自家的,ADS 4是华为的,后者在智驾圈里算第一梯队。简单讲,ADS 4能处理更复杂的路况,比如城市里突然窜出来的电动车、施工路段、甚至无保护左转,它都能帮你处理。你要是经常跑城市,或者喜欢科技感,ADS 4确实更香。但如果你主要跑郊区、越野,天神之眼C也够用。关键是,你得想清楚——你买车是为了‘省心’还是‘玩乐’?
主持人:我懂了,就是‘城市通勤选ADS 4,野外撒欢选天神之眼C’,对吧?那现在问题来了——这长续航版起价26.98万,比标准版23.98万贵了3万,这3万块到底花在哪儿了?是不是全给电池了?
嘉宾: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3万块差价,电池确实是大头,但不是全部。一块47.8度电的电池,成本比31.8度电的高,这是肯定的。但你别忘了,电池不只是容量大了,能量密度也高了,电芯质量更好,成本自然更高。而且,这3万块里还包括研发费、营销费、甚至方程豹的利润。你想想,豹5已经卖了快10万台,9月单月卖24121辆,市场地位稳稳的,这时候推新款,就是趁热打铁。说白了,这3万块,一部分是电池成本,一部分是‘品牌溢价’。
主持人:哎,你这么一说,我有点明白了。但网友吵得最凶的就是‘割韭菜’——说方程豹这是在逼老用户换车。你觉得这说法站得住脚吗?
嘉宾:说实话,这个‘割韭菜’的说法有点情绪化。任何企业首要目标就是赚钱,这没什么丢人的。方程豹推长续航版,肯定是为了赚钱,但赚钱的方式不一样。它确实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产品选择,比如续航更长、屏幕更大、动力更强。但同时,它也在制造一种‘升级压力’——你刚买的标准版,现在看好像‘不够新’了。这种焦虑,确实是它有意无意放大的。但关键在于,它没停产标准版,你还是能选。所以,这不是‘逼你换’,是‘给你选’。你要是觉得标准版够用,那就继续开;要是觉得210公里续航更香,那就加3万。选择权在你手里。
主持人:嗯,你这么一说,我感觉心里舒服多了。那对于还没买车的人来说,到底该选标准版还是长续航版?有没有个简单的判断标准?
嘉宾:有!就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多出来的80公里续航,值不值3万块钱?如果你是经常跑长途、经常去野外,那210公里能让你少焦虑、多安心,这3万块花得值。但如果你主要在城市里开,偶尔周末郊游,125公里续航其实够用,加3万块就有点‘为未来买单’了。说白了,选车就像选鞋子——合脚最重要。别被‘最新款’的光环晃了眼,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版本。
主持人:太对了!我就是怕自己被‘新款’冲昏头,结果买了个用不上的配置。那最后一个问题——豹5长续航版的推出,到底是在服务用户,还是在制造焦虑?
嘉宾:这个问题没有非黑即白的答案。它既在服务用户,也在制造焦虑。服务用户,是因为它确实解决了续航焦虑——210公里纯电续航,对越野用户来说是刚需。制造焦虑,是因为它让老用户觉得‘我买早了’,新用户觉得‘我得买最新款’。但这就是商业的现实——企业要生存,就得不断创新、推新。关键是,你得清醒:别被焦虑牵着走,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决定。你买车,是为了自己开得爽,不是为了给别人看。
主持人:说得太好了!我总结一下——豹5长续航版不是‘套路’,也不是‘神车’,它就是一个‘更强大’的选项。值不值,看你用不用得上。你要是经常跑野外,那它就是你的‘安心包’;你要是主要在城里晃,那标准版就够了。别被数字和营销词忽悠,关键是清楚自己要什么。
嘉宾:没错!而且你别忘了,豹5累计销量快10万台,方程豹总销量也突破20万台了,这说明市场认可它的产品力。长续航版的推出,是水到渠成,不是强行割韭菜。你要是纠结,就去试驾,感受一下210公里续航和15.6英寸大屏的实际体验,比看参数强多了。
主持人:好主意!我这就去预约试驾。感谢你陪我聊这么多,从电池到价格,从焦虑到选择,你帮我理清了不少思路。无论你在哪里,都祝你一切顺利,关注我,下期再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