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花两万拍下“玛莎拉蒂”,结果竟是老头乐

我寻思着,人生第一次竞拍豪车,能上新闻我是真没想到。

那天晚上刷手机,困得眼皮打架,就想着点开某拍卖平台“云吸车”解个乏。好家伙,首页弹出来一辆“玛莎拉蒂”,起拍价166块?我当时差点从床上蹦起来——这年头2万块买玛莎,是新能源便宜了还是我穿越了?

说实话,我一个广东仔,开手动挡开了五年,早想换台自动挡装装X。一看这车标,三叉戟金光闪闪,跟我在4S店门口瞅过的玛莎一模一样,再看标题写着“2025新款 玛莎款 新能源电动低速代步车”,我心里嘀咕:嚯,玛莎也出老头乐了?不过转念一想,现在连劳斯莱斯都电动化了,人家搞个国民版也不离谱吧?

交了3500块保证金,随手出了一价,心想这种捡漏局肯定秒没,就没再管,倒头就睡。第二天睁眼一看,好家伙,系统提示我以19966元中标,加上佣金直接干到两万一!我第一反应是中彩票了?点进详情页放大照片一看——妈呀,这不是玛莎拉蒂,是“玛莎款老头乐”啊!

小伙花两万拍下“玛莎拉蒂”,结果竟是老头乐-有驾

整车造型圆滚滚的,四个轮子加个遮阳棚,后排坐俩大爷跳广场舞都绰绰有余。最离谱的是那车标,三叉戟设计几乎复刻玛莎拉蒂原厂,就差在底下刻一行小字:“我不是你认识的那个玛莎”。

我去翻电商平台,同款车售价19900,我这拍卖还多花了两千,纯属花钱买教训。关键是,我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开着这车去见客户,人家以为我是送外卖的怎么办?而且这玩意儿根本不能上牌,保险都买不了,路上撞一下就是全责,谁受得了?

联系拍卖机构,对方倒是爽快,说可以毁拍,但要扣我一千多——违约金九百多,软件服务费两百。我说你们这标的物描述写“商用车”“纯电”,可半句没提这是无牌老头乐啊?车标又搞得跟玛莎拉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不是钓鱼吗?

小伙花两万拍下“玛莎拉蒂”,结果竟是老头乐-有驾

后来封面新闻介入,那家叫湖北卓法的公司总算松口,全额退了保证金,还把平台上其他“宝马款”“玛莎款”的老头乐全下架了。讲真,他们自己也心虚,明知道这些山寨车标容易让人误判,还拿来当噱头引流,吃相有点难看。

律师说了,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重大误解”或“欺诈性误导”。根据《民法典》,消费者完全有权撤销交易。再说商标这块,《反不正当竞争法》白纸黑字写着:不能用和知名品牌近似的标识搞混淆。你搞个“五粮液风味白酒”试试?分分钟被告到破产。可这些“老头乐”偏偏就钻空子,打个擦边球,靠模仿豪车外观割一波信息差的韭菜。

现在想想,我也算替广大网友踩了个坑。下次看到“166元起拍玛莎拉蒂”,别信,那不是豪车梦,是老年电动车的流量密码。真正的玛莎拉蒂MC20,零百加速不到3秒,电池版起售价两百万打底;而这款“玛莎款”,续航150公里,最高时速估计刚过40,连高速都上不去。

小伙花两万拍下“玛莎拉蒂”,结果竟是老头乐-有驾

所以说啊,天上掉馅饼的时候,先看看地上有没有陷阱。这年头,你以为捡的是漏,其实是被当成“韭菜”收割了。还好我及时止损,不然朋友圈发个提车照,底下估计全是评论:“兄弟,你这玛莎……能进小区地下车库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