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乡抢不到高铁票,普速列车又怕颠簸不舒服?对数十万在粤工作的河南人来说,D190次列车或许给出了答案。这趟从广州白云站开往郑州站的列车,15:45准时发车、次日08:00精准抵达,16小时左右的旅程,不仅是连接南北的交通线,更成了承载乡愁与团聚希望的"移动家园"。
2025年1月5日铁路调图后,这趟列车有了大变化——从原来的直特Z190升级为复兴号动力集中型动车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绿巨人"。受广州东站改造影响,始发站迁到了广州白云站。这一调整不是简单的换站发车,而是"高铁进城"计划的具体落地,也让广州铁路枢纽的功能更贴合乘客需求。
升级后的D190,变的是硬件舒适,不变的是归途温度。座椅贴合度更高,长时间坐着不腰酸;卧铺床垫更柔软,躺下能踏实睡一觉;车厢隔音效果也提升了,以往行车时的轰隆声明显减弱。但大家关心的核心体验没打折扣:全程运行时间仍保持在16小时13分到16小时15分,抵达郑州的时间依旧卡在清晨08:00,刚好衔接公交、地铁等接驳工具,不用在车站熬夜等车。
票价方面也有细微调整,当前二等座242元、二等卧386元、一等卧638元。调图初期曾有过小幅波动,不少乘客讨论"舒适性上去了,成本要不要权衡"?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价格能换个安稳的旅途,比高价高铁更亲民,比老旧普速更舒服,算是中间的优选。
D190的停靠站点设计,藏着对返乡客流的精准考量。全程9个站点,从广州白云出发,经衡阳、长沙、武昌,再进入河南境内的信阳、驻马店、漯河、许昌,最后抵达郑州。每个站点的停留时间都经过测算:衡阳停3分钟,快速上下客;长沙、武昌各停6到7分钟,方便跨线乘客转车;信阳停9到10分钟,照顾当地集中的返乡人群。这样的安排,让河南多地老乡不用绕路,在家门口附近就能上车。
一进D190的车厢,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泡面的香气混着家乡酱菜的味道,河南方言、广东白话夹杂着普通话,有人分享打工时的趣事,有人打听家里的收成,素不相识的人因为"同是河南老乡"拉近距离,临时组成一个温暖的"小社区"。
想让这趟旅途更顺畅?几个实用建议可以记着:追求安静就选上铺靠走道的铺位,人来人往的影响小;行李别堆在过道,用行李绳或收纳袋固定好,避免行车时滑落;车上小卖部夜间选择少,带点干粮和热水壶更方便;充电口可能不够用,提前带个移动电源,排队时多些耐心。如果带老人或小孩,预算允许的话选一等卧,空间更私密,休息得更安稳。
D190的价值,早已超越了交通工具本身。它是粤豫两地经济文化互动的纽带,河南老乡坐着它去广东务工,广东的工业品借着这条线路运到河南;春运时更是返乡大动脉,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团聚期盼。而它的升级与票价争议,也折射出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命题——铁路服务既要提升品质,也要兼顾普惠,怎么平衡"市场化"与"接地气",需要持续探索。
不过这趟车也面临一些小挑战。比如始发站广州白云站,虽已是亚洲最大火车站之一,但地面地铁接驳还在完善中,赶车时一定要预留足够时间,别因堵车误了发车。未来,如何让列车更智能、更舒服,又不推高票价,照顾到不同收入人群的需求,仍是铁路部门需要琢磨的事。
即便现在高铁网络越来越密,D190这样的线路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票价比高铁低,停靠站点比高铁多,夕发朝至的时刻还不耽误白天时间,刚好契合了部分人群的出行需求。从Z190到D190的蜕变,是我国铁路网络不断精细化的缩影——不只是追求速度,更在用心贴近乘客的真实需求。
对每一位乘坐D190的旅客来说,它或许不是最快的选择,但做好准备、用心感受,这16小时的旅途,就能变成一条"最温柔的归途"。你坐过D190吗?评论区里分享下你的旅途事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