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摩托车产业基本分为五大集团:日本、美国、欧洲、中国、和印度。日本拥有被称为“四大天王”的本田(坚固耐用),铃木(耐久性强),川崎(速度无敌),和雅马哈(难以维修)。美国市场的佼佼者包括哈雷戴维森、印第安以及胜利,而欧洲市场则以意大利的杜卡迪、比亚乔和德国的宝马、奥地利的KTM为代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和销售国之一,孕育了包括大长江(豪爵)、隆鑫、宗申、钱江、春风等品牌。
提及印度摩托车,许多人会立即想到那些独具特色的摩托车表演,如叠罗汉、飞人、倒挂等,这些看似杂技的表演让观众目不转睛。摩托车在印度不仅仅是表演工具,由于价格相对低廉,它们也成为了普通民众的主要交通工具。
根据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SIAM)的统计,2023年印度摩托车的销售量达到了17,075,160辆,比去年增长了9%。其中,Bajaj Auto、TVS Motor、以及被印度汽车公司Eicher收购的皇家恩菲尔德Royal Enfield都表现出色。
英雄(Hero)是印度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去年其销量高达560万辆,同比增长5.4%,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本田(1840万辆),超越了雅马哈、铃木、雅迪等品牌。【注:Bajaj Auto、TVS Motor的销量分别为360万辆、340万辆,全球排名第四、第五】
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是其主要市场,这里的销量增长了6.2%;非洲地区保持稳定,微增0.2%,而在拉丁美洲则出现了下降(-10.1%)。去年,拉丁美洲的摩托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6%,达到560万辆,连续12年呈增长趋势。
公开资料表明,Hero MotoCorp总部设在印度新德里,最初是一家自行车制造商。1983年,它与本田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Hero Honda,并在两年后推出了第一款摩托车CD 100。依靠Hero的生产销售网络和本田的技术支持,到2001年,Hero Honda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普通摩托车和小型摩托车制造商。
2010年,Hero集团分拆为四个部分,由创始人布里吉莫汉·拉尔·蒙贾尔(Brijmohan Lall Munjal)的儿子帕万·蒙贾尔(董事长兼CEO)接管了Hero Honda。次年,他们与本田公司分道扬镳,将公司更名为Hero MotoCorp。
此后,Hero开始自主研发发动机和相关技术。尽管遇到了一些挫折,但也借此机会扩大了对全球市场的出口。之前,本田曾限制Hero Honda产品的出口,以防止与其自家的海外销售竞争。
2015年,Hero MotoCorp在哥伦比亚维拉里卡设立的第一家海外工厂投入运营。紧接着,他们在印度斋浦尔的首府投资85亿卢比,建立了“全球创新技术中心”(CIT),并于2018年正式落成。尽管近年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销量受到影响,但凭借在印度的领先地位,Hero MotoCorp始终保持全球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Hero MotoCorp的创新步伐从未停止。前年,他们推出了首款智能电动摩托车Hero Vida V1,配备7英寸超大触摸屏,被誉为“带轮子的智能手机”。今年2月,他们又发布了一款模块化电动三轮车Surge S32,其分离式设计使其可以转换为一辆独立的电动二轮车使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