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ilibiliWorld 2025(BW 2025)上,潮玩、电竞、虚拟偶像与二次元文化构筑出年轻人热衷的多元宇宙,而作为本届展会上的独特存在,领克汽车以极具辨识度的“次元破壁”主题成功出圈,在泛二次元人群中打响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标签。这场聚焦Z世代的大型线下活动,不仅见证了领克与ACG文化的首次深度交汇,也展现出一个汽车品牌如何在语境转换中实现与年轻人的双向奔赴。
从展陈内容到互动机制,领克将品牌调性与当代潮流表达做了紧密对接,以高参与度和强视觉记忆点打造出不止于产品的现场体验。
聚焦圈层生态,重构品牌与用户的情感通道
BilibiliWorld一直是年轻文化的集中释放地,也是品牌尝试“破圈”沟通的理想窗口。领克此次将展台构筑成一个融合科技感、动漫美学与生活方式的多维空间,不单是车型亮相,更像是一次品牌精神的体验展。
展区现场汇聚了多样内容板块:定制痛车、虚拟赛车模拟器、coser出镜互动、智能座舱沉浸体验……每一处都传达着“车不止是车”的信息,强调其在当代生活方式中的文化属性。展台所呈现的三款车型——领克03冠军版、07 EM-P与Z20,分别凸显了性能实力、智能表现与电动属性,是品牌多元技术布局的缩影。
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双重融合,领克有效打破“展车即展示”的传统范式,将车辆变成文化符号,进一步贴近Z世代对产品的情感期待。
定制痛车成焦点,ACG文化深度融合品牌基因
作为BW现场最受瞩目的展陈之一,三款不同风格的定制痛车不仅完成了二次元文化的视觉转译,也借助IP联动实现了品牌态度的生动呈现。它们分别围绕三类核心主题展开,将动漫、游戏与次元文化与汽车设计相融合,在展区形成强烈吸睛效应。
第一款是基于纯电平台的领克Z20,设计灵感来源于电影《神奇4侠:初露锋芒》。其车身以角色造型和电影配色为主元素,带来一股青春张力与科技质感的叠加视觉冲击。
第二款痛车则是由领克07 EM-P与国风游戏《明末渊虚之羽》跨界共创,结合历史幻想题材,将东方神秘美学与现代性能语言融合,彰显独特运动气质。
第三款则是为本届BW量身打造的领克03冠军版联名车,整体设计围绕“次元破壁”主题,融合B站文化符号与几何视觉风格,突出潮流感与速度感,成为Z世代自拍留影的高频场所。三款痛车不仅是视觉呈现,更是品牌态度的外化,在ACG文化语境下,领克成功将传统工业品与虚拟文化实现无缝融合。
场景化互动流程打造完整参与链路
为进一步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密度,领克策划了一套打卡机制,覆盖多个体验环节,串联整个展区内容,构建出完整的参与路径。
起点设在接待区,观众可领取专属集章卡,随后进入CO:PHOTO区域拍摄个性化照片,由专业摄影师实时打印成报纸样式照片,保留活动记忆。紧接着的CO:RACING环节则是体验电竞赛车模拟器,在限时挑战中完成“圈速任务”即可获得贴纸奖励。
集齐贴纸后,观众可前往兑换区领取专属文创周边,如环保袋、主题挂件和贴纸包,并获得印有“这很领克”的打卡认证印章。整个流程设置巧妙,环环相扣,不仅提升了用户参与热情,也有效延长了用户在展区的停留时间与互动深度。更重要的是,这种以“任务+激励”的参与机制,推动用户在参与过程中与品牌建立更紧密连接,也加速了社交平台上的自传播效应。
品牌年轻化路径下的实践突破
在面对年轻消费群体日益细分、表达方式趋于多样的当下,如何以更具共鸣的方式与他们产生连接,已成为品牌年轻化转型的核心挑战。领克选择将内容场景化、用户参与仪式化、文化表达具象化,通过BilibiliWorld这一内容密集型平台,实现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语境同步。
从痛车IP联动到展台视觉风格,从模拟竞速到互动打卡,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领克对Z世代审美和兴趣点的精准拿捏。这种去中心化、去说教式的对话方式,让领克不再是冰冷的工业品牌,而是一个具备情绪表达力和文化参与度的社交共创体。此次BW之旅,不只是一次线下亮相,更是领克内容运营能力的集中展示。通过真正走入年轻人文化场景,领克不仅刷新了传统车企的品牌传播路径,也为行业提供了跨界融合的新思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