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身边聊起车,特别是新能源车,理想汽车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它凭着那套“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配置,精准地抓住了很多家庭用户的需求,销量也是节节攀升,成了国产新势力里一个响当当的牌子。
大伙儿都觉得,这车坐着舒服,空间大,适合全家老小一块儿出门,可以说是把“家”的概念搬到了车里。
可就在大家对这个品牌充满期待的时候,一个听起来不大不小,却格外烦人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让不少刚提新车的车主心里添了堵。
这事儿就是从今年六月份开始的。
在一些咱们车主遇到问题常去的投诉网站,比如车质网、黑猫投诉上,关于理想汽车的投诉一下子多了起来。
而且奇怪的是,大伙儿反映的问题都特别集中,矛头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下摆臂异响”。
这可不是个别车型的偶然现象,从最新款的理想L6,到L7、L8,再到旗舰车型L9,可以说,理想在售的L系列车型一个都没跑掉,全都被这个问题波及了。
很多车主自发组织起来,建了维权群,人数很快就涨到了近四百人,群里每天讨论的,都是自家新车出现的各种“嘎吱”、“咔嚓”声。
咱们来听听车主们具体是怎么说的,这样感受更真切。
河南郑州有位李先生,花了三十多万,买了一台理想L8 Pro,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本想着新车能带来更好的生活品质,结果才开了两个星期,烦心事就来了。
只要车速不快,稍微转个弯或者踩一下刹车,车的前轮位置就会传来“咔嚓咔嚓”的响声。
李先生说,这种声音让他感觉整个车的底盘都像是松散掉了一样,心里特别没底。
他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几十万买回来的车,根本就不敢放心开了,生怕开在路上出什么问题。
不只是L8,L9的车主也有同样的烦恼。
有的车主反映,在低速打方向、或者车子刚起步加速的时候,甚至就是过个减速带或者路面稍微有点不平,车头悬挂那个区域就会发出一种声音,听起来像是金属在相互摩擦,又像是橡胶被硬生生挤压时发出的那种“咯吱咯吱”声。
这种声音虽然不一定代表有天大的安全隐患,但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你的车“不正常”。
更让一些细心的车主感到疑惑的是,这个问题似乎特别喜欢在新车跑到一千五百到两千公里这个里程数时出现。
这就让他们开始琢磨了,是不是第一批生产的新款L系列,在悬挂和底盘这些关键部件上,本身就存在一些没被发现的设计缺陷或者材料问题呢?
面对这么多车主的集中反映,理想汽车的售后服务中心也给出了回应。
比如郑州的一家售后店负责人就说,经过检查,问题是出在下摆臂的球头上,并且强调这不影响行车安全,会尽快给车主们一个解决方案。
但是,这个说法并不能让车主们安心。
你想想,一台几十万的新车,开起来像个上了年纪、关节疏松的老爷车,总是发出各种奇怪的声响,即便被告知“安全”,那种心理上的不踏实感和驾驶体验的巨大落差,是很难被一句“不影响安全”就抹平的。
而且,截至七月底,理想汽车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上,都没有针对这次大规模的异响风波,发布一个正式的、公开的声明来解释原因、安抚用户,只是让各地的售后点对车主进行一对一的处理,统一的口径就是让车主“等待配件到货”。
这种“冷处理”的方式,和理想汽车平时宣传的“用户至上”、“把用户当家人”的理念,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有车主就在网上评论说:“理想这是把我们第一批用户当成测试的小白鼠了,出了问题就拆东墙补西墙地修,这样的品牌以后还怎么让人信任?”
更让人觉得问题不简单的是,这已经不是理想汽车第一次因为下摆臂出问题了。
很多关注汽车圈时间长的朋友可能还记得,早在2020年,那时候的明星车型理想ONE,就因为前悬架下摆臂的球头有脱出的风险,引起过非常大的安全争议。
当时事情闹得不小,最终理想汽车在同年的11月,宣布召回了一万多台理想ONE,免费为车主更换了有设计缺陷的下摆臂。
按理说,吃一堑应该长一智,在同一个地方摔倒过一次,就应该把这个坑填得结结实实的。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四年过去了,在全新的L系列车型上,和下摆臂相关的问题,竟然又一次大规模地冒了出来。
这就不禁让人想问,当年的召回和技术改进,到底有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还是说,只是解决了一时的问题,而深层次的设计或供应链管理上的漏洞,一直都存在?
有汽车行业的工程师分析,这次的异响问题,根源可能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是下摆臂上用的橡胶套,这个零件就像我们人体的关节软骨,起到缓冲作用,可能是它的材料耐久性不够,在车辆反复转向、刹车的力作用下,很快就变形老化了,所以才发出声音。
二是生产环节的工艺控制可能不够严格,比如在安装的时候,这个橡胶套没有处在正确的位置,本身就带着一股“拧巴”的劲儿,那在后续的使用中,磨损自然就更快。
三是可能在结构设计上,对一些复杂的路况和驾驶习惯考虑得不够周全,导致某些情况下受力过于集中,加速了零件的损耗。
说到底,理想汽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靠着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用“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舒适性配置打动了消费者。
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它的创新和高明,这也是我们中国品牌值得骄傲的地方。
但是,作为一台车,尤其是一台承载着全家出行安全的车,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至关重要的基础机械素质,比如底盘的稳定性、悬挂的可靠性、零部件的耐久性,才是决定一辆车能否走得长远,一个品牌能否赢得持久信赖的基石。
如果地基不牢,上层建筑盖得再华丽,也总会让人心里不踏实。
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真心希望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能越做越好,能真正走向世界。
也正是因为这份期待,我们才更希望理想汽车能够正视这次的“异响门”,不要再用个案处理的方式去“捂”,而是要拿出诚意,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复盘和重构,从供应链的源头就把好质量关,在产品设计上投入更多精力去优化,彻底解决这些反复出现的“老毛病”,这样才能真正对得起消费者的那份沉甸甸的信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