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限速新规落地,上海街头“小电驴”速度成谜
刚过9月,上海的马路边又多了点新鲜事。早上送娃上学那会儿,我瞥见邻居老周骑着他那辆红色“小电驴”,嘴里嘟囔:“这玩意儿现在开快点都要被抓拍了!”说的是最近实施的新国标——25公里每小时限速,超过就断电。听说这回厂家连控制器都不给留后门了,不像以前剪根线、跳个针就能飙到五六十。
我家楼下修车铺的师傅小杨也跟我闲聊,说他店里堆着几十辆新旧混搭的小电瓶车,新款的卖得越来越难,“改不了速度,还不如卖二手。”他说利润薄得很,一台新车顶多挣一百来块,还不够房租水费。他还顺嘴提起,现在技术再牛,也得花大价钱才能破解限速,但这样搞没啥意思——客户不愿出钱,他也怕惹麻烦。
其实,这两天群里不少人晒罚单,有人说自己在区间测速路段被“电子警察”逮住,收到短信和App通知,要交50块。有些图上显示抓拍时骑到了40甚至50公里每小时,不过官方口径是非机动车道最高只能15公里/小时。这事儿让大家都迷糊:明明买的新国标写着25km/h,到底实际能开多少?有群友自测,说15km/h骑起来反而抖得厉害,“方向把子左摇右晃,比快的时候还心慌。”
外卖小哥们最关心这个问题。前阵子碰到美团站长,他说目前大家用的还是老款小电驴,新规暂时没影响,但以后订单量肯定受牵制。“一个钟头到底还能跑几单?”有哥们担忧。不过美团今年宣布取消超时罚款,对他们来说算松口气,不用为赶时间去冒险飙车。但话又说回来,只要收入少了,总归还是闹心。
顺便插一句冷门配置,小杨师傅去年给一位老师傅装过防盗GPS,那玩意现在很多品牌干脆砍掉接口,就怕用户自己加东西解锁限速。有一次听销售随口提,他们后台检测车辆数据,现在连远程刷程序都有技术屏障,一旦发现异常直接报警处理。这种操作,以前真没人管这么严。
政策层面,其实还有个宽限期:旧国标生产的小电驴还能卖到2025年11月底,然后全线切换新版标准。据工信部消息,今年以旧换新的销量涨了一大截,有人觉得这是政府想借补贴推动大家早点换车。但据我的观察,大多数老百姓并不会急着淘汰手里的旧货,只要还能跑、能修,就凑合用下去。
最后讲个维修趣事吧。隔壁张姨去年摔坏了一辆三年前买的小蓝,小杨帮她拆开检查,发现里面控制器已经被动过手脚,是上一任师傅偷偷给解锁提速了。“这种活现在不能接,”他说,“查出来不仅扣分还罚钱。”张姨笑笑:“慢点走安全些,也省点维修费。”
这场关于速度和安全的新规风波,让上海的大街小巷多出了不少碎碎念。不管是修理铺老板、外卖员还是普通居民,都在适应变化中摸索自己的节奏。有的人怀念过去飞驰的畅快,有的人琢磨怎么省油省力,还有人在朋友圈调侃:“以后约饭别催,我的小毛驴只认25码。”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参考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工信部发布会纪要等公开渠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