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不装了,摊牌了:我的电车不为让你爽,只为让你活

最近车圈这个场子,已经不是内卷了,是直接快进到了大结局前的最终试炼,所有人都杀红了眼,准备拉着垫背的一起飞升。就在这片血雨腥风里,一汽丰田慢悠悠地把bZ5这车又推了出来,主题是“安全的智能化”。

讲真,看到这六个字,我第一反应是,丰田是不是上错号了?现在是什么版本?是价格屠夫们拿着四十米大刀互砍,智能电车们比谁的冰箱彩电更管饱,自动驾驶吹得比三体舰队还科幻的版本。你这时候跟大家聊“安全”,就好像在哥斯拉大战奥特曼的现场,突然跑出来一个健康管理师,苦口婆心地劝两位注意心率和血压。

不能说没用,只能说非常不合时宜。这是一种错乱的艺术。

当下这个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型修仙现场。新势力们都是走的魔道速成流,上来就直接吸取天地灵气(也就是投资人的钱和消费者的尝鲜欲),丹药当饭吃,禁术当平A,三个月筑基,六个月金丹,一年元婴不是梦。具体表现就是,配置拉满,价格打骨折,营销吼得山崩地裂,恨不得今天发布,明天就让友商破产。这种玩法,突出一个“癫”,要么飞升成仙,要么当场爆炸成盒。

丰田不装了,摊牌了:我的电车不为让你爽,只为让你活-有驾

而丰田呢,它就是那种名门正派的笨弟子,坚信一步一个脚印,马步必须扎稳,心法必须从第一层开始背。当别人在玩“吞天魔功”的时候,它在修炼“金钟罩铁布衫”。bZ5就是这套功法的集大成者。你看它的宣传点:五重防护的电池,针刺不起火;全系标配9个安全气囊,跟批发市场进货一样;高强度车身,恨不得拿造坦克的标准来。这思路翻译过来就是一句话:你们尽管飞,摔死了我可不负责,但坐我的车,至少能保证你是个完整的盒。

这种思维,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反面教材。当所有人都在研究怎么把对手的餐厅炸了的时候,丰田在后厨研究怎么把菜洗得更干净。如果说小米是把用户的蛋糕直接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上的蜡呈都没放过。而丰田,还在纠结这蛋糕的食品安全认证过没过。

然后是所谓的“智能化”。bZ5那个15.6寸大屏,JBL音响,L2+辅助驾驶,单看参数,是是是,都有,与时俱进。但问题是,丰田的智能化,就像一个平时只看《读者》和《意林》的朴素中年人,突然开始学着讲网络烂梗。他很努力,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因为丰田的品牌玄学里,就没有“酷”这个基因。买丰田的人,潜意识里要的就是“别给我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就像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真的拥有过各种车,我最怕的不是车不够快,而是它在某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高速上,突然给我表演一个黑屏行为艺术。

丰田不装了,摊牌了:我的电车不为让你爽,只为让你活-有驾

所以,丰bZ5的“智能化”,本质上不是为了让你玩得爽,而是“安全的智能化”。它的T-Pilot系统,核心不是让你在车里打游戏看电影,而是为了在那个骑着“老头乐”的大爷以一个匪夷所思的角度突然鬼探头时,能救你一命。这才是【反技术崇拜与民粹解构】的终极奥义。自动驾驶的最终考验,从来不是什么高速NOA,而是中国复杂到让三体人看了都想重置文明的混合路况。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多,也得乖乖认栽。丰田的逻辑是,我不求能像大神一样预判所有走位,但我起码要把我的龟壳,哦不,是车壳,做得足够硬。能过,就是能过。

丰田不装了,摊牌了:我的电车不为让你爽,只为让你活-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这个修仙的比喻有点用力过猛,但你别说,还真就是那个味儿。

这种产品逻辑,就导致了一个非常魔幻的局面。会买bZ5的人,和那些天天在网上为了“半固态电池”和“城市NOA”吵得面红耳赤的人,根本就不是一个物种。前者要的是一个工具,一个不会说话但绝对可靠的伙伴,一个移动的压缩毛巾,平时看着不起眼,关键时刻(比如碰撞)能瞬间膨胀成你的救命稻草。后者要的是一个玩具,一个社交货币,一个能彰显自己走在时代前沿的电子宠物。

所以你看,丰田bZ5这场仗打得极其拧巴。它试图用新时代的语言(大屏、智驾)去讨好一群根本不相信它能玩转新时代的人;同时又用老时代的内核(安全、可靠)去守护那群可能压根还没准备好进入纯电时代的老用户。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叫诺基亚的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最终,bZ5的命运是什么?它不会成为爆款,不会在销量榜上掀起腥风血雨,它会像一个沉默的武林高手,在所有人都追求华丽剑招的时候,默默地把自己的内功练到了极致。买它的人,不会在社交媒体上炫耀,但会在某个雨夜,庆幸自己当初没有选择那个“更酷”的选项。

丰田,它不装了,摊牌了。它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让你爽,而是让你活。在这场所有人都发了疯的赌局里,它选择不下注,只是站在旁边,准备好了医药箱。至于这条路通向罗马还是罗马尼亚,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反正买定离手,信仰自负。就问你怕不怕?怕就对了。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