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市最近这反差感,简直拉满了。
特斯拉在瑞典被一场罢工死死拖住,都快两年了还没消停,连带着整个欧洲的销量都在往下掉。可另一头,比亚迪却像开了挂,今年前九个月在欧洲的销量猛地翻了四倍。一个跌停,一个涨停,这两家车企在欧洲的境遇,真是冰火两重天。
马斯克踢到了铁板
说实话,这事的根子,在于特斯拉和瑞典的“规矩”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你得知道,瑞典那边的玩法跟我们这儿完全是两码事。他们压根就没有什么最低工资法,一个工人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障,几乎全靠工会出面跟老板谈下来的“集体协议”。可以说,这套规矩是瑞带社会的稳定器,运行了快一百年,九成的工人都被这协议罩着。
但马斯克偏不信这个邪。他觉得工会这玩意儿只会制造对立,搞出“领主和农奴”那套,影响公司效率。所以从2014年进入瑞典开始,面对工会IFMetall伸出的橄榄枝,特斯拉一概不理。
底下工人的日子能好过吗?一个叫雅尼斯的哥们儿就现身说法,他2021年进的特斯拉,说涨不涨工资全看经理心情。他自己因为被说“没达到目标”被拒了加薪,他同事更惨,就因为“态度不对”,加薪也泡汤了。
僵局两年,各出奇招
工会实在忍不了了,2023年10月27日,只能甩出罢工这个“王炸”。在瑞典,这基本就是最后通牒,搁别的企业早就坐下来谈了。可特斯拉愣是头铁,不仅不妥协,还直接招新人填坑,这种操作,瑞典自1930年代以来就没见过。
这场僵局一耗就是两年,罢工工人从最初的130人耗到现在只剩70人,日子肯定不好过。工会这边也得找台阶下,最近IFMetall主席玛丽・尼尔森就松了口,说不一定非得签那个集体协议,只要能把行业标准写进雇佣合同也行。
特斯拉那边呢?也是个犟脾气。嘴上喊着“我们待遇更好”,就是不签那张纸。港口工人不给卸货,行,我从德国用渡轮运过来,绕远路我也认了。邮局不给寄车牌,好,我告你交通局,再告你能源局,官司打了一圈又一圈,就是不低头。
销量和资本,骗不了人
可硬撑的代价,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最近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特斯拉在欧洲的新车注册量同比暴跌28.5%,在欧盟境内更是惨,跌了38.7%,市场份额只剩下可怜的1.4%。
反观咱们的比亚迪,光是9月份,在欧洲的注册量就达到了24963辆,同比翻了将近四倍。这对比,简直不要太刺眼。
更要命的是什么?是那些手握重金的资本也开始用脚投票了。荷兰最大的养老基金ABP,掌管着4万亿人民币的巨额资产,直接把手里5.71亿欧元的特斯拉股票全抛了,理由很简单:看不上马斯克离谱的薪酬,也看不上特斯拉对待员工的方式。紧接着,瑞典的AP7基金也清仓了130亿克朗的股票,嫌特斯拉这事儿做得太不地道。
结语
这哪是70个工人和特斯拉的小打小闹?这分明是马斯克那套“反工会”的美国玩法,一头撞上了瑞典近百年的社会规矩。
这事儿已经没有谁能轻易退步了。工会要是退了,那以后老板们都学特斯拉,工人的权益就成了空话;可特斯拉要是让了,那它全球的工厂都可能面临工会上门要说法的局面。
现在,欧洲的消费者不买账了,大资本也跑了。再这么硬撑下去,特斯拉丢掉的恐怕不只是销量和金钱,更是最宝贵的信任和市场根基。这笔账,马斯克不知道算没算明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