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B01上市一周爆单了?**这个车名一出来,我就觉得不对劲——零跑目前根本没有叫“B01”的车型。翻遍工信部公告、零跑官网、近期新车发布记录,从C10到C11再到C01,型号清清楚楚,唯独没有“B01”。这名字听起来像是某个概念车代号,或者干脆是网友的笔误?但最近关于“零跑B01爆单”的消息却在不少自媒体上疯传,搞得好像真有这回事一样。
我第一时间联系了零跑的几位区域销售经理,也翻了翻终端门店的销售数据汇总。结果很明确:零跑近期并未发布名为B01的新车。那么,“B01”到底是谁?它“爆单”的成绩单又从何而来?
一、“B01”是笔误?还是代号泄露?
我们先来理清命名逻辑。零跑目前的车型序列是这么分的:
C系列:中型及以上SUV/轿车,如C11、C10、C01(注意,是字母O,不是数字0)
T系列:微型小车,比如T03
A系列:定位更入门的紧凑级车型(规划中)
所以,“B01”既不符合现有命名规则,也没有出现在任何官方渠道。最合理的解释是:这是一次大规模的笔误或信息误传,把“C01”错写成了“B01”。
而C01,恰恰是零跑旗下那款中大型纯电轿车,2023年就已上市,近期并未推出全新改款。但它确实有过一次“销量回暖”的表现,尤其是在8月份,终端优惠叠加置换补贴后,月销重回千台以上,部分门店反馈订单增长明显。
所以,“B01爆单”=“C01销量回升”?这逻辑链勉强能通,但前提是——你得先搞清楚车名。
二、C01的真实表现:回暖≠爆单
我们来看真实数据。根据乘联会发布的8月新能源轿车销量榜单,零跑C01当月交付量约为1200台左右,相比7月的不足900台,确实有明显回升。但这算“爆单”吗?
我跑了几家零跑中心店,跟销售聊了聊。一位杭州的销售主管告诉我:“最近C01咨询量是多了,主要是因为推出了3万元的综合优惠,老车主置换还能再贴5000。价格下来了,自然有人动心。”
但他也坦言:“真正提车的,大多是纠结了两三个月的老客户,新订单增量不算夸张。所谓‘爆单’,更像是营销话术。”
什么叫“爆单”?参考理想L6上市首月破万,或者小米SU7锁单超8万台——那叫爆单。C01月销1200台,连“热销”都算勉强,更别说爆款了。
三、C01值不值得买?我开过,说点实在话
我亲自试驾过零跑C01 2023款后驱版,跑了城市、高速、山路三种路况,总里程超过300公里。下面说点不看参数也能懂的感受。
外观:低调得有点过头
C01的设计语言走的是“无表情”极简风,没有夸张格栅,也没有贯穿式灯带。风阻系数做到了0.226Cd,这在同级里算优秀(来源:零跑官方),但代价是——太像某款北欧品牌了。不止一位路人问我:“这是新出的极星吗?”
这种“高级脸”确实耐看,但也容易让人审美疲劳。而且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在北方冬天容易结冰卡住,实用性打折扣。
内饰:堆料足,但质感一般
坐进车内,第一感觉是“大”。2930mm的轴距(来源:工信部公告),后排跷二郎腿毫无压力。NAPPA真皮、麂皮顶棚、氛围灯全系标配,纸面配置拉满。
但摸上去……塑料感还是有点重。中控台的大块仿木纹饰板,远看高级,近看像贴纸。车机用的是高通8295芯片,系统流畅度不错,但UI设计太复杂,长辈上手得教半小时。
最让我惊喜的是座椅——全车座椅带通风加热,主驾还有按摩功能,20万内独一份。夏天跑高速,通风一开,再也不用“煎屁股”了。
动力与操控:够用,但别指望激情
我试的后驱版,最大功率200kW,扭矩360N·m。百公里加速7.2秒(官方数据),日常通勤完全够用,但高速再加速时电门踩到底,动力输出有点“后劲不足”的感觉。
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能过滤大部分震动,但过弯时侧倾明显。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介入比较早,开快了会“拽你后腿”,适合家用,不适合激烈驾驶。
值得一提的是,C01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包括ACC、车道保持、自动变道。我在高架实测过几次,跟车逻辑比老款稳了不少,但变道时总要犹豫半秒,不够果断。
三电技术:中规中矩
电池是磷酸铁锂,CLTC续航525km起步,顶配717km。我实测夏天开空调,市区能耗约14kWh/100km,高速18kWh左右,实际续航打八折,算正常水平。
充电速度方面,支持直流快充,30%-80%需30分钟。没有800V高压平台,补能效率比不上小鹏G6、极氪007这些新选手。
四、横向对比:C01 vs 谁?
我们拿三款同价位、同定位的车来比比:
车型 零跑C01 深蓝SL03 极狐阿尔法S 哪吒S
起售价 14.88万 14.59万 18.98万 15.48万
续航(CLTC) 525-717km 515-705km 603-693km 520-730km
辅助驾驶 L2级 L2级 L2+(华为方案) L2级
底盘 前双叉臂+后多连杆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 前双叉臂+后多连杆 前双叉臂+后多连杆
亮点 配置高、空间大 后驱操控好 华为ADS智驾 续航长
结论:C01的优势是空间大、配置高、价格低;劣势是品牌力弱、设计缺乏原创性、补能技术落后。如果你看重性价比和家用属性,它是好选择;但如果你追求品牌或智能驾驶,建议看看其他。
五、用户真实反馈:有人赞,也有人后悔
我在车主论坛扒了几十条真实评价,总结出两个典型声音:
山东王哥(2023款后驱尊享版):“落地16万,买了通风座椅和L2,每天通勤60公里,用了半年,续航稳,配置香,就是车机偶尔死机,售后反应慢。”
广州李姐(试驾后放弃):“看了实车,觉得内饰塑料感太强,销售说优惠3万,但金融方案绕来绕去,最后发现没便宜多少,干脆选了深蓝。”
口碑两极分化,核心问题不在产品力,而在品牌形象和服务体系。零跑目前还在“冲量”阶段,服务网络跟不上销量增长,这是隐患。
六、行业趋势:名字都能搞错,还谈什么爆单?
“B01爆单”这种乌龙事件,恰恰反映了当下新能源市场的浮躁:流量为王,事实靠边。很多自媒体为了蹭热度,连车型名字都不查,直接复制粘贴,误导消费者。
而对车企来说,真正的“爆单”不是靠标题党,而是靠产品力、渠道和服务的全面支撑。零跑今年销量确实涨得快(上半年交付超8万台,同比+120%),靠的是C10、C11这些SUV车型,而不是什么“B01”。
未来,零跑要走高端,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品牌认知度、智能化迭代速度、售后服务响应。否则,再好的配置,也撑不起长远发展。
最后聊聊:你觉得“名字写错”会影响购车决策吗?
如果是你,看到“B01爆单”这种信息,会不会第一时间去查证?还是直接当成“热销信号”?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是不是更需要一双“火眼金睛”?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你买过或考虑过零跑吗?你觉得C01在20万内纯电轿车里,能排第几?
我也会持续关注零跑的新动向。如果真有“B系列”新车发布,我一定第一时间试驾,绝不道听途说。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