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L路试曝光,帕拉梅拉联名造型引发网友热议,交付速

说到现在的汽车圈,谁还没听过小米SU7的响亮名头?估计你哪怕是一辆正经车都没买过,也至少在微博、朋友圈里刷到过雷军遥控发布会的“梗图”吧。

这不,小米刚把前几款新车玩得风生水起,居然又有新动作了。

第五款车,小米SU7 L,不声不响地上了路试环节,还让一帮蹲点网友拍了个正着。

说白了吧,这年头你只要敢挂块米字标,大家都愿意帮你免费做热搜。

关键是,这次的谍照,真的很有看头。

车头车尾都被裹得跟中东土豪人一样严严实实,唯独那标志性的米字灯还是透着点“我来了”的气场。

轮毂用的还是SU7 Ultra顶配那套花瓣造型——懂行的人一眼就秒认了。

不过最辣眼的还是那车顶轮廓,溜得像水滴,运动感妥妥滴,感觉要是再配点鲜艳车漆,说不准街头直接上演一场“米牌追逐”。

小米SU7 L路试曝光,帕拉梅拉联名造型引发网友热议,交付速-有驾

侧面线条也没闲着,轴距明显拉长,好家伙,后门比例那叫一个修长,C柱到车尾咕噜一下就滑下来了,敦厚中带着几分优雅。

实话说,网友调侃这玩意是帕拉梅米,我竟然有点信。

帕拉梅拉和小米联名?虽说纯属娱乐,但这种造型玩味的确带点外国跑车那种狠劲。

动力参数上,这车也是没在客气。

Ultra版三电机方案,什么前六后四活塞卡钳统统安排,还是熟悉的大力出奇迹。

一口气爆发出来1548匹马力,零百加速2秒级,啥意思?谁慢谁尴尬。

纯电超跑的味,对吧?雷军是打算把仰望U9、极氪001 FR都拉出来拼命吗?

想想现在电车圈那些速男猛女,谁不是靠这个数值装B?

当然,如果只看参数,谁家的PPT不能写个猛虎下山。

但要真能跑起来,还得看市场气温和用户钱包。

订单量不用说,同样是夸张得让人怀疑人生了。

你还记得小米SU7和YU7刚上市那会儿吗?

没过几天,订单唰唰就冲上了天。

据说截止到今年7月,SU7加YU7未交付订单已经杠到40万台以上。

哇,40万,熟练一点已经可以把北上广几条环线都跑一遍了。

SU7 Ultra上市不到四个月也卖了1万台,咱算算这速度,雷总的工厂要是慢点开,网友不得天天催着进度表?

更夸张的是那台SUV车型YU7,刚开订3分钟直接杀出20万大单。

小米SU7 L路试曝光,帕拉梅拉联名造型引发网友热议,交付速-有驾

什么叫行业奇迹,这就是活生生的现象级。

其他家的新车,卖个几千都要刷屏,“秒杀全场”,可小米直接上来了个十万量级,厂房估计都没反应过来。

但说一句公道话,能开订是一回事,要真给人家交车,又是另一回事。

这年头能及时交付才是硬道理。

产能问题,制约的不只是小米,所有搞智能电车的品牌都一样。

SU7、YU7你说订单多,交付就快?雷总听了都想哭。

据说现在你要买YU7,不是“半年提车”,而是“买车送耐心”,能等一年那都是广大消费者给的厚礼。

标准版13个月,Pro版要慢点,也要将近一年。

Max版最高要等10个月,简直是考验用户的毅力。

你说雷军难不难?其实很难啊。

小米造车的每一个车间都是在跟时间赛跑。

不过人家也不是没做功课,这几年“三箭齐发”搞得风风火火。

一期工厂号称年产能15万辆,二期工厂8月已经投产,主要就是为新车型YU7备战。

产能也在疯狂爬坡,据说计划月底能冲到月产3.5万到4万辆,这么算下来一年又能多出个15万辆。

三期工厂还在蓄势待发,计划2026年正式登场,年产能直接上10万辆,未来三厂合计产能冲70万,雷总自己都说:“搅动行业池塘”。

但问题就是,订单如山,产能如溪,难怪网友说“米粉全员等车,雷总全员甩锅”。

说到这,咱得捡几句大实话。

小米每次出爆款,热度都不缺。

SU7 L这次无论型号怎么变,舆论怎么炒,用户最底层都是关心“能不能早点提”。

换句话说,东西卖疯了是一时爽,交不了车就是接下来热搜的群嘲主题。

咱中国车市这些年,新能源玩家不管多牛,最后都被产能卡脖子。

某某牌去年也喊过“定金破十万”,结果交付时差评炸锅。

老百姓买车又不是买煎饼,要等就容易后悔,容易围观吐槽。

但不管咋说,人家小米还是有底气的。

毕竟,没人能在短时间里做到这样的热度和销量。

你想想,某些手机厂商还在研究折叠屏,小米已经在车圈混成领头羊了。

更何况,随着三期工厂启动,未来交车速度理应能提升不少。

到底行不行,还得用时间来检验。

另外,有些网友担忧,产能提升会不会影响质量?

小米SU7 L路试曝光,帕拉梅拉联名造型引发网友热议,交付速-有驾

这个问题咱不能瞎猜,目前来看小米造车的产业链还是有点深度的。

你要非得和老牌合资比品控肯定不现实,但现阶段小米的用户反馈整体还是偏正面。

当然,买了车的才知道细节,这就等后续看看有没有什么车友吐槽。

一句话,SU7 L的路试曝光代表着小米正在加速布局新车型,技术方面、零部件合作,咱普通消费者未必能看到全部门道。

但从外观到性能到价格,雷军的路线一直走的是拿性价比和科技感硬刚那些传统大厂。

别说,用户还真吃这一套。

你想想现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谁还在意纯电还是增程?

只要好看、够快、性价比打得住,网友就能把你捧上天。

小米一边推新款,一边扩工厂,谁都有小算盘——订单一爆,资本就跟着疯转,媒体全体留意。

其实,大家都在等一个结局:到底这些新款能不能准时交付?雷总会不会成下一个“爆款收割机”?

这可是谁也不敢打包票。

再回头看看网友搞笑评论,把SU7 L和帕拉梅拉硬凑,咱有时候也不得不佩服网友的脑洞。

用户要的是差异化体验,厂商要的是销量,结果最后大家都在等车,社交话题却越炒越高。

这么说吧,新能源造车像极了抢红包,你手快心狠可能能抢到大份,但多半还得拼眼力和耐力。

雷总的这盘棋,亮点在于敢想敢试。

车圈老司机不少,但新玩家下场玩得起劲,更能激发行业变革。

但营收和长期口碑比订单数据更值钱,这就是小米接下来无法回避的大题目。

面对大家的疑问,小米能用多快速度把车交到用户手上?能不能像手机一样把售后体系搞得妥妥帖帖?

这一切还都得往后看。

有一点可以明确,如果新车交付效率提升,技术和体验也不变水,那么小米造车真能在车市“封神”。

用户当然开心,厂商也能被投资人鞭策更卖力。

说到底,行业创新和产能管理就是车企的“终极BOSS”,谁能跨过去,谁才有资格留下长线爆款。

要是交付难题解决不了——爆款就是坑用户。

不过大家热情不减,雷军自己都在宣发时半调侃:“欠的车越来越多啦。”

有点无奈,有点幽默,大家边催边等,就看这场造车闹剧最后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诶,说说你怎么看,SU7 L这样新车你想买吗?你是不是也在排队等提车?产能和交付,到底哪个更重要?留言聊聊呗!

小米SU7 L路试曝光,帕拉梅拉联名造型引发网友热议,交付速-有驾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