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兼职开网约车?这样的想法可能让你失望了!近日,三亚网约车市场暂停了核发工作,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是政策调整还是市场变化?让我们一起探寻背后的真相。
> 政府公告和市场现状
5月5日,三亚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公告,指出近年来三亚市网约车平台及车辆数量迅速增加,导致市场运力过剩,同时违规经营行为也日益显现。为规范网约车市场秩序,保障乘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该局决定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和运输证核发申请。
实际上,三亚市早在2020年就已发出网约车市场投资风险预警的通告。此后,济南、温州、东莞等地也相继发布网约车市场饱和的提示。根据最新统计数据,至2022年底,我国网约车司机数量已激增至约670万人。然而,随着市场运力的过剩,单车日均接单量呈现下降趋势,司机的工作强度不断增大,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突出。为应对这些挑战,三亚市交通运输局决定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和运输证核发申请。
> 运力过剩及政策影响
2020年底,三亚市交通局就已发出网约车市场饱和风险的提示。随着网约车平台和车辆数量的迅速增加,三亚市网约车市场运力逐渐饱和,违规经营问题也逐渐显现。为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乘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亚市交通局决定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核发业务。详情请见具体通告。值得注意的是,三亚市早在2020年11月就已发出网约车市场饱和风险的提示。当时,市交通局披露,截至2020年10月20日,三亚市共有巡游出租汽车企业6家,巡游出租汽车保有量为2550辆;而网约车平台公司已增至48家,网约车保有量更是达到5100辆。随着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和申请办理网约车运输证的数量持续增加,市场运力逐渐饱和,违规经营问题也逐渐浮现。
> 各地市场饱和预警
不止三亚,温州、珠海、东莞等地也已先后发出网约车市场的风险警示。同时,广州、南京、银川、太原、兰州等城市更是对网约车数量实施了严格管控。
据南方日报今年4月的报道,东莞市2023年第一季度的出租汽车市场运行数据已揭晓。数据显示,今年1-3月,东莞市网约车数量激增了2000余辆,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司机的接单量却普遍下降,工作强度加大,近八成的车辆每日接单不足10单。近期,不少已进入行业的网约车司机因收入不理想而选择退出。第一季度,东莞市共有1665辆网约车退出营运,其中个人车辆占比达454辆。交通运输部门提醒,目前东莞市的网约车运力已近饱和,行业收入可能难以达到预期,请勿盲目加入。
> 网约车供需失衡
此外,温州日报4月20日报道称,温州市交通运输部门近日发布了2022年网约车服务质量测评结果及市场动态。虽然网约车服务质量总体良好,但运力已趋于饱和,有9000余名新增持证驾驶员尚未实际上岗。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也在4月6日发布了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通知。据统计,目前济南共有69家网约车平台企业注册,取得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超过三万五千人。然而,单车日均接单量已不足10单,显示济南网约车市场运力已基本饱和。目前,济南市私家车保有量持续攀升,然而,部分网约车平台公司却面临订单稀少导致的车辆闲置困境,同时,一些巡游车也因无法达到预期收益而无人问津。
> 行业趋势及风险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国已有307家网约车平台获得经营许可,驾驶员证和车辆运输证发放数量也在持续增长。然而,网约车司机普遍面临“开得累、挣得少”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网约车司机群体日益壮大。据北京青年报披露,4月27日发布的《中国共享出行报告(2022-2023)》揭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约车司机数量已攀升至约670万人,同时,租赁汽车数量预计超过150万辆。
> 建议和市场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纪雪洪预测,2022年,以网约车、互联网租赁自动车和租赁自动车为代表的共享出行服务人次将突破300亿。相较之下,传统城市出行方式——公共汽电车的客运量预计在700亿至800亿人次之间。由此可见,共享出行已逐渐成为与公共交通并驾齐驱的出行方式。同时,济南时报采访到的业内人士也指出,从全国范围来看,网约车数量过多导致人均接单量减少。为了增加收入,司机们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来提高接单量,这不仅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同时也增加了交通安全的风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