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 vs Hi4:车企转型的迷惘
理想汽车一个月能卖四万多辆,直接在市场上横着走,问界和零跑这些品牌也都纷纷冲着增程式这个方向去了。结果呢,在2025年魏牌高山的新车发布会上,长城汽车的老总穆峰突然说了一句话,把大家都给惊到了:“我们有更牛的Hi4技术,为啥非要去搞增程式这种‘开倒车’的技术?”这话一出来,就像是一把尖刀,一下子戳破了新能源车行业表面上热热闹闹的样子,让大家看到其实各家都在争个不停,到底该走哪条路。
这事儿啊,就是在问一个问题:到底是跟着市场走,赚点快钱呢,还是踏踏实实搞研发,坚持长远发展?这场争论的背后啊,其实反映出咱们中国汽车行业现在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家心里都有点慌,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增程式汽车的技术争议与市场逆袭
**增程式:从“技术弃儿”到市场宠儿的逆袭**
2024年,增程式车型的销量暴涨了167%,卖出了整整74.9万辆,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的增长速度。理想、问界这些品牌用实际销量证明了“续航焦虑经济学”的成功。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甚至说,增程式是最先进的技术路线。它的“油发电、电驱动”模式,在零下20度的寒冷天气里,续航表现比纯电动车高出40%,成了北方用户的刚需。
不过,技术派的人一直对增程式有意见。穆峰直接指出,增程式本质上还是离不开燃油,发动机发电再驱动,这中间的能量损耗太大,热效率只有47%的增程器,跟长城的Hi4多挡混联直驱模式相比,天生就有点吃亏。大众前高管威德曼还说它是“过时的技术”,魏牌前CEO李瑞峰更是直言不讳:“落后是大家公认的。”
这种“市场现实主义”和“技术理想主义”的碰撞,让增程式从一出生就充满了争议。
长城汽车的新能源生死劫
长城的赌注:Hi4技术路线的生死抉择
当同行们纷纷冲进增程式这条赛道的时候,长城却宣布要花五年时间投一千亿搞研发,专注纯电、氢能和混动。他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在2045年前实现碳中和。而他们的Hi4技术通过多档直驱的方式,在各种路况下都能达到最省油的效果。数据显示,用户有34.7%的时间是在发动机最高效的直驱区间里开车,相比那些增程式只能发电的车来说,Hi4的综合油耗能低15%。
长城这么做的背后其实是非常现实的商业考量:虽然增程式车现在卖得挺好,但好日子可能快到头了。欧洲那边已经打算把增程式从新能源补贴名单里剔除了,咱们国内的“双积分”政策也可能要变。长城押宝氢能源轿车,还建了215GWh的电池产能,想在未来的碳中和竞争中站稳脚跟。穆峰的这个决定,说白了就是愿意暂时少赚点钱,换来以后的技术主导权。
行业分裂:过渡方案还是最终形态?
行业分裂:过渡方案还是最终形态?
产、学、研之间的分歧从来没有这么明显过。清华的帅石金认为增程式是“场景互补的必然选择”,罗兰贝格的袁文博也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动车中纯电会占到45%,剩下的市场增程式和插混可能会平分。不过,也有反对的声音说,等到800V快充普及到小县城,固态电池的成本降到500元/kWh以下,增程式的过渡性质就会变得非常明显。
理想汽车已经开始悄悄布局纯电路线了,零跑也在推“增程+纯电”的双线策略,这似乎说明大家心里都明白:增程式终究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方案。而长城之所以敢不随大流,主要是因为它家混动专用发动机的热效率已经超过了45%,柠檬混动DHT系统还能做到纯电、混动、直驱无缝切换,在技术上建立起了自己的护城河。
增程or混动,汽车技术路线生变
《用户用脚投票背后的残酷真相》
大家都知道,现在买车可不容易,消费者用实际行动投票,比如有家庭花30万预算把理想L7捧成销量冠军,还有问界M7两个月就接到8.6万订单。这说明啥?说明大家买车时最看重的就是续航安全感。
不过,还有一个数据更让人深思:92%的增程车主平时都用纯电模式,只有8%的时候才用到燃油发电。这就有点尴尬了,消费者为了“可能用得上的续航”多花了钱,而车企却要为这种“不常发生的需求”背负额外的技术成本。
长城的选择也许正是看透了这一点。他们觉得,等未来充电站遍布全国高速服务区,换电站也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那时候汽车技术的重心就会从消除焦虑变成提升体验。Hi4这套系统,不只是为了省油,更重要的是能让车在不同模式之间无缝切换,这才是高端车真正的制胜法宝啊!
增程式汽车的是与非
**互动话题:增程式到底是务实的选择,还是无奈的妥协?**
**支持派:**
我觉得增程式就是解决里程焦虑的终极神器啊!特别是冬天太冷或者跑长途的时候,那感觉真的绝了。纯电动车在低温和远距离的情况下续航崩得厉害,但增程式根本不用担心,电池没电了发动机还能发电,简直就是里程焦虑的克星,谁用谁知道!
**反对派:**
唉,我觉得增程式有点像“拖后腿”的技术,它其实是在延缓电动车的发展速度。现在的电动车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了,充电设施也在完善,而增程式本质上还是依赖燃油发电,这不就等于背离了咱们追求零碳排放的目标吗?这不是一种妥协吗?
**中间派:**
我觉得吧,增程式就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状态。现在电动车、混动车、增程式各种技术都在发展,大家各有优缺点,市场自然会慢慢筛选出最适合大众需求的那个。增程式可能不是最终答案,但至少它是通往未来的一个必经之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