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本田这次在重庆摩博会的操作,属于是典型的“不装了,摊牌了”。当所有人都以为这哥们儿还在琢磨怎么把自家万年不变的单缸、双缸玩出花儿来的时候,它反手就掏出个四缸的CB500SF,还是全球首发。这操作,就像是你以为牌桌上的对手还在思考怎么出对三,结果他直接把桌子掀了,告诉你其实他玩的是德州扑克,而且上来就是all in。
所有人都傻了,同行看了也得愣半天,然后骂骂咧咧地回去改PPT。因为这事儿的本质,已经不是造车了,这是在重塑信仰,或者说,是在对特定人群进行精准的“灵魂召唤”。
你看啊,这台CB500SF的外观,说白了就是本田最拿手的那套“典中典”组合拳。复古圆灯,镀铬排气,线条流畅,但是呢,它又把摇篮车架和双枪后减震这种老古董给扔了,换上一根朴实无华的铁质龙骨。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我既要保留你们这帮中年男人记忆里的那个味儿,又要告诉你们这玩意儿骨子里是个现代产物,别拿老眼光看我。”
这是一种非常鸡贼的平衡术。但最鸡贼的,还是那个TFT方仪表。你说它丑吧,确实没有双圆筒仪表那股子“机械的浪漫”。但它给你配了中文菜单。这就很微妙了,这是一种赤裸裸的示好,一种“我知道你们英文不好,也懒得记,我帮你们都弄好了”的上帝式体贴。这感觉就像你妈一边骂你天天就知道打游戏,一边把饭给你端到电脑桌前。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但你还就吃这一套。
当然,这些都是皮相,真正的核心,是那台全新的502CC四缸发动机。这才是本田这次掀桌子的底牌。
我必须说,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聊四缸的性能,其实是个伪命题。现在国产车都卷成什么样了?功率、扭矩,分分钟给你拉满。本田这台发动机参数出来,大概率也不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雷电法王”。但它根本就没想跟你拼参数,它要玩的是“玄学”,是“品牌信仰”。
四缸的价值在哪里?不在于它能跑多快,而在于它启动时那一声绵密而销魂的声浪。对于很多从上个世纪机车黄金年代一路看过来的人来说,四缸声浪不是物理现象,是精神图腾。那是青春,是荷尔蒙,是当年在游戏厅里打《暴力摩托》的BGM。讲真,最近我楼下那个鬼火少年的排气管,比这个刺激多了,虽然很想下去揍他。
所以,本田的逻辑非常清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当国产厂商还在吭哧吭哧地堆配置、卷价格,试图证明“我的性价比更高”时,本田直接釜底抽薪,把战场拉到了另一个维度。它不跟你聊性价比,它跟你聊“情怀”,聊“信仰”,聊“声浪的颗粒度”。
这就属于降维打击。最好的防御不是金钟罩铁布衫,是直接把对方的餐厅给爆了,让大家都没得吃。本田就是在干这个事儿,它告诉市场,有一种需求,是参数表无法覆盖的。有一种购买力,是源于非理性的热爱。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会买奔驰的人,就是为了那个三叉星。同样的,会为这台四缸CB500SF买单的人,他们买的不是一台摩托车,他们买的是一个“压缩毛巾”。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摩托车比做压缩毛巾,可能有点抽象,但你们懂的,就是那个意思。这东西平时看着不起眼,但只要沾上“回忆”这滴水,就能瞬间膨胀成整个青春。
我作为一个骑过不少车的中年人,太懂这种感觉了。你真的需要那么快的速度吗?不需要,市区里60码就是极限。你真的需要那么强的操控吗?不需要,你连压弯的勇气都没有。但你需不需要在等红灯的时候,拧一下油门,听到那一声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太需要了。这就是情绪价值,是这台车最值钱的地方。
所以,你看本田还同步发布了CBR500R FOUR,明说了,这车不是为了极致性能,就是为了“好骑”和“声浪”。翻译过来就是:别折腾了,买回去帅就完事了,骑起来爽就完事了,剩下那些花里胡哨的,不重要。
这是一种悟了,一种经历了市场毒打之后的返璞归真。它终于想明白了,在今天的中国市场,跟一群已经“发疯”的对手拼刺刀,是最愚蠢的。你卷价格,永远有人比你更不要命。你堆配置,永远有人能给你加上冰箱彩电大沙发。那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召唤自己的“信徒”,启动“品牌玄学”结界。在这个结界里,所有的物理规则都失效了,只有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在运行。在这个体系里,“四缸”就是神谕,“声浪”就是圣歌,“本田标”就是十字架。但那个方仪表是真的丑!
所以,最后这车卖多少钱重要吗?
某种程度上重要,但对核心用户来说,又没那么重要。因为会买的人,就是奔着“本田”和“四缸”这两个词来的,他们买的不是车,是和解,是自己那段无处安放的青春BGM的实体版。你跟信仰聊性价比?你疯了还是我疯了?这事儿就这么简单,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本田选了前者。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