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还有“王炸”?D系列全尺寸旗舰曝光,设计高端,或30万起售
零跑D系列首款全尺寸SUV进入夏测阶段,预计30万+起售,基于LEAP 3.5架构打造,或将重塑高端新能源SUV市场格局。
各位车友,咱们聊新能源车这几年,谁也没想到,当年被戏称为“半价理想”的零跑,如今真把理想甩在了身后。6月份48006台的销量,直接登顶新势力榜首,B10、B01接连成“爆款”,C系列稳扎稳打,眼看着B系列就要扛起下半年销量大旗了——可就在这时候,零跑悄悄亮出了真正的“王炸”:D系列首款全尺寸旗舰SUV。曹总亲自预告,车已进入夏测,朱总也放话,价格在30万以上。这下,可不只是卷性价比了,而是要正面硬刚理想L9、问界M9这些国产高端SUV的“天花板”了。
这车还没正式发布,但光是那张官方假想图,就足够让人眼前一亮。我盯着那张图看了半天,第一反应是:零跑这次,是真的想做一台“有分量”的车。
外观:不是“大号C16”,而是行政级旗舰的气场
先说第一眼感受。很多品牌做旗舰SUV,喜欢堆圆润线条、搞未来感,但零跑D系列不一样。前舱挺拔,D柱直立,整个车身姿态呈现出一种“方正有度”的豪华行政风。这可不是随便画的,这种设计语言背后,是对空间、对气场、对用户身份感的精准拿捏。
你看理想L9、问界M9,都走的是“科技旗舰”路线,线条流畅,但多少带点“家用车”的亲和力。而零跑这台D系列,第一眼就告诉你:我是冲着“高端公务”和“家庭旗舰”双重定位去的。21寸大轮毂、隐藏式门把手、贯穿式尾灯、车顶扰流板——这些年轻人喜欢的元素一个不少,但组合在一起,却没显得花哨,反而有种“克制的豪华感”。
我特别注意到它的车长预计超5米3,轴距超3米2。这个尺寸,已经稳稳跨入“全尺寸SUV”行列。什么概念?比理想L9还长,轴距接近宝马X7。这意味着什么?后排空间绝对奢侈,第三排不再是“应急座”,而是真正能坐成年人的“贵宾席”。我之前试过一台轴距3米出头的七座SUV,第三排坐我这种1米75的都得蜷着腿,而零跑这台车,光是空间这一项,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内饰与智能化:全域自研的“技术大满贯”
外观是面子,内饰和智能化才是里子。零跑这次放出的料很猛:全新LEAP 3.5技术架构、四域合一中央超算、双8797芯片、SA8650智驾芯片、激光雷达、AI大模型——好家伙,这配置清单,简直是把十年自研的“家底”全掏出来了。
“四域合一”是啥?简单说,就是把原本分散在车身、座舱、驾驶、动力四个域的控制器,集成到一个中央超算里。好处是反应更快、成本更低、OTA升级更彻底。就像你手机从安卓4.0升级到14.0,系统底层重构了,体验自然不一样。零跑这套“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就是为这种彻底升级打下的地基。
再说芯片。双8797芯片,这性能放在手机里都算旗舰级,更别说用在车上。这意味着车机系统几乎不会卡顿,多屏联动、语音助手、AR导航这些高负载功能,都能丝滑运行。再加上SA8650智驾芯片和激光雷达,L2+级辅助驾驶只是起步,未来OTA升级到城市NOA,甚至更高阶的智驾功能,都有硬件冗余支撑。
我之前试驾过一台搭载单颗8155芯片的车,语音识别偶尔延迟,导航切换卡顿。而零跑这台D系列,硬件直接拉满,等于给未来五年的智能化需求提前买了保险。这才是高端车该有的“前瞻性”。
动力与平台:十年磨一剑,全域自研见真章
零跑一直强调“全域自研”,这次D系列就是最好的证明。Heracles八合一电驱系统,名字听着像科幻片,但它的实际意义是:把电机、电控、减速器等八个核心部件集成在一起,效率更高、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这对用户意味着什么?更长的续航、更快的加速、更低的能耗。八合一电驱的综合效率能达到92%以上,比传统三合一系统高出3-5个百分点。别小看这几点,每1%的效率提升,都意味着续航能多跑几十公里。
至于平台,LEAP 3.5技术架构不仅是智能化的底座,更是整车性能的保障。它支持800V高压快充、碳化硅电控、全铝车身等高端配置。虽然目前暂无相关数据说明D系列是否全系标配这些,但从零跑一贯的“底价暴击”策略来看,大概率会在中高配车型上给到,甚至可能下放到入门版。
安全与操控:旗舰车的“基本功”不能丢
全尺寸SUV最怕什么?笨重、不灵活、刹不住。但零跑D系列显然不想当“移动的房子”。激光雷达不仅是为智驾服务,更是主动安全的核心传感器。配合高精地图和AEB自动紧急制动,能在复杂路况下提前预警、自动刹停,大大降低事故风险。
操控方面,虽然大车天生重心高,但通过低重心电池布局、全框式副车架、多连杆独立悬架,零跑可以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提升过弯稳定性。我试驾过零跑C16,一台中大型SUV,过弯时侧倾控制得比某些轿车还稳。D系列作为旗舰,底盘调校只会更精进。
至于被动安全,零跑一直舍得下本。C16的高强度钢+铝合金占比超80%,D系列作为十年集大成之作,安全标准只会更高,预计会采用更多热成型钢和复合材料,确保在碰撞测试中拿高分。
横向对比:D系列 vs 理想L9 vs 问界M9
我们拿三台车简单对比:
维度 零跑D系列(预估) 理想L9 问界M9
起售价 30万+ 42.98万 46.98万
车长/轴距 >5.3m / >3.2m 5.218m / 3.105m 5.23m / 3.11m
智驾芯片 双8797 + SA8650 双Orin-X 双Orin-X + 昇腾610
激光雷达 有 1颗 3颗
电驱系统 Heracles八合一 增程+双电机 华为DriveONE
核心亮点 全域自研、高配低价、空间越级 舒适家用、奶爸车标杆 华为科技、鸿蒙座舱
我的看法是:理想L9胜在用户体验打磨到位,问界M9赢在华为生态加持,而零跑D系列的杀手锏,是用中端车的价格,提供高端车的硬件和空间。如果最终定价真在30万出头,那它就是“性价比旗舰”的新定义者。
用户视角:谁会买这台车?
我设想了几个典型用户:
二胎/三胎家庭:需要超大空间,第三排必须能坐人,零跑D系列的空间优势明显。
科技极客:看重全域自研、高算力芯片、激光雷达,未来OTA潜力大。
理性消费者:不想为品牌溢价买单,但又想要高端配置,零跑“高配低价”策略正中下怀。
不过,我也听到一些质疑:零跑品牌高端化能成功吗? 毕竟从C16对抗L7,到D系列对标L9,跨度不小。但看看销量,看看技术储备,零跑这十年,不是在“模仿”,而是在“超越”。它用B系列打市场,用C系列立口碑,现在用D系列树品牌,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比谁都稳。
未来展望:零跑的“高端梦”能圆吗?
D系列的出现,标志着零跑不再满足于“性价比之王”,而是要冲击“高端技术标杆”。如果这台车能成功,零跑将完成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蜕变。
但挑战也不小:高端市场拼的不仅是配置,更是品牌力、服务网络、用户口碑。零跑需要在售后服务、高端体验店、用户运营上持续投入。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如果零跑D系列真的做到30万起,你会为它的“全域自研”和“越级配置”买单吗?还是更愿意多花十几万,选择理想或问界的品牌光环?
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
暂无相关数据:具体续航、百公里加速、充电功率、内饰材质、座椅功能等细节,需等待官方正式发布。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