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客车展,讲真,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一堆铁皮盒子,涂上五颜六色,配上比我脸还干净的PPT,然后一堆西装革履的哥们互相说着自己都不信的鬼话,什么“绿色高效”,什么“全系列解决方案”。翻译过来就是:我还没死,我还能卷,而且我还能整出点新花样,就问你怕不怕?
这届展会的开局爆点,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新技术,而是荷兰人的一场“豪门恩怨”。VDL集团官宣,把前段时间刚把自己玩到破产的范胡尔给收了。这不叫合并,这叫吞并,叫“抄底”。范胡尔的心态估计是彻底爆了,就跟修仙小说里那种修炼岔了气,修为散尽,最后被对家门派捡回去当看门长老的角色一模一样。你看它展台上的那台经典双层大巴Astromega,几十年不变的方正造型,一副“我祖上阔过”的表情,唯一的更新是换了电子后视镜。这操作典中典,好比给传国玉玺包了个手机壳,就说自己拥抱了新时代。这不叫创新,这叫不装了,摊牌了,我没钱了,只能改改灯。
如果说范胡尔是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那西班牙的伊利萨尔就是那个班上最爱打扮的文艺委员,总想整点“鹤立鸡群”的活儿。那个V字前脸,那个动感美学,在一堆方盒子中间确实扎眼。他们发布了什么i8、i6s,还搞了纯电动的i3和ie系列,PPT上写着减重1000公斤,续航450公里。是是是,数据都很好看,三体人看了都得惊呼地球科技不可战胜。但我作为一个坐过无数公交车的中年人,我关心的是什么?我关心的是这车能不能扛得住早高峰大爷大妈们的“闪电战”,关心的是那个号称舒适度拉满的座椅,能不能在我坐两个小时后不让我的腰间盘出来抗议。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一台客车的终极考验,不在于实验室里跑出来的续航,而在于它能不能在满载一群刚跳完广场舞、精力旺盛得像吃了压缩饼干一样的阿姨后,还能安静地把她们送到菜市场。
然后更有意思的来了,巴西的马可波罗,一个听起来像意大利探险家的南美壮汉,宣布要重返欧洲市场。这操作,就好像一个退隐江湖多年的武林高手,突然拎着刀出现在华山之巅,对着所有人说:“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他们带来的旗舰叫Paradiso G8,好家伙,这圆润的线条配上锐利的前脸,我差点以为是哪个国产厂商过来砸场子了。坏了菜了,原来全世界的设计师最后都会殊途同归,宇宙的尽头是金龙宇通。他们还特别实诚,说最终投放欧洲的版本要跟沃尔沃合作,用沃尔沃的行走骨架。这叫什么?这叫借鸡生蛋,这叫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不过了,但我要用你的骨头,打你的市场。这种掀桌子的玩法,才是这个黑暗森林时代的精髓。
讲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得承认,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草台。
你看依维柯,闷声发大财的典范。上来就报数据,欧洲城际客车市场我占54%,电动城市客车我占21%,总排名第二。这种人最可怕,不跟你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上来直接把成绩单拍你脸上,用数字把你碾碎。这就好像武林大会上,别人还在比划招式,他直接掏出一把加特林,突突突突突。这就叫降维打击。还有那个土耳其的五十铃,Anadolu Isuzu,名字里带个五十铃,但跟日本没半毛钱关系,纯属碰瓷营销。这种品牌能活下来,本身就是一种玄学。
至于斯柯达,还在坚持玩它的无轨电车。那两根长长的“辫子”搭在电线上,像极了固执的老手艺人,坚决不用电动工具,非要用祖传的刨子。你说它落后吧,它零排放,车上不用背着几吨重的电池,载人货运指数拉满。你说它先进吧,它离了那张电网就得趴窝,活动范围被锁死,像个被拴在院子里的绝世高手。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不是在卖车,它是在维护一种信仰,一种“我跟你们这帮用电池的凡夫俗子不一样”的骄傲。
所有这些品牌,伊利萨尔、马可波罗、VDL、依维柯,它们在布鲁塞尔的舞台上,拼命表演着自己的强大、创新和环保。但上帝视角看下去,这不过是一场盛大的求生欲展示会。市场不是蛋糕,是蛊盆,活下来的那个才能吃掉所有失败者。他们减重、他们省电、他们优化空气动力学,加大加大再加大,为的是什么?为了在下一轮的极限价格战中,能比对手多一丝丝喘息的机会。说到底,最好的设计是能让老板赚钱的设计,最好的技术是能让采购部门拿到回扣的技术。写到这里,我真的觉得所有关于技术的讨论都有点虚无。真的,我的天,就不能先把那个反人类的座椅给改了吗?!
最终,这场展会的本质,不是技术的胜利,而是营销的狂欢。每个品牌都像一个开了美颜滤镜的主播,声嘶力竭地喊着“家人们,我这个技术可牛了”,但关掉滤镜,大家都是一身疲惫的打工人。唯一的区别是,有的人还能靠着祖上的余荫(比如范胡尔的经典设计)再撑一会儿,有的人则必须靠着更激进的自爆(比如马可波罗的回归)来搏一个明天。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不存在的。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