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生态升级,多品牌协作,智能配置普及

有些事说来玄乎,其实也挺现实,最近成都下了场秋雨,本以为能让气氛凉快些,谁料却给汽车圈烘托出了另一种热闹。

据说,要评今年智能汽车圈子里最不一般的一场发布会,这一次鸿蒙智行系列的亮相得排C位。

别家搞新车发布,十有八九重点在参数上隔靴搔痒——功率猛点、续航长点、外形帅点,拼得也是杯水车薪的小升级。

鸿蒙智行生态升级,多品牌协作,智能配置普及-有驾

但鸿蒙这次就像多喝了几瓶六神花露水,人家不是单点突破,直接来个系统化撒网,搞了一场有点像打怪通关的大祭天。

你要说,那16.98万的尚界H5、20多万的智界S7和R7,甚至问界M5,价格横跨一大块,关键是把原本只在几百万元旗舰车那儿见过的激光雷达、800V快充、HUAWEI ADS 4这一套智能装备,生生摁到了大众能用上的区间。

之前吧,这些高阶配置像是豪车专享VIP Room的门禁卡,普通人扫了半天脸,也进不去门槛。

现在,鸿蒙智行一开闸,高阶智驾几乎变成了20万级的“标配”,这不是开挂了嘛。

你瞧,人家增程和纯电的纠结也顺带一块儿“化解”了,智界R7增程版能跑出一千六百多公里,油耗却能压到5.68升,恍惚间让我这老二次元突然想起了全能战士。

问界M8纯电版也不弱,100度电池搞出705公里续航,十分钟充电,妥妥地补能300公里,说实话哪怕你晚上车位离电桩头远一点,也不用大喊“妈!我没电了!”

整个发布会下来,给人一种感觉:鸿蒙智行不是在秀肌肉,而是在换游戏规则。

这也带出来一个悬疑——这张余承东布下的结界,到底有多难攻、谁能破局?

鸿蒙智行生态升级,多品牌协作,智能配置普及-有驾

光看发布会前面的数据,不得不承认华为这波还是挺能打。

鸿蒙智行累计交付九十多万辆,连续十四个月排在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榜首。

要知道在造车圈子里,头部品牌们一个个摩拳擦掌,但成交均价这事儿,活像考大学光看一本还是二本批次,鸿蒙能一直硬压榜首,说明人家不仅会炒作,还真能拉得住客户的钱包和心。

尊界S800上市才八十多天,大定就破万二了,问界M9交付冲到了二十二万六,十七个月稳居五十万以上的销量冠军,这是什么操作?

同行估计都在后排疯狂看代码:“咱们哪操作不对?”

问界M8纯电上市四个月,七万的交付量也不含糊,智界R7和S7加起来交付超过十一万,两只手指都快不够数。

鸿蒙智行生态升级,多品牌协作,智能配置普及-有驾
鸿蒙智行生态升级,多品牌协作,智能配置普及-有驾

还有那辅助驾驶,鸿蒙智行跑下来累计16.7亿公里,帮用户避险两百一十五万次——这要按官方的说法,那可相当于“每一公里都刻着安全”。

其实这些数字,倒不是让人眼热,而是给智能汽车行业立了道新门槛。

你说以前都是拼配置,现在是拼生态了。

有意思的是,鸿蒙智行这波不只是多品牌、全价位的战略啃市场,更是把不同价位段划出梯队,一个个品牌像打游戏升级一样排好队:尚界H5十几万,切大众市场。

鸿蒙智行生态升级,多品牌协作,智能配置普及-有驾

问界M5、智界S7和R7摸到二十万区间,中高端里有自己的地盘。问界M8、享界S9T干脆杀上三十万以上的豪华区,属于是开挂里的“大佬天团”。

纵着能覆盖所有车主需求,横着没有明显自家掐架,这个打法不像某些友商一不小心自家在低端市场和高端市场对着干。

说到这,行业里其实藏着更深的玄机。

鸿蒙智行一改以前哪款爆款独挑大梁的路数,改玩“矩阵化”组合拳。

一帮品牌团结在鸿蒙技术的旗帜下,赛力斯、奇瑞、上汽等老伙计加入,不止一起出新车,还把技术模块高度复用——就像你进超市买啤酒薯片,大家都用同一个收银系统。

鸿蒙座舱、800V高压平台、Drive ONE电驱系统、数字底盘,这些你以前觉得是土豪玩家专属的玩意,现在大众车型也能共享。

平台化开发、差异化定位,一边提高效率,一边降低成本,关键是重新定义了智能车竞争的规则——谁家生态强,谁才有当“老大”的资格。

其实说白了,今后汽车市场比拼的重点,已不是单一车型能跑多快、妥妥多美,而是背后能不能构建平台生态、养一帮品牌、互相赋能。

鸿蒙智行生态升级,多品牌协作,智能配置普及-有驾

早年智能手机圈就有过类似路线,今天谁能一体化把人车家全场景打通,谁就能抢占入口。

有一说一,这波技术下沉和体验平权其实很戳我——你看鸿蒙这回“高阶智驾”不光是城市高速能用,连沙尘暴、侧风都能扛,安全防护全方位升级。

再不是老底子挥舞配置单纸牌戏法,是真让普通用户用上旗舰体验。

问界M8还跑去拿了C-NCAP 2024超五星安全认证,电池系统通过五重极端测试——这话听起来像是夸自家小孩考了第一,但这种安全感恰恰才是现在车主真正在意的地方。

你看座舱里头的零重力座椅、无麦K歌、手势控制后备箱,以前是豪车独家,现在逐渐成了普惠权益,鸿蒙智行等于在做体验的“全民医保”。

还有Harmony OS 5设备装机量破一千两百万,直接把车做到人车家全场景,彻底超脱以前的“单车思维”,真是“以车为基,扩展到全家桶”的玩法。

这时候再看与车企的合作,比如奇瑞搞专项公司,砸下百亿,五千人团队一招“共建产品”,玩的是“共同投资、共研、共担风险”,说实话这种深度融合比单纯做技术授权、渠道赋能更狠。

智能车圈不再只有品牌高低和零部件升级,而是文明间的生态对赌——你有技术平台、你有标准,大家能围着你玩,那你就是底座级的“操作系统”了。

这么一圈下来,其实更核心的谜底浮出水面,鸿蒙智行想要的已不是几个爆款,而是一整个生态。

车型只是前端,技术才是中台,平台生态一跑通,谁还在意哪个车型火不火?品牌边界、研发范式全重塑,市场逻辑也跟着变,这是这场发布会真正让人警醒的信号。

要说如今这行业,谁还炸裂着单点爆发?未来拼的是体系化能力,是谁能把用户像吸铁石一样牢牢粘住。

其实看多了发布会,我个人还觉得这张“结界”不像表面那么简单,易守难攻,带来的不仅是市场层面的壁垒,更是未来行业的生态护城河。

鸿蒙智行生态升级,多品牌协作,智能配置普及-有驾

不得不说,余承东这波很“绝”,但问题也来了,其他车企能不能追上这种新生态?传统品牌会不会在鸿蒙模式下找到自己的新生出路?

车主们到底更看重体系性的安全、体验,还是跑分和价格——这还真不好下定论,只是当智能车升级见顶,谁还能靠单一卖点站出来,其实已经不是一场参数秀的问题。

鸿蒙智行生态升级,多品牌协作,智能配置普及-有驾
鸿蒙智行生态升级,多品牌协作,智能配置普及-有驾

聊到这里,也顺便留一个话头,接下来华为鸿蒙智行的步伐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一路直冲云霄?你身边的人怎么看智能汽车的“结界”升级?欢迎大家留言聊聊,你觉得哪个品牌的发布会才是真正有诚意的创新?

鸿蒙智行生态升级,多品牌协作,智能配置普及-有驾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