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年8月29日,比亚迪上半年营收达到3712.8亿元,首次超越老对手特斯拉的4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97亿元)。
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半年收入首次超过这家全球电动车巨头,标志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更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不仅在营收规模上实现超越,在盈利能力上也与特斯拉相差无几。
上半年比亚迪归母净利润达到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而特斯拉同期净利润却跌去30%。
这一增一减之间,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劲竞争力。
特别令人惊讶的是比亚迪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
上半年研发投入达309亿元,同比增长53%,比同期净利润高一倍,累计研发投入已超2100亿元。
这种“技术为王”的战略思维,正在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海外市场成为比亚迪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上半年海外收入达1354亿元,同比增长1.3倍,占集团总收入比例达到36.5%。
比亚迪车型在海外市场的定价普遍是国内市场的2-3倍,在巴西等市场,比亚迪汉EV高配版的价格已经与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处于同一水平线。
2025年7月,比亚迪在欧洲市场取得了显著突破。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比亚迪7月在欧盟的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206.4%,达到9698辆。
若算上英国等五个非欧盟市场,比亚迪7月新车注册量达到13503辆,同比上升225.3%。
相比之下,特斯拉7月在欧盟的注册量萎缩了逾42%,至6600辆。
在涵盖英国等五国的更广泛欧洲市场上,特斯拉新车注册量下降40%,至8837辆。
这意味着比亚迪在上述欧洲市场的销量比特斯拉高出52.8%,市场份额达到1.2%,特斯拉则为0.8%。
2025年前七个月,比亚迪全球销量达到249万辆,同比增长27.4%。
海外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前七个月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超55万辆,同比增长超130%,销量已超去年全年,今年海外销量有望冲击百万大关。
比亚迪的多品牌战略成效显著。
从大众化的“比亚迪”品牌到个性化的“方程豹”、豪华化的“腾势”,再到百万级的“仰望”品牌,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矩阵。
“仰望”品牌突破万台销量,成为首个销量破万的国产百万级汽车品牌。
在技术方面,比亚迪发布了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搭载的10C充电倍率“闪充电池”可实现“5分钟充电,400公里续航”,有效解决了电动车充电焦虑问题。
同时,“全民智驾”战略将高阶智驾技术下沉至10万级车型,推动智能驾驶的大众化普及。
截至2025年5月底,比亚迪智驾车型累计销售超71万辆,每日智驾数据生成超4400万公里。
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家针对智能泊车“全兜底”承诺的车企,展现了技术自信。
比亚迪在财务方面也表现出色。
上半年现金储备达1561亿元,财务状况稳健。
公司在国内纳税总额达271亿元,比同期净利润高一百多亿,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比亚迪的专利实力同样令人瞩目。
根据中汽信科发布的《全球汽车新能源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排名》、《全球汽车混合动力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排名》以及《全球汽车纯电动技术中国专利授权量排名》,比亚迪强势包揽三大榜单榜首,专利数量全面领先。
在全球市场布局方面,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球超112个国家及地区,并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个国家取得上半年新能源销量第一。
截至目前,比亚迪8艘滚装船中已有7艘投入运营,为全球化物流提供保障。
2025年4月,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奠基;5月在匈牙利设立欧洲总部;6月与欧洲钢铁制造商奥钢联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这些举措表明比亚迪正在深深扎根于海外市场。
在2025成都国际车展上,比亚迪再次以专馆形式参展,旗下比亚迪(含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四大品牌全阵容亮相。
新款秦L EV云辇版正式上市,限时售价10.98万至12.98万元,配备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系统和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
腾势品牌旗下中大型MPV腾势D9在车展上推出了尊航版和至尊版车型,官方指导价30.98万元起。
腾势D9全系配备与仰望U8同源技术平台的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能提前识别减速带、坑洼等路面情况。
截至目前,腾势累计产销超35万辆,其中腾势D9接近30万辆。
比亚迪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专利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金奖,该系统是首创电池直冷直热-电驱动高效补热-高能效热泵空调的一体化热管理架构,实现整车多系统多品位热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腾势D9外观专利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外观设计金奖。
在电池技术方面,比亚迪获得“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发明专利授权。
这项创新换热板设计使电池可实现高效的热量交换,灵活调节工质流动方向,提升电池换热均匀性,更准确控制不同区域的温度,提升电池的安全与性能。
比亚迪还公布了一项“无线充电系统、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的专利技术。
该技术通过能量转换电路,提高能量利用率,降低充电损耗。
特斯拉和华为也在布局无线充电技术,比亚迪在这一领域的持续研发显示了其抢占技术高地的野心。
2025年3月,比亚迪发布全新一代超级e平台,支持最高1000V电压平台,最高充电倍率达到10C。
目前市面主流充电倍率多在5C以下。
比亚迪提出的兆瓦闪充技术,可实现充电1秒续航2公里,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
比亚迪与小桔充电、特来电、星星充电等第三方充电桩公司合作,推动兆瓦闪充超充桩建设,还积极引入行业头部运营商如南方电网、中国石化、壳牌充电,加入其生态体系。
2025年4月,比亚迪推出首搭兆瓦闪充技术的汉L和唐L车型,两款车型首月销量均突破万辆。
以刀片电池为例,作为比亚迪整车中成本占比最高的零部件,其高度集成化带来了约20%的成本削减,也因结构更薄,为整车腾出了更多空间。
瑞银证券研究部指出,比亚迪刀片电池电芯成本较特斯拉的磷酸铁锂电芯低5%,为行业内成本最低电芯。
更低的成本成为支撑比亚迪在国内价格战中屹立不倒的关键,也为比亚迪更快进入海外市场构建了价格优势。
在欧洲市场,比亚迪Dolphin Surf(海鸥)的起售价为18,650英镑(约18.8万元人民币),这一定价使其成为英国最便宜的新车之一。
海鸥车型的超低定价策略,直接推动比亚迪在欧洲市场销量的快速增长。
2025年4月,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跃升了近170%,达到7231辆,而曾长期占据欧洲市场销冠宝座的特斯拉,同期销量为7165辆,同比仅增长17%。
比亚迪在补能板块的全面布局,正成为其不断构建成本及价格优势,站稳市场的重要突破点。
比亚迪汽车业务增长更加有赖于海外市场的开拓。
上半年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3025.06亿元,同比增长32.49%,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上升至81.48%。
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687.44亿元,同比降低5.54%,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为18.51%。
比亚迪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8.78%略微下降至18.01%,反映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定价压力。
与海外巨头陆续进入调整期不同,比亚迪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储备、精准的市场策略、全产品线覆盖和全球布局提速,为业绩持续稳健增长奠定基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