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尤其是比亚迪,总能搞出点大新闻。
这不,一款指导价只要7.98万元的插电混动轿车——比亚迪海豹05 DM-i的荣耀版(在一些地方它也被称为驱逐舰05,可以理解为是同一款车换了个名字销售),一下子就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很多人心里都在打鼓,不到8万块钱,就能买一辆能上绿牌、能用电也能用油的比亚迪轿车,这价格听着就让人心动。
但同时,疑问也来了:这么便宜,会不会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缩水了?
这车到底是实打实的划算,还是一个徒有其表的“样子货”?
今天咱们就站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把这款车里里外外好好审视一番,看看它究竟值不值得我们把辛苦赚来的钱投进去。
首先得说清楚,有些信息里提到的“2026款”其实是个小小的误会,我们现在聊的,是2024年刚刚推出的“荣耀版”车型。
比亚迪这一轮“荣耀版”攻势,喊出了“电比油低”的口号,可以说是直接向同价位的传统燃油车发起了挑战。
大家可以想一下,在过去,七八万的预算,我们能买到的大多是像日产轩逸、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这类合资品牌的入门级紧凑型轿车。
这些车虽然经典可靠,但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代步工具,每天还得惦记着油价的涨跌。
现在比亚迪直接把选择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同样的钱,你可以选择一辆传统的燃油车,也可以选择我这辆尺寸更大、能用纯电行驶、综合油耗极低,在很多城市还能享受绿牌政策的插电混动车。
这种对比,冲击力确实非常强,它不仅仅是价格上的竞争,更是代表了我们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技术上的自信和实力,开始重新定义入门级家轿市场的规则。
那么,咱们先从外表看起,毕竟买车很大程度上也是买个“眼缘”。
这款海豹05 DM-i的外观设计,采用的是比亚迪现在很流行的“海洋美学”风格。
车头部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海浪,层层叠叠的线条看起来挺有动感的,配上那对造型犀利的大灯,整个前脸显得既年轻又有点攻击性。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这套设计在比亚迪其他车型上也能看到,看多了确实会缺少一些新鲜感。
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对于一辆主打性价比、要把价格控制在8万元以内的车来说,沿用一套成熟、受欢迎的设计方案,可以大大节省研发和生产模具的成本。
而这些省下来的钱,最终都体现在了它亲民的售价上,可以说是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
车身侧面的造型是很多人会喜欢的地方,它用了一个现在很流行的溜背式设计,车顶线条从中间平滑地过渡到车尾,看起来非常有运动感,不像传统三厢轿车那样四平八稳。
这里就要提到它的一个核心亮点了,那就是尺寸。
这款车的车身长度达到了4780毫米,轴距是2718毫米。
这是什么概念呢?
传统意义上,车长超过4.7米,轴距超过2.7米,就已经摸到了中型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级车的门槛了。
而我们用一个紧凑型A级车的价格,买到了一个准B级车的尺寸,无论是开出去的面子,还是车内的纵向空间,都占了不小的便宜。
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
这个漂亮的溜背造型,不可避免地会牺牲掉一部分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
就像一些评测里提到的,如果一个身高超过一米八的成年人坐在后排,头顶离车顶的距离就会比较近,可能会感到有些压抑。
所以,如果您的家庭成员普遍身材高大,或者经常需要搭载高个子的朋友,那在买车前,一定要带他们去实体店亲身体验一下后排的乘坐感受。
这一点非常重要。
另外,车尾的设计采用了贯穿式的尾灯,晚上点亮后辨识度很高,这也是时下流行的元素。
不过,尾部用了比较多的横向线条来营造层次感,有的人觉得挺好看,有的人可能会觉得稍微有点复杂,这个就纯属个人审美差异了。
接下来,我们拉开车门坐进车内,看看里面的情况。
一坐进去,你可能不会有那种“豪华感扑面而来”的感觉,但绝对不会觉得它廉价。
在用料方面,比亚迪还是比较实在的,中控台、门板上这些我们经常会触摸到的地方,都用了不少软性材质进行包裹,手感和观感都比同价位很多合-资车那种硬邦邦的塑料要好得多。
整个座舱是环抱式的设计,加上一个小巧的电子怀挡(换挡杆集成在方向盘后方),不仅让前排中央扶手区域显得更整洁、储物空间更大了,也增添了一丝科技氛围。
好了,下面要说到大家最关心,也可能是这款7.98万版本争议最大的地方——科技配置。
在这个入门版车型上,仪表盘是一块8.8英寸的液晶屏,中控屏幕是10.1英寸,虽然支持比亚迪标志性的旋转功能,但在今天这个手机屏幕都越来越大的时代,这个尺寸确实算不上突出。
更关键的是,它不支持像苹果CarPlay或者华为HiCar这样的手机互联映射功能,也没有配备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比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这些功能。
对于很多习惯了手机深度融入生活,或者对智能驾驶有期待的年轻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减分项。
但是,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
比亚迪的策略非常明确,这是一种“精准的取舍”。
为了把价格做到7.98万这个极具杀伤力的水平,必须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协。
比亚迪的选择是,在消费者不太容易感知,或者说对于这个价位的核心用户并非最刚需的科技娱乐配置上进行简化,而把成本和精力全部投入到这辆车最核心、最值钱的部分——也就是那套第五代DM-i混动系统上。
换句话说,比亚迪认为,对于目标客户而言,一个能实实在在帮你省下大笔油钱的先进动力总成,远比一块更大的屏幕或者偶尔才能用上的辅助驾驶功能来得重要。
最后,我们来聊聊这辆车的“心脏”,也就是它的动力系统和实际使用体验。
这套DM-i混动技术可以说是比亚迪的看家本领。
它由一台热效率很高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一台电动机组成。
在绝大多数日常驾驶情况下,比如市区内的起步、加速、低速行驶,这台发动机并不直接驱动车轮,它的主要任务是像一个“充电宝”一样,安靜地在后台发电,车辆完全由电动机来驱动。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开起来的感觉就和一辆纯电动车非常相似:起步响应迅速、动力输出平顺、车内非常安静。
只有在高速公路巡航这种发动机最高效的工作区间,它才会偶尔介入,直接驱动车轮,以达到最佳的燃油经济性。
这套系统的综合表现,对于日常家用来说是完全足够的,甚至在红绿灯起步时还能给你一点小小的推背感。
而这套系统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带来的极低的用车成本。
以7.98万这个版本的80公里纯电续航(NEDC工况)为例,如果你的居住地或者工作单位有方便的充电条件,每天上下班通勤距离在三四十公里左右,那么你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辆纯电动车来开。
每天回家充上电,第二天又是满电出发,几乎可以不消耗一滴汽油,每公里的花费可能还不到一毛钱。
即使你没有充电条件,或者需要跑长途,把它当做一辆普通的混合动力车来开,它的亏电油耗官方数据也低至百公里3.8升。
这是什么概念?
大部分同尺寸的燃油车,市区油耗轻易就能上到8升甚至更高。
这意味着,即便你把它当油车开,每年的油费也能省下一大半。
它完美地结合了电动车的低使用成本和燃油车的无里程焦虑,这正是插电混动车型目前受到越来越多家庭青睐的根本原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