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的镁光灯下,一台身披沙漠黄与黑色涂装的庞然大物突然闯入视线。
它的前脸像一头匍匐的猛兽,七根竖向镀铬条如同獠牙,中央一抹红色标志刺破人群的喧嚣。
有人举起手机惊呼:“这车要是开上318国道,怕是连路虎卫士都得让出C位! ”
这台尚未命名的红旗硬派越野车,车长超过5.3米,比奔驰G级还多出半个车轮的距离。
外扩的黑色轮眉咬着AT全地形轮胎,车顶激光雷达在展台射灯下泛着冷光。
但最让人躁动的,是藏在魁梧车身里的秘密——四个独立电机,据说能爆发出千匹马力。
硬派越野车市场向来是牧马人、大G的天下,如今却被一台新能源车搅动风云。
有业内人士翻出数据:传统燃油越野车百公里油耗动辄15L以上,而增程混动系统在低速攀爬时,电量驱动的静谧性和扭矩爆发更具优势。
一位越野俱乐部老板在社交媒体直言:“如果红旗真能做到续航和脱困能力兼顾,燃油越野车的护城河怕是要塌。 ”
争议随之而来。
有车迷质疑:“四个电机意味着四套电控系统,在沙漠高温或极寒环境下,可靠性会不会打折扣? ”
某新能源车企工程师匿名评论:“独立电机确实能实现坦克掉头、单轮脱困,但底盘防护和散热设计才是真正的技术壁垒。 ”
车展现场的工作人员透露了一个细节:这辆车的电池包厚度比普通新能源车减少15%,离地间隙却增加到了320mm。
翼子板上的摄像头和车顶激光雷达,暗示着它可能具备自动识别越野路况的能力。
但更让户外爱好者心动的,是原厂配备的可拆卸车顶帐篷,以及外挂式金属阶梯——这些设计直指长途穿越的刚需。
价格成了最大的悬念。
在展台外围,一群年轻人争论不休:“国产车卖百万是不是太飘了? ”“仰望U8都敢定109万,红旗有品牌溢价为什么不能? ”
某汽车博主算了一笔账:四电机系统成本约是双电机的1.8倍,加上激光雷达和碳纤维部件,起售价很可能突破80万大关。
设计细节引发两极分化。
复古的圆形大灯被框在方形灯罩里,被网友戏称为“天圆地方の量子纠缠”。
车尾外挂的备胎罩上雕刻着凹凸纹路,有眼尖的人发现,这竟是缩小版的中网镀铬条阵列。
但最受争议的是车门把手——传统机械结构而非隐藏式设计,官方解释是“为防止极寒天气冻结,向可靠性妥协”。
动力参数尚未官宣,但已有信息显示其搭载的电机单颗峰值功率超过240kW。
四轮独立驱动意味着每个车轮都能输出540牛·米的扭矩,这对于攀爬60度陡坡或交叉轴脱困堪称降维打击。
不过有赛道玩家泼冷水:“电机高负荷运转时,电量会不会半小时见底? 增程器要是跟不上,千匹马力就是纸上谈兵。 ”
智能化配置暗藏玄机。
翼子板摄像头不仅用于全景影像,还可能联动悬挂系统自动识别路面坑洼。
车顶激光雷达的安装位置,比普通SUV高出约40厘米,这在灌木丛生的越野路段,探测距离优势明显。
但用户更关心的是:车机系统会不会死机? 在无人区失去辅助驾驶,硬派越野车还能“硬”得起来吗?
传统豪华品牌开始坐不住了。
某德系品牌销售总监在朋友圈转发报道,配文“电动化不是万能钥匙”。
而国内新势力则紧急开会,流出的会议纪要显示,有高管拍桌子喊道:“他们竟然在越野车上装激光雷达,这分明是要通吃城市和荒野! ”
真车迷更关注机械素质。
底盘大梁用的是高强度硼钢,抗扭刚度据称比奔驰大G高20%。
但电池包如何布局? 是镶嵌在底盘内部,还是外挂防护装甲?
现场工程师三缄其口,只透露涉水深度达到900mm,比路虎卫士高出一掌宽度。
原厂改装件的商业逻辑逐渐浮出水面。
车顶行李架预留了射灯卡槽,尾门铰链可扩展成多功能炊具支架。
有供应链消息称,红旗正在与知名户外品牌联名开发充气帐篷,展开后能形成带空调的封闭空间。
这意味着,车主可能不再需要后期爆改,出厂即是顶配越野装备。
舆论场正在撕裂。
硬核玩家认为:“没有分动箱和三把锁的越野车没有灵魂! ”
科技派反驳:“电机响应速度是机械结构的十倍,轮端扭矩分配精度达到0.1%,这才是新时代的硬派。 ”
而环保主义者突然插话:“在可可西里用增程器发电,算不算破坏生态? ”
这台车甚至改变了展台生态。
以往车模云集的区域,如今挤满了穿冲锋衣的户外博主。
有人带着专业测距仪扫描接近角,结果显示42度的数据比厂家宣传还高出1度。
抖音直播间里,主播把矿泉水瓶横放在离去角位置,弹幕瞬间被“遥遥领先”刷屏。
消费者用脚投票的迹象已经显现。
尽管连量产时间都没公布,但销售透露已有300多人留下联系方式,其中60%来自限牌城市。
一位上海本地的律师坦言:“绿牌能进市区,周末又能进阿拉善,这样的全能选手我等了五年。 ”
但质疑声从未停歇。
有越野老炮在论坛发长文:“电车玩沙漠? 看看那些在翁牛特旗趴窝的纯电SUV吧! ”
立刻有人贴出测试视频反驳:增程版坦克500在巴丹吉林连续冲坡十次,电量始终维持在30%以上。
这场口水战把红旗越野车送上了热搜,阅读量半天破亿。
核心矛盾指向产品定义。
当车企把激光雷达、空气悬架、全景露营装备全部堆上越野车,究竟是在创造需求还是制造噱头?
华北某越野基地负责人算了一笔账:
“玩沙子的平均年龄从45岁降到28岁,年轻人既要诗和远方,又要自动泊车和座椅按摩。 ”
经销商网络面临新考验。
传统4S店的售后技师能否掌握电机维修技术?
西北地区充电桩覆盖率不足30%,如何说服牧民放弃皮实耐用的日系越野车?
有投资人提议:“在318国道每200公里建一座红旗驿站,提供加电、维修、氧气补给。 ”
这场上海车展的巨震,或许将改写两个行业的游戏规则。
硬派越野车不再只是汽油党的狂欢,新能源车也不必困在都市牢笼。
当沙漠黄的巨兽撕开市场裂缝,所有人都在问:
内燃机的轰鸣,会不会终将被电机的蜂鸣取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