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比亚迪最近这操作,属于是彻底不装了,摊牌了。汉DMI这个加推版,你说它是改款吧,它又快得像闪电战;你说它是背刺吧,它又刺得那么精准,刀刀都捅在老车主的痛点上。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迭代了,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自家“老韭菜”的降维打击。简直是杀人诛心!
这波操作的核心是什么?我告诉你,就俩字:发疯。在当下这个车圈黑暗森林里,体面已经没用了,你好我好大家好是童话故事。唯一的生存法则就是掀桌子,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这一手,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直接吹灭了还揣兜里。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不存在。
第一个最颠的,就是续航。以前的汉DMI,纯电续航125公里,说难听点,就是个大号充电宝,让你在市区里感受一下电动爹的快乐,稍微跑远点就得启动那个发动机,心态瞬间就从科技先锋变回燃油卫士。但现在呢?咣一下,245公里。纯电续航直接给你拉满了95%。这是什么概念?这不是续航升级,这是角色觉醒,是从一个只能在新手村活动的“见习法师”,直接渡劫成了可以下副本的“大魔导师”。以前那点蓝条,你放个火球术都得算计半天,现在是直接可以搓大招了。就问你怕不怕?这个升级,直接把老车主那点“我就在市区开开”的自我安慰,打得稀碎。
然后是快充,以前40kw,现在69kw。数字看着不大,但这是从“我还能玩会儿手机”的充电速度,变成了“我泡面刚泡好电充满了”的离谱体验。补能焦虑是什么?就是你在高速服务区,看着别人车“吨吨吨”地喝电,你的车在小口抿。现在比亚迪悟了,最好的手段不是安慰你别焦虑,是直接把你的充电桩爆了,换个工业级水泵。加大加大加大,力大砖飞,简单粗暴,但就是管用。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比如那个疲劳驾驶检测,以前高配才有,现在下方到中配了。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摄像头对着你的脸,你一打哈欠,它就跟唐僧一样在你耳边念叨:“施主,你累了”。但它传递的信号很明确:我给,以前不给的我现在也给,突出一个“我变了,我更爱你了”。
最骚的还是那个冰箱。因为换了怀挡,中控台直接给你掏空,塞了个冰箱。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第一次看到这个的时候,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比亚迪对“智能座舱”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屏幕和语音助手,进入了“冰镇可乐”这个玄学领域。夏天,当你堵在路上心态爆炸的时候,一瓶冰可乐下肚,什么路怒症都给你治好了。冬天,它还能给你温一杯枸杞热水。这已经不是车了,这是移动的养生馆。同行看了也得傻,卷屏幕卷算力,最后发现打不过一个冰箱,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当然,老车主肯定不服,会说怀挡没灵魂,电子档把才有操控感。是是是,你说的都对。那种推拉的仪式感,确实很像开高达。但问题是,对新用户来说,多出来一个能放六听可乐的冰箱,和一个能放下两部手机还能无线充电的巨大空间,哪个更香?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这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战争。你跟人家拼刺刀,人家直接掏出了意大利炮。
还有人说,车重了100多公斤,能耗肯定高了。对,你说的也对,物理规律不可违背。整备质量干到两吨多,这已经不是车了,这是个轻型装甲单位。多出来的重量,长期看肯定会增加能耗,就像你给一个武林高手穿上了一套金钟罩铁布衫,虽然防御力高了,但跑起来肯定更喘。说起来,这感觉特像我当年换电脑电源,总觉得瓦数越大越牛逼,后来发现电费单子才是最牛逼的。
但这一切,在绝对的“爽”面前,重要吗?
不重要。
这就是最流氓的地方。对于新车主来说,他们得到的是一个几乎没有短板的“完全体”。更长的纯电续航,更快的充电,更爽的冰箱,更便利的空间。那些所谓的“怀挡手感不好”、“长期能耗可能增加”的缺点,在“我比老款强太多了”这个核心事实面前,脆弱得像一张纸。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的本质。它不在乎过程的优雅,不在乎老用户的感受,它只追求一个结果:在当前这个时间点,我就是最能打的那个。别人的感受,与我何干?我就是要用一个无法拒绝的价格,给你一个无法拒绝的产品,把所有还在犹豫的人,都变成我的人。至于那些刚提了老款的兄弟们,只能说,时代变了,大人。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但这次,晚买的直接拿到了一个重做的英雄。
这,就是重塑。血淋淋的,但又充满了该死的魅力。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