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2019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壮大新势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一汽集团、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江淮汽车等领导,华晨汽车、本田中国等汽车企业致辞。
本次论坛的主要议题包括中国汽车工业的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和产业转型、自动驾驶和未来出行趋势等。
在本次论坛上,长安汽车常务副总裁刘波发表了题为《拥抱质变四大新战略,汇聚潜能,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刘波表示,中国汽车市场目前正经历28年来的首次下滑。随着工业寒冬的深入,我国汽车工业正经历着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阵痛。企业必须认清市场环境,开拓合作,努力创新,以新形象、新产品、新能力、新模式迎接未来的艰巨挑战。以下内容为讲话实录(未经本人确认,按会议现场速记安排):
很高兴应邀参加行业重量级的泰达论坛,与业内同仁共同探讨当前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出路和未来。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自2009年以来,我们已经连续十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品牌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和品牌力稳步提升。新能源汽车销量占90%。
同时,我国汽车工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强劲的创新活动有目共睹。新技术、新概念、新模式不断涌现,如新力量、智能、共享旅游、新零售等。汽车仍然是最具挑战性和魅力的产业。
结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但现在他们还处于冰点上。近两年来,相信在座的业内同仁和我一样,深深感受到了汽车市场寒冬带来的压力。
一、冬季加剧,中国品牌面临新挑战
(一)车市寒冬,压力倍增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28年来首次出现下跌。它已经连续13个月下降,而且愈演愈烈。这个行业经历了为生存而“放血”的痛苦。
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正在下降。这说明,一旦市场环境不好,中国品牌就更惨,其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都很弱。我们的产品实力、品牌实力和基本信息需要加强。
前十名越来越集中,后86%的汽车集团只占据约10%的市场份额。这表明,在行业淘汰竞争加速的当下,小规模、弱品牌已无法支撑竞争。无论是合资还是独立,还是造车的新生力量,只要不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都会在这一轮中被淘汰。
中国品牌单一车型销量差距较大。2019年1-7月,中国十大品牌平均单车销量为2.6万辆,合资品牌平均单车销量为5万辆。这仍然在中国市场。如果全球市场得以渡过难关,差距将超过10倍。这给中国品牌的管理质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随着行业寒冬的加剧,中国汽车工业正经历着高速向高质量发展的阵痛。在这一轮新旧动力的调整中,中国品牌正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二)新旧动能调整期,中国品牌面临新挑战
一。从弱产品力到弱品牌力的转变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品牌的产品实力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可以与国际一流品牌抗衡。
产品实力不再是我们的软肋,但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不断升级,品牌观念越来越强,家庭观念越来越重要。而品牌力的缺失恰恰是中国品牌目前面临的最大痛点。
2.销售量的规模是由天地决定的,盈利能力是由生存决定的。
过去,我们一直在跟上规模。只要规模大,企业一定会有好的发展。然而,在完全市场化的时代,仅靠规模是不够的。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盈利。其盈利能力的强弱将决定其能否在本轮淘汰赛中生存。
三。从数量到质量的变化
中国品牌的传统观念是“越打越有可能”,依靠产品的数量来换取销量。
现在,我们发现抚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产品迭代也在加速。如何搭建平台,打造经典产品,提高单一产品的盈利能力,将是中国品牌面临的新挑战。
四。从高回报的小投资向低产出的大投资转变
长期以来,中国品牌享受着行业快速增长带来的红利,借鉴国外成熟的发展经验,小投入快速成长,但在技术、模式、制度等方面缺乏积累。
在激烈的产业转型竞争中,过去的红利已经丧失,再加上“新四化”产生的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等,中国品牌不得不加大投入,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然而,这些投资都是在培养内行,内行成本高,短期内难以实现,对中国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
只有退潮后才能知道谁在裸泳,没有形成真正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会消亡。停产倒卖已成常态。只有那些能够积极应对新挑战、快速转型、具有较强系统能力和基础实力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通过近两年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相信,只有立足用户,聚焦“四个新”,加快转型,才能突破困境,开创中国汽车工业的新时代。
二。加快转型开放合作开创中国汽车工业新时代
一。新图像
不断完善品牌形象,进行品牌更新,不断深化现有用户群体,努力拓展更广阔的用户市场,是当前中国品牌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准确定位品牌,提供优质服务,管理用户,不断提升品牌力,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品牌的“忠诚危机”。
对于中国汽车品牌的上升趋势,我连续两年在“两会”上提出建议。长安汽车不断优化品牌结构,明确品牌定位,区分不同的目标群体和核心价值观。形成了4个自主汽车品牌和2个新的商业品牌,为用户提供更加专注和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用户与品牌的全接触体验升级,推动品牌向上发展。
2.新功能
作为汽车企业,我们的核心还是产品本身。为了充分满足用户的新需求,中国品牌必须在研发中全力以赴,为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我们的成长。
右
在引领传统R的基础上
今年4月,全球
目前长安汽车拥有智能R
三。新产品
我们相信,我们的产品应该充分服务于现在,但总是走得比时代更远。汇聚中国市场的各领域前瞻性技术,可以成为中国品牌赢得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砝码。
长安汽车通过“北斗天树”计划和“香格里拉”计划,探索智能与新能源的适当融合、精确定位、差异化竞争,坚持为用户提供适当的先进产品体验。
我们将把200多项智能技术、100多项智能产品和服务转化为用户可以体验的现实生活。即将上市的A SUV明日将搭载CS75plus,配备APA5.0遥控代客泊车、Indus Car Joint TinMove智能系统、移动蓝牙钥匙、汽车微信等多种服务,是业内第一批量产,提前几年满足用户的用车需求。
四。新模式
多元化是时代的主题,跨界是今天的常态。面对日益开放创新的市场环境,行业整合越来越强,业务界限越来越模糊。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过去,竞争与跨国联盟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长安汽车坚持打造面向全社会的共享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价值。我们与腾讯共同打造了车联网领域最强的CP,与华为、博世、青山联合创新中心,与百度、科大讯飞等互联网企业建立了深入的技术联盟,实现价值共享,打造行业未来。
同时,与一汽、东风等实力企业合作,建立了T3技术和T3旅行社,在前瞻性技术、L4级自动驾驶、氢燃料、下一代纯电动汽车平台开发、智能旅行等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
长安汽车坚持开放共享的理念,愿与业内同仁共同研究技术、搭建平台、共同经营品牌、共享资源、分担成本、共同控制风险、共同谋求产业发展。
朋友、伙伴、变化孕育着强大的能量,这可能是疯狂的破坏力,也可能是中国品牌突破瓶颈的强大力量。中国的品牌一定会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让我们携手共进,紧跟产业转型,利用时代的熵,实现中国汽车强国的梦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