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华晨宝马纳税占沈阳税收9成以上的内容,在网上传得很广,让很多人对沈阳的经济嗤之以鼻,认为沈阳9成税收都靠宝马一家,这样的经济结构肯定是有问题的。
实际上是这样的吗?财务小姐姐来教大家看看,这里的真实情况吧!
其实懂的人心里明白这个数据是不对的,而不懂的人,纷纷被这个数据震惊。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要了解一些关于城市级别和税收的基础知识,就知道这里面的“谣传”了。
一个市级城市纳税,并不是都揣进自己兜里,作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而是要按照税收原则进行交拨,这就是跟城市级别有关系。
通常,一个普通的地级市,比如辽宁营口,税收要分别上解国家、辽宁省级财政,剩下的才留存在营口,当然,国家和省里会返还一部分回营口。全国大多数地级市都是这种级别。
再比如大连,属于计划单列市,是副省级城市,跟沈阳是同级,但是经济权限、财政权限要高于沈阳。通常税收是上解国家、留存本地,无需上解到省里,除非有一些特别的约定。
可以说,大连市在财政权限上,跟辽宁省是同级。当然,并不是说跟省同级,就可以无视省里了,还是要接受辽宁省统筹、服务、协调、监督。
这样的城市有5个,分别是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1985年9月开始,我国开始正式确定计划单列市,进行不同内容的试验。
1993年,一共确定了14个计划单列市:重庆、武汉、沈阳、大连、哈尔滨、西安、广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南京、成都、长春。
1994年,省会城市就不列入计划单列市了,这样沈阳、哈尔滨、长春等省会就撤销了计划单列市,设立了副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把浙江杭州、山东济南加进来去了,这样副省级城市一共有16个。
这样一排除,就剩下重庆、大连、青岛、厦门、深圳6个计划单列市,1997年重庆升做直辖市以后,计划单列市就剩下5座城市了。
计划单列市,一般跟本省的省会是一个级别,比如大连和沈阳是同级,深圳和广州是同级,宁波和杭州是同级。
不过也有特例,比如厦门级别高于福州,厦门是副省级城市,福州是普通地级市。
计划单列市有什么特点和好处呢?
通过这几个城市,我们就能知道,它们的工商业、科技、经济都比较强,在一个区域发挥一定作用。说直白点,就是更加财大气粗一点。
为什么计划单列市更加财大气粗呢?
比如重庆列为计划单列市(还没有列为直辖市)的时候,交给国家、四川省、自留的比例如下:
到重庆列为直辖市之前,又调整了这个比例,基本上每个计划单列市都不一样。
比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都是要给各自的省级财政交拨一定财政收入的,比例很低,一般是专项资金形式,比如对口支援。
以大连为例,大连对口支援城市有贵州六盘水,按照辽宁省的要求,每年上解一定资金进行对口援助,一般是几个亿,比如2010年4亿,2012年2.17亿。
而深圳,除了刚列为计划单列市的头几年,给广东省上缴过,1990年之后就没有再上解资金给广东省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应该就知道了,在财政方面,沈阳的税收是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上交给国家,一部分给辽宁省里,一部分留在沈阳自己的兜里。
接下来,我们来看,宝马在沈阳纳税,占沈阳税收9成的问题,是否属实?
宝马在沈阳纳税占沈阳税收的9成,沈阳的税收完全指着宝马吗?
考量地方经济水平,我们一是看这个城市的GDP是多少,相当于公告自己身价是多少;二是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当于公告自己兜里有多少现钱。
以广州和重庆为例,两地GDP是相差不多的,不过一般公共预算,重庆是2103.4亿,广州则是1854.7亿,重庆的荷包更鼓一点。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是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经济质量和产业类型好,税收收入会更高。
这个数据通过比较辽宁省和云南省,就可以发现,同等GDP的情况下,辽宁的一般公共预算比云南多了575亿。
按照一二三产结构计算,云南的是13.8∶36.2∶50,辽宁的是8.97:40.57:50.46,可以看到,三产比重,辽宁跟云南几乎一样,但是二产辽宁比云南高。
按照税率算的话,一般二产税率13个点,三产税率6个点,毕竟辽宁是工业大省,差距就出在这里。
一般公共预算是除了税收收入、非税收入,还有债务收入和转移收入,比如上解国家的,国家再返回一部分,还有一些转移支付之类的。
问题是出在税收收入这一块的。毕竟税收收入多,才说明企业效益好,地区经济发展的好。二不能去靠罚没、行政收费、接受捐赠之类的提高数据。
税收收入,里面细项就比较多了,有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及退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关税等20项。
我们再来看看,华晨宝马纳税这个说法的出处。
2022年2月,宝马集团负责财务的董事彼得博士发言称:
在过去十余年间,华晨宝马在当地的投资超过了730亿人民币。
另外还有一段话,是媒体做的诠释,并非彼得博士发言:
需要指出的是,在税收方面,仅2020年华晨宝马纳税额就达380亿元人民币,占比沈阳市总税收入(601.1亿元)一半还要多。
在这个报道的基础上,就衍生了“2022年版”的宝马纳税占沈阳税收超过9成的谣传。
一些自媒体以讹传讹,甚至把“投资超过730亿”,传成了“730亿零部件采购额”。
为什么说这是谣传呢?
我们来看看《2022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
首先,一个企业纳税多少,是一个总额,比如沈阳宝马2022年纳税485亿,是把增值税也算进去了,而且像宝马这样的企业,落户沈阳,沈阳市跟宝马集团肯定还有一些利好宝马的约定,再就是退税。
另外宝马纯电动车,在沈阳生产,出口全球几十个国家的,这里面也存在关税和退税的问题。2022年,宝马纯电卖了215,752辆。
也就是说,宝马纳了多少,退了多少,有两个数据。还有,实际纳税里面有多少归国家了,有多少归辽宁省级了,有多少留在沈阳,沈阳宝马它自己是不知道的,它只知道自己应交多少,免减抵退多少,实交多少。
我们可以拿几个数据看看。
比如宝马缴纳的增值税,原则上是一半上解国家,一半留在沈阳。
宝马的企业所得税,原则上至少6成上解国家。
宝马在沈阳有26000名员工,个人所得税,也同样,至少6成上解国家。
城建税、资源税之类的一般就归沈阳了,印花税呢,宝马不是证券交易,印花税也归沈阳,不过这几项的数额就很低了。
2022年,华晨宝马一共卖出了763239辆宝马,按照实缴485亿,那么平均每台宝马车税是63545元。显然这是不合理的。
宝马集团在中国境内有460多家供应商,华晨宝马有430家上下供应商,这些都是本土供应商,120家左右在辽宁省内,其中沈阳有100家左右。
前面我们了解了,华晨宝马纳税,在沈阳的部分,沈阳要分别上解给国家、辽宁省级财政,剩下的小部分才会留存在沈阳。
我们看看2022年沈阳税收几项主要数据:增值税141.5亿,企业所得税150.3亿,个人所得税25.4亿。加起来都不到宝马公布的纳税额485亿。
因为没有具体数据,我们可以用往期数据进行推测。
2021年,华晨宝马公布纳税总额430亿,2021年沈阳公布的纳税百强,华晨宝马纳税191.5亿。也就是说,在抵减、减征、免抵退等计算后,纳税191.5亿。
那么,原则不变的话,华晨宝马2022年应纳485亿,实纳应该是216亿。具体上解到国家、辽宁省级财政多少,就不得而知啦!这就要查沈阳市的预算执行报表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