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家后儿这几天又搁院子里念叨起他那本C1证,说快到期了,折腾得整栋楼都听见了。他说他刚过六十,去年想着是不是也得每年往医院跑着盖章验一下证,结果去车管所一问,原来不像他想那样麻烦——60到69这一趟,年审的事儿压根不用操心,关键是证别过期。
那院子口头发白的刘师傅插句话:“你60出头,现在就盯着换证的事,哪儿一年跑一次?”事实确实如此——只要没出啥大岔子,比如别酿了人命案啥的,驾驶证有效期内守着就行。这C1证头六年用完,只要年度分没12分封顶,六年之后还能弄10年有效的,十年又没满12分,再给开个长期呀,这仨步骤,街坊讲得门清。
不过有个冷门讲究,村东头跑运输的大王曾说,去年他身体检查证明非得拿县医院或部队大点儿的医院出,坐诊那老大夫还非得看他背什么体检证明:“街头小诊所,别来糊弄我。”这算冷门细节了,不少人图省事老吃亏。
等翻到70,这规矩可又变了。楼上姜大妈前几年就到这岁数了,年年盯着体检,每年年初就去县里医院排队。她有时候吐槽:“这身体证明,差几天都不行,赶上排不上队,证就快黄了。”出息点还得现场去车管所学三小时交规,三十分钟交通事故说教。她边学边跟旁人磨叨:“这不就又回锅了?比年轻时候申证走流程还细。”倒也是,她说,有朋友嫌麻烦,拖过了整年,证差点注销。幸亏还给挽回了,补齐体检啥的,听说不到一年还能恢复。
微信群里前阵子某个车友还误会,说什么“70就不能开车了得被吊销”,其实纯粹讹传。这帮人唠汽车新政策时,常把条件混为一谈,都没细看规定。
“那新鲜,APP上也能弄?”前几天大壮在群里发个截图,那“交管12123”,准备换证补证都能线上申请,身份证和体检证明都拍照传完,邮寄的,宅在家等着收就可以。“就可惜有一年体检医院没联网,APP死活查不到,最后还得自己跑一趟。”他还加一句:“我们小城体检点只有那俩医院行,别弄错了,仲春时候人挤得堵门口。”
说起来,这一套下来,最麻烦的还不是手续,反倒是些管理细节。有时候明明体检合格,提交材料后系统卡那放。甚至有车友因为拍照角度错了,照片被打回,二次跑。“下次要记得拍正脸!”销售的老李在茶馆临桌唠着。
有趣的是,有一回修车师傅工地里听风就是雨地讲:70以后C1降成C2了、又不能开大车了,大家人心惶惶,其实真查起来,还是按照记分周期、身体条件走的,没想象那么复杂。小夏阿姨今年刚好卡七十岁,家里吵着要儿子陪她去参加交规教育,老年人怕弄不懂手机,最后还是邻居家小孙女帮一通操作。
话说回来,真正闹笑话的,倒也碰到过。有位老赵师傅,体检证明丢了,花了二十块托人补开。又撞上换证高峰,人手一摞材料站队,最后轮到他,窗口人一看盖章位置错,给他打回去,差点气得砸桌子。
哦对了,还有车友群里热议一个冷门功能——说APP里“道路救援”能用,但60岁以上的部分业务,不少县级城市系统还没完全开通,要是碰上打不开页面,别急着投诉,可能还得多等等。
老张头养车多年,他常炫耀,“有些老毛病,一趟年审看得更细,投机取巧可不成。”人说这些规定是图个放心,他倒嗤之以鼻:“还不是图个省心,临老了不想多事呗。”
前几天茶馆碰巧遇到春芳姐,她去年随老爷子一起体检,回来当晚楼下微信群一堆人抢着问攻略。顺嘴一句:“你们的证几年换一次?知道去哪家医院能快点出结果不?”
结果还真不一定,总碰上政策年年见变动。这不,街坊里传言,今年体检表格换新样式了,得等等县里统一通知才行。
多唠两句,顺便提个冷门用车误区:群里有人以为每到换证得重考驾照。真不是那么回事,拿着证明去换就行。除非你违规到被“清档”,才有可能要重考。
再说同小众品牌的新、老车型,其实这些年技术变了不少。比如有些车雾灯开关换了新款,老年人常误操作。老魏家的威驰,一到体检完都顺道去修车店检查小毛病,说心里更踏实。
唠到这,也没啥规矩了。忽而天快黑,楼下嗡嗡冻得招呼大家收拾,一帮老伙儿还嚷着明年谁先换证请饭。老李带着一堆养护八卦,从啥冷门小病到换证历史段子都翻出来胡侃,院门口的土路上,正有人练科目二倒库,小区保安在旁边大吼着,“体检别忘了带身份证啊,可别再撂这儿排队扶墙站。”
谁家C1证后来去哪了,有的挂起有的正排队,还有的直接扔抽屉发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证上照片倒还有点儿模样——不过那点无关紧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