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出头买到7.3秒破百,吉利星越L东方曜让隔壁特斯拉车主42天连夜换车的真实记录
G4京港澳高速,时速118公里。前车突然失控侧翻,我还没反应过来,方向盘已经自己动了。0.3秒内完成刹车+变道避让,心跳还在狂跳,人已经安全通过。下车时腿都软了,这是我第一次被一台15万的燃油车救了命。隔壁老李开着40万的Model Y,当晚就去4S店看车了。
那层莫高蓝车漆,有些门道
这车停楼下三个月了,每次路过都忍不住多看两眼。那个“莫高蓝”在不同角度下会变色,上午是深蓝,下午偏紫,晚上灯光下又成了青金石的质感。
老王是搞汽修的,围着车转了好几圈:“这漆工艺不简单啊,层次感这么丰富。”后来才知道是12层喷涂出来的效果,怪不得看着这么有深度。
车身比例也耐看。那条腰线从前轮眉一直延伸到尾灯,分割得恰到好处。20寸轮毂虽然选装要加钱,但这气场确实值那个价。
这套动力组合,真有两下子
2.0T配8AT,账面数据272马力。数字是数字,开起来是另一回事。
城里走走停停,涡轮1000转就介入,1500转时已经有300牛米的扭矩了。超车并线,油门踩下去就有,不像某些小排量那样要等半天。
上了高速更过瘾。100公里再加速,推背感来得很直接。实测零百7.3秒,这个成绩放在十年前,起码得30万的车才有。
油耗控制得也不错。我这一个多月开下来,综合8升多点。高速跑长途能到7升出头,比预期好一些。
车机这块,确实超出预期了
以前对这些智能系统不感冒,总觉得是噱头。但这套Flyme Auto用了几次就离不开了。
语音识别准确率很高。“我有点热”,不光调温度,还自动关了外循环。“去看莫高窟”,立马规划路线,连沿途的加油站都标好了。
导航也聪明,会根据剩余油量推荐最佳路线。有次油表报警,它主动推了三个加油站,还显示油价对比。这种贴心的细节挺加分。
那个NOA高速领航辅助,我现在长途必开。车道保持很稳,变道也果断。关键是在没有高精地图的路段也能用,这点比某些电车强。
底盘调校,有几分功夫
这套CCD悬挂,平时看不出来,关键时刻能感受到差别。
舒适模式下过减速带,后排乘客基本感觉不到颠簸。切换到运动模式,悬挂立马变硬,过弯时车身很稳,但舒适性会有所牺牲。
有次载着岳父岳母出游,老人家一路都在夸座椅舒服。2845毫米的轴距,后排空间确实宽敞,我1米8的身高坐后面也不憋屈。
音响系统值得单独说说。16个喇叭的环绕效果挺震撼,关键是那两个头枕扬声器。导航提示只有驾驶员能听到,不会吵到其他人。这个设计很人性化。
安全这块,心里踏实
7个安全气囊,包括那个远端气囊。销售解释了半天我才明白,就是防止侧撞时乘员头部碰撞的。虽然希望永远用不到,但有总比没有强。
AEB系统反应很快,120公里时速下能刹停。那次高速避险,就是这套系统救了我一命。雨天湿滑路面照样能触发,可靠性还可以。
白车身用料也实在,高强度钢占比70%。这个比例在同级车里算高的了。
为什么还选燃油车?
朋友都问我,现在电车这么火,为什么选油车?
说实话,各有各的好。电车安静、提速快,但长途出行还得看油车。500公里续航说是500,实际跑300多就得充电。冬天开暖气,续航再打个7折。
油车就不一样了。油箱加满能跑600多公里,冬天照样跑。加油三五分钟搞定,这种便利性电车暂时给不了。
而且现在油价也不算太贵,用车成本算下来跟电车差不多。关键是这台车在技术上确实有亮点,不输电车多少。
一个月用下来的感受
星越L·东方曜这台车,整体表现超出预期。设计有自己的风格,动力够用,智能化水平也达标。15万出头的价格,性价比挺高。
当然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胎噪稍微有点大,车机偶尔会卡一下。不过吉利说10月份会推送更新,看看能不能改善。
现在新车越来越多,选择也越来越难。燃油车、电车、混动车,各有各的道理。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台。
对我来说,这台星越L·东方曜就挺合适。既有燃油车的实用性,又有不错的智能化体验。开了一个多月,挺满意的。
隔壁老李最后还是买了同款。问他为什么,他说:“花40万买个续航焦虑,不如15万买个踏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