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要是琢磨着买辆三十万上下的家用大车,那你肯定绕不开问界这个牌子。
特别是那个卖得特别火的问界M7,最近可是车圈里最热门的话题。
为啥呢?
因为它要出新款了,而且这次的动静闹得特别大,谍照、消息满天飞,搞得准备买车的人心里都七上八下的。
有的人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等新款上市,老款肯定大降价,能抄个底;也有的人觉得新款变化太大了,简直就是脱胎换骨,宁愿多花点钱也要等新的。
那么,这个新款问界M7到底变成了什么样?
它和现在卖的M7有多大区别?
价格又会怎么走?
这些问题,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好好聊清楚,让你心里有个谱。
首先,这次改款最直观、最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变化,就是它的长相。
咱们现在马路上看到的问界M7,长得方方正正的,看着很稳重,很居家,但要说有多时尚、多惊艳,好像也谈不上。
可这个新款就不一样了,它几乎是把自家大哥,那个卖四五十万的问界M9的前脸设计给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
那个像钻石切割一样的多边形大灯,配上贯穿整个车头的灯带,一下子就让这台车的气质变了。
从一个看着有点憨厚的“暖男”,变成了一个既有科技感又显得很高级的“型男”。
可以说,开着新款M7出门,光看这个前脸,别人可能会以为你开的是台五六十万的豪车,这个面子上的满足感,确实给得很足。
光变脸还不够,新款M7还结结实实地“长个儿”了。
根据现在工信部网站上能查到的信息,新款车的长度可能要达到5米1,轴距更是拉长到了3米05。
这串数字可能听着没啥感觉,我给你对比一下就明白了。
现在在卖的M7,车长是5米02,轴距是2米92。
也就是说,新款比老款长了将近8厘米,而决定车内空间、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间的关键数据——轴距,更是足足长了13厘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13厘米加在后排,就意味着第二排的乘客可以舒舒服服地跷起二郎腿,空间宽敞得不是一点半点。
对于很多买这种尺寸SUV的家庭来说,后排空间就是刚需,要坐老人,要装儿童安全座椅,空间大一寸,舒适度和便利性就高一分。
所以,这个尺寸上的大升级,可以说是精准地打在了目标用户的要害上,让它在和理想L7、L8这些老对手竞争的时候,腰杆更硬了。
当然,一辆车好不好,不能光看外表和空间,开起来的感觉同样重要。
这也是现款问界M7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地方。
不少车主和测评人都反映,现款M7开起来底盘感觉有点偏软,过一些颠簸路面或者速度快一点转弯的时候,车身晃动会比较明显,有人开玩笑说像在“开船”,缺乏一种高级车应有的那种扎实、厚重的感觉。
这个问题,华为和赛力斯肯定也听到了。
所以,这次新款M7最让人期待,也最神秘的一个升级,可能就藏在咱们看不见的底盘上。
现在外面传得神乎其神,说新款可能会用上更高级别的底盘技术,悬挂系统和整个车身结构都会有一次彻底的优化。
虽然说完全照搬M9的平台不太现实,毕竟成本在那摆着,但可以肯定的是,厂家绝对会针对驾驶质感这个短板下大力气去改进。
如果新款M7真的能把底盘调校得更有韧性、更稳定,高速开着不发飘,过弯的时候能给人足够的信心,那它的产品力可就真的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补上了最后一块短板。
说完了“筋骨”,再来说说问界的“灵魂”——华为的智能化系统。
这可是问界汽车安身立命的看家本领。
在新款M7上,华为更是把最新的好东西都给用上了。
首先是智能驾驶,这次华为玩得很高明,搞了一个差异化配置。
在高配车型上,很可能会用上华为最新发布的乾崑ADS 3.0智能驾驶系统。
这套系统据说用了一种更像人脑的算法,在处理一些复杂的路况,比如人车混杂的十字路口时,它的反应会更自然、更顺滑,也更安全,无限接近于一个驾龄几十年的老司机在帮你开车。
但是,为了让更多人能买得起,在低配车型上,它可能会拿掉车顶上那个最贵的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方案。
这并不意味着低配的智驾就不能用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上用一用,也完全足够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让追求顶尖科技的消费者得到满足,也能让预算有限的消费者享受到智能驾驶带来的便利,把价格门槛降下来。
车内的智能化体验更是直接拉满了。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车里有四块大屏幕。
驾驶员看着面前的液晶仪表盘和抬头显示的导航信息,副驾驶的女朋友或者老婆在自己面前的专属娱乐屏上追剧、看电影,中间那个超大的中控屏还能随时操作各种功能,整个鸿蒙系统用起来像手机一样流畅。
这套组合拳下来,车子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而变成了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把一家人的娱乐和出行需求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而且,据说新款的增程系统也升级了,纯电续航可能达到300公里,这意味着在城市里日常上下班通勤,基本可以告别加油站,完全当电车开,用车成本大大降低。
最后,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价格。
搞了这么多升级,又是换脸,又是加长,又是升级底盘和智能系统,成本肯定是噌噌往上涨。
现在卖的M7起步价是24.98万,新款想维持这个价格,那是不可能的。
综合考虑它的定位和竞争对手理想L7的价格,大家普遍猜测,新款M7的起售价很可能会定在28万元左右。
这个价格比现款贵了三四万,但比起它的直接对手,又显得很有竞争力。
这就给消费者出了一个幸福的难题:到底是现在趁着老款清仓大甩卖,花二十万出头的价格捡个漏,追求极致的性价比?
还是再等等,多花几万块钱,在九月份买一台外观更帅、空间更大、技术更新、开起来可能也更舒服的新款?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得看你自己的需求和预算。
如果你对驾驶质感没那么敏感,觉得现在的M7已经足够好用,那趁着优惠抄底绝对是明智之举。
但如果你是个科技爱好者,对驾驶体验有更高的要求,并且希望自己的车能晚几年再过时,那么多花点钱等待新款,买到的将是全方位的体验升级,这笔投资或许更值得。
无论如何,这场由问界M7掀起的市场风暴,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终归是件好事,它逼着所有车企拿出更好的产品和更有诚意的价格来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