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因为一件汽车救援的事儿吵得是沸沸扬扬,本来是一件挺暖心的事,结果闹得跟演电视剧似的,让咱们这些围观的普通人都看迷糊了。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一位开着问界M9的车主,在西藏自驾游的时候,想试试自己这台价值不菲的爱车的越野能力,结果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山上给陷车了。
后续的救援过程,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不少人情世故的复杂面貌,也引发了大家对于商业规则和人情道义的大讨论。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件事从头到尾好好捋一捋,看看这里面到底是谁的理,谁的错。
事情得从一位问界M9车主的西藏之旅说起。
这位车主显然对自己这台国产高端新能源SUV充满了信心,不满足于在铺装路面上安稳行驶,他想要挑战极限,证明这台车不仅有舒适的乘坐体验,还有征服自然的强悍实力。
于是,他把车开上了一座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山,对着一个大坡就冲了上去。
刚开始,视频里还是一片豪情壮志,夸赞着问界M9的越野性能,可话音没落多久,现实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车轮在松软的坡地上无力地打滑,车子结结实实地陷在了半山腰,动弹不得。
好在,现在的高端品牌汽车都提供非常周到的售后服务。
车主第一时间就联系了问界官方,申请了免费救援。
问界的反应也很快,马上安排了救援。
这里要说明一下,在西藏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汽车厂家通常不会自己建立救援站,而是会和当地专业的救援公司合作,花钱请他们来处理,这是一种非常高效和普遍的做法。
于是,当地一家救援公司接到了任务,派了一辆拖车过去。
可到了现场一看,这地形光靠拖车怕是有点悬,还需要专业的绞盘设备来配合。
救援公司就又联系了当地一位开方程豹5的车主,请他开着自己的硬派越野车过来帮忙。
最终,正是在这辆方程豹5的强力拖拽下,陷在山坡上的问界M9才得以脱困。
到这里,事情本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车救出来了,大家都平安。
问界M9车主也确实挺高兴,他把这次经历剪成了一个视频发到网上,标题起得也很有气势,叫“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道路救援”。
视频里,他大力赞扬了问界官方的售后服务,反复强调作为问界车主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可问题就出在这个视频里,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在整个救援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方程豹5,竟然连一个正经镜头都没有,更别提在文案里提一句感谢了,仿佛这辆车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这下评论区可就热闹了,很多人开始质疑:“兄弟,把你拉出来的那辆豹5呢?怎么连个影儿都没有,是不是有点不合适?”面对大家的疑问,问界M9车主的回应让整个事件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他的解释是,他联系的是问界官方,整个救援对他来说是一次商业服务,是问界花钱买单的。
至于救援公司找谁来帮忙,找的是什么车,都跟他没有直接关系。
他认为,随便来一辆带绞盘的车都能完成任务,所以没必要特意感谢那辆方程豹5。
这话一说出来,立刻就引起了更大的争议。
很多网友觉得,就算这是一次商业活动,最起码的尊重和感谢总该有吧。
更何况,后来根据救援公司和方程豹5车主透露的信息,这次救援来回跑了一百六十多公里,耗时费力,而方程豹5车主得到的报酬,仅仅是救援公司给他抵扣了几百块钱的修车费用。
相比之下,据说问界官方为这次救援支付给救援公司的总费用接近一万元。
这两相对比,大家就更觉得问界M9车主的做法有点说不过去了,“现代版农夫与蛇”的说法也开始在网上传播开来。
大家普遍认为,方程豹5车主近乎是义务帮忙,结果连在视频里露个脸的资格都没有,这实在是让人心寒。
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指责,这位问界M9车主的情绪也失控了,他开始进行反击,但说出来的话却更是火上浇油。
他先是抱怨说,救援之后他爱人和孩子坐了一段方程豹5,感觉车子太颠,把孩子屁股都颠疼了。
这话一出,大家更反感了。
方程豹5本身就是一款硬派越野车,悬挂设计就是为了应对复杂路况,牺牲一些舒适性是必然的,拿它和以舒适著称的城市SUV问界M9去比乘坐感受,本身就不公平,更何况还是在接受了人家帮助之后说出这种话,显得格局太小。
紧接着,他更是将攻击范围扩大,用带有歧视性的网络词汇去嘲讽整个比亚迪车主群体。
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众多网友,把个人之间的纠纷上升到了两个汽车品牌的粉丝对立,很多越野圈的爱好者也纷纷表示,以后遇到这样的车主,都不会再出手相救。
后来,这位被骂得不轻的问界M9车主也发布了澄清视频,试图还原事情的经过。
他说自己叫了救援后就回酒店休息了,后来是救援公司的拖车和方程豹5一起来接的他。
脱困之后,他当面向拖车师傅表示了感谢,也和方程豹5车主友好互动过。
他坚持认为,这就是一次单纯的商业活动,方程豹5是救援公司请来的“工具车”,他们之间的金钱往来与自己无关,所以在视频里不提及并没有错。
对于自己后来情绪失控说了过激的话,他也表示了道歉。
整件事看下来,其实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
从问界M9车主的角度看,他的逻辑是“我花钱(通过问界)买服务,我感谢服务提供方(问界)”,这个逻辑链在纯粹的商业合同关系里似乎是成立的。
他认为自己和方程豹5车主没有直接的契约关系,所以无需承担感谢的义务。
但是,从大多数普通人的视角来看,社会生活并不能完全用冷冰冰的商业合同来衡量。
尤其是在户外救援这种特殊场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道义显得尤为重要。
方程豹5车主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车辆的损耗,可能远远超过他获得的那几百块钱的物质回报。
在这种情况下,一句公开的感谢、一个善意的镜头,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礼貌,更是一种对他人付出的认可和尊重。
这位车主的问题在于,他过分拘泥于“谁收钱我谢谁”的商业逻辑,而忽略了“谁出力我敬谁”这个更朴素的社会常理。
他后续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攻击他人的行为,更是暴露了他在为人处世上的欠缺。
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如今国产品牌汽车越做越好,本是值得我们所有人骄傲的事情,但如果车主们的品牌归属感变成了互相攻击的壁垒,那就真的背离了初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