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联合华为造智能越野,地方政府入股,公司结构变革

一听说东风要跟华为、襄阳政府一块儿造智能越野车,我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事儿到底能成吗?做大做强的说法这些年咱们没少听,可真能做成新东西的,真不多。传统车企和科技大佬手拉手,算不算狼狈为奸?还是说各取所需?这背后藏着多少无奈和野心,咱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要说踢开补贴老路,直接三方入股新公司,这事儿其实不稀罕,看着像“三驾马车”,但核心问题还是,大家为啥非要凑一块儿?传统车企靠着几十年家底子苟延残喘,这几年一看新能源这股风刮得猛,也顶不住了。造传统车的那一套,卖得动的快车皮,都快沦为历史课本了。造车的新门槛,是不是会被科技巨头们重新改写?要我说,合作是迫不得已,东风盯上了华为的智能魂,华为借助东风的资质和生产体系,互相救命稻草。

可事真能这么简单吗?华为不是为了卖车,是为了卖“智能解决方案”。谁家让它进门,它乐意合作。东风这两年过得并不舒坦,转型只能拼命找条活路,华为更是急着找到行业突破口——别说啥自留地,大家都着急。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市场真差这么一口智能越野车吗?中国汽车行业这场内斗比啥都凶。新能源SUV、轿车都能卷出天际线了,搞智能越野车,新意在哪?难道真能靠越野车开出新天地?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年流行说的“细分市场小而美”,可大厂拼的,是速度、规模和技术壁垒,这“越野车+智能”,是越野领域最后的奶酪,还是落后产能被智能包装一下翻新的幌子?

再看地方政府,也不傻,襄阳这次下场当股东,是看中什么?无非搞产业升级,想借这东风把地方汽车产业推一把,顺带在全国汽配版图上抢个话筒。只是以前政府补贴,企业慢慢磨;这回是真金白银当股东,要是亏了,可没人兜底。地方政府跟企业、科技巨头共命运,输了谁负责?这买卖挺新鲜,可风险也是实打实的。

东风联合华为造智能越野,地方政府入股,公司结构变革-有驾

更逗的是,新公司的组织结构“更加简单”,说白了就是砍流程、快决策——这事儿能不能真这么灵?国企那一套审批、汇报、扯皮文化,真能靠成立新公司就抛下?要真有这么轻松,早就搞出来一堆互联网国企了。懂车的人未必懂AI,搞AI的未必玩得转整车,这种组团投奔新故事,基本靠边摸边学。到头来,流程能降速,组织真跟得上吗?

还有人特别看好华为,说华为把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当翻身仗。我倒想问一句,智能驾驶这茬,真成了没?现在销量是上来了,可充电脚慢、算法事故、法律规范,这一大堆事,技术真能解决一切?一辆越野车能不能胜任阿拉善、青藏,真不是AI能吹出来的,说到底,考验的还是核心三电系统和整车的机械素质,智能系统只是锦上添花。

更重要的是,谁买单?现在的越野用户,大多奔着极端场景和机械可靠性,智能再好,野外没信号的时候还不是重机械?以后用APP控制底盘的时候,掉坑里了谁来救?7X24小时OTA升级的时候,敢不敢真让AI替你“上刀山”?

再说,智能越野真能撑起多少市场?比亚迪、理想,甚至特斯拉,大家该卷的都卷过一遍了。这让人怀疑,“智能越野”会不会又变成昙花一现的新概念——头一年本地政府信心满满,两年后变成库存重灾区,下场怕不是国企特供。“智能+越野”玩不成新风口,转型就得重新找新的主心骨。历史多次证明,砸钱搞新公司容易,但真做出品牌、口碑和规模,需要时间沉淀。

还有一个问题没人敢说,车企和科技巨头真能友好共处?大家还记得前边华为跟赛力斯合作的那一摊吗?一开始拍拍肩膀、商业互吹,最后股权、品牌、技术归属一地鸡毛,“谁是爸爸”说不明白。东风要是不能把主导权攥死,指不定哪天变成配角,一不小心奶牛就被华为牵走了。华为现在玩的是“平台+品牌”,东风拿什么跟它平起平坐?

东风联合华为造智能越野,地方政府入股,公司结构变革-有驾

但你要说一点希望没有,也未必。中国的市场混战,每一次格局变动,总会有新玩家脱颖而出。像几年前新能源没人信,最后不是也跑出了比亚迪、蔚小理?说到底,谁能最快摸清市场、最快落地量产,最后才有资格分蛋糕。东风要是真舍得扔包袱,华为能真带来技术颠覆,还有一点襄阳地方政府敢押注,三方互利,保不齐还真能拉出奇迹。但那样的话,靠的不是新结构有多简单,也不是智能标签多时髦,而是产品真硬、市场真买账。

我觉得,别高估新概念的魔力,更别低估传统车企的“求生欲”。大家该看的,不是某一家的业务新闻,也不是某一次公司结构上的创新。问问市场,真正需要什么,问问用户,愿意为啥买单。华为技术再溜,东风历史再深厚,政府政策再红利,三方拼到最后,拼的还是产品硬道理。

东风联合华为造智能越野,地方政府入股,公司结构变革-有驾

等到明年第一台新车下线就见分晓——那时,是媒体探厂的热闹,还是市场买单的寂寞,一切都要用票子说话。至于这次三角搭台,能不能让中国车企在智能越野上真冲一把,我只能说,希望越大,考验就越大。别总盯着那些华而不实的梦想,真想“突围”,先为明天造一台配得起明天的车吧。

你要问我怎么看,不如先想想:换你是消费者,你会买账吗?别光看热闹,真掏钱、真用命跑几千公里,才是真见高下的时候。眼下流行一句话——“好看不如好用,噱头不如好开”。照着这句话,看看这些新公司到底能不能玩转这场智能越野的新游戏吧。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