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VLA远程召唤遭投诉?高管发声、博主质疑,指向何方?

理想汽车的VLA司机大模型,如同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半成品”,刚一上线就引发轩然大波。 理想CEO李想深夜发文,承认已推送的AD Max车型上的VLA并非完整版,缺失了备受期待的“远程召唤”功能。

这背后,一场关于“举报”的罗生门正在上演,矛头直指竞争对手,瓜田李下,真假难辨,引得各路看客纷纷下场,吃相各异。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VLA司机大模型推送前两天,网络上甚嚣尘上的“举报”传闻。

理想VLA远程召唤遭投诉?高管发声、博主质疑,指向何方?-有驾

有“知情人士”爆料,称理想的VLA远程召唤功能被竞争对手举报,导致无法按计划全量推送。 小红书用户@爱喝咖啡的小张言之凿凿,称团队正在工信部做“最后的挣扎”。博主@酱饼更是连发数条微博,直指有人“举报理想智驾小蓝灯,这次举报理想VLA召唤”。 理想官方并未正面回应“举报”一事,产品线负责人@老汤哥Tango在公众号评论区回复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哭泣表情,更让“举报”传闻显得扑朔迷离。

理想的回应也显得模棱两可:“始终以审慎负责的态度推进各项新功能的上线进程……具体功能我们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推送。”这种态度,无疑加剧了舆论的猜测。 一时间,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举报”行为的口诛笔伐,以及对“幕后黑手”的猜测。

理想VLA远程召唤遭投诉?高管发声、博主质疑,指向何方?-有驾

不少人认为,理想i8上的VLA远程召唤功能表现过于亮眼,引起了竞争对手的眼红,进而采取了不正当手段。 在这场舆论战中,情感的宣泄远大于理性的分析,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一个“阴谋论”的故事。

但也有不少声音对此表示怀疑。 博主@Navis-慢点评测就希望理想能够公开VLA远程召唤功能暂时无法推送的具体原因。

理想VLA远程召唤遭投诉?高管发声、博主质疑,指向何方?-有驾

他们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今年4月,工信部收紧了智驾宣传与软件OTA准入政策,其中一条细则提到,工信部“不再受理不能确保驾驶员完全控制的功能,例如‘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等”。新规并非针对已上线功能,而是剑指未来。 因此,有人认为,理想此次VLA远程召唤功能被“卡脖子”,并非“举报”那么简单,而是政策收紧下的必然结果。

毕竟,在理想i8自带VLA远程召唤功能上市前,市面上仅有华为乾崑智驾一家拥有类似功能,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博主@一针见车指出,车企要对辅助驾驶进行OTA,需要先进行备案,不在允许范围内的功能根本无法通过。

理想VLA远程召唤遭投诉?高管发声、博主质疑,指向何方?-有驾

因此,理想要给AD Max车型升级VLA远程召唤功能被喊停,或许并非“举报”那么简单,而是因为该功能本身就存在不合规之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各执一词,让这场风波更加迷雾重重。

就在舆论达到顶峰之际,李想再次发声,称网上关于VLA司机大模型“残血版”原因的分析,“大多是不实信息”。这句话,无疑给这场风波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这场“罗生门”中,真相究竟是什么?是竞争对手的恶意“举报”,还是政策收紧下的无奈之举?亦或是理想自身的技术问题?我们不得而知。

理想VLA远程召唤遭投诉?高管发声、博主质疑,指向何方?-有驾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风波,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一方面,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推出更智能、更便捷的产品;另一方面,也需要遵守法律法规,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更需要保持理性的思考,不被舆论所左右,才能真正看清事件的本质。 透过这件事,我看到的是行业竞争的白热化。

理想VLA远程召唤遭投诉?高管发声、博主质疑,指向何方?-有驾

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块蛋糕越来越大,谁都想多分一块。 但竞争不应是无底线的相互倾轧,而是在合规框架下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

试想,如果所有企业都将精力放在相互“举报”上,那还有谁会真正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和用户体验?长此以往,整个行业都将陷入内耗,最终受损的还是消费者。 我们都期待更智能、更便捷的出行体验,但技术进步的背后,更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

理想VLA远程召唤遭投诉?高管发声、博主质疑,指向何方?-有驾

政策的制定者需要充分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制定出更加完善、更加合理的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而不是成为潜在的威胁。

这场关于理想VLA远程召唤功能的风波,或许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平息。 但它所引发的思考,却值得我们长久关注。

你认为,理想VLA远程召唤功能未能如期推送,是“举报”的结果,还是另有隐情?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