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6强势入市,价格直逼小米SU7,市场竞争再升级

全新智己L6横空出世,这定价策略,颇有几分“釜底抽薪”的意味。

彼时,小米SU7横扫中大型轿车市场,俨然新晋“扛把子”。

可转眼间,智己L6祭出“价格屠刀”,硬生生比小米SU7矮了那么一截儿,这“贴脸开大”的架势,简直溢于言表。

智己L6强势入市,价格直逼小米SU7,市场竞争再升级-有驾

老实讲,乍一看智己L6这番操作,我也愣住了。

如今车企内卷,都卷成“显微镜式”竞争了吗?

降价已是寻常,这般“点穴式”降维打击,着实罕见。

细细咂摸,这背后门道着实不少。

眼下新能源车市硝烟四起,各家都在卯足了劲儿跑马圈地。

小米SU7声势虽盛,终归是初来乍到,底蕴尚浅。

反观智己,虽说前期声量稍逊,但背靠上汽这棵大树,在技术沉淀和渠道铺设上,还是颇有几分优势的。

智己L6强势入市,价格直逼小米SU7,市场竞争再升级-有驾

此番智己L6的革新,也颇具诚意。

全系标配800V架构,这可不是“花拳绣腿”,而是实打实的硬核升级,充电效率瞬间起飞。

续航里程也水涨船高,Max版本一举突破690公里大关,动力亦有显著提升。

更不必说,灵蜥底盘2.0、四轮转向、智能驾驶辅助等配置,更是直接“一步到位”。

这般配置,着实令人心旌摇曳。

在颜值方面,新车也更契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偏好。

什么“多巴胺色系”、猎鹰智慧灯组、全新轮毂造型,一股脑儿地往上招呼,生怕消费者视而不见。

内饰也进行了精雕细琢,将略显激进的半幅式方向盘,更换为更易上手、更符合大众习惯的全幅式设计。

智己L6强势入市,价格直逼小米SU7,市场竞争再升级-有驾

然而,智己L6此番调整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对车型配置的精细划分。

老款L6那让人一头雾水的“Max”前缀,终究是作古了。

取而代之的,是Max、Max+、Pro Max、Ultra四个层级分明的版本,配置差异一目了然,让消费者能够更精准地锁定自身需求。

以Max和Max+为例,两者三电系统如出一辙,同为333匹马力,5.9秒破百,690公里续航。

然而,Max+却额外增加了空气悬架、副驾娱乐屏、后排按摩等舒适性配置,价格也因此水涨船高,贵了1.5万元。

至于Pro Max版本,则更进一步,直接切换至875V高压平台,马力更足,续航更长,价格自然也更高。

而顶配Ultra版本,更是将性能推向极致,百公里加速仅需2.74秒,价格也攀至顶峰。

智己L6强势入市,价格直逼小米SU7,市场竞争再升级-有驾

如此这般梳理下来,是否顿觉豁然开朗?

智己此番的策略,说白了就是“精确定位,逐一击破”。

通过提供更细分的配置选择和更具竞争力的定价,来精准狙击不同需求的潜在客户。

更值得一提的是,智己L6此番还慷慨地“下放”了不少高阶配置,诸如800V平台、后轮转向等,以往只能在高配车型上才能得见,如今也飞入寻常百姓家。

甚至连搭载100度大电池的版本,价格也大幅跳水,顶配车型的价格,也仅仅与以往的中高配车型持平。

这波操作,可谓是“刀刀见血”。

但也折射出当下新能源车市的残酷现实:不进则退,不卷则亡。

你不降价,对手就会毫不留情地挥舞价格屠刀;你不升级,对手就会不遗余力地提升产品力。

智己L6强势入市,价格直逼小米SU7,市场竞争再升级-有驾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谁的性价比更高,自然就更受青睐。

当然,智己L6能否真正让小米SU7“俯首称臣”,尚需经受市场的严苛考验。

毕竟,小米SU7眼下正值风头正劲之时,拥趸众多,实力不容小觑。

但可以预见的是,智己L6的强势入局,势必会给小米SU7带来不小的压力,也将进一步激化中大型轿车市场的竞争烈度。

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一件利好消费者的喜事。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车企们就愈发会绞尽脑汁地提升产品力、优化性价比,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消费者。

归根结底,车企之间的博弈,如同没有硝烟的战争。

谁能精准洞察消费者的内心诉求,谁就能在这场角逐中脱颖而出,赢得最终的胜利。

而智己L6此番的“精准打击”,无疑是一次颇具魄力的尝试。

至于最终战果如何,就让我们一同拭目以待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