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商努力利用合成燃料维持汽油发动机的生存

尽管许多人预测内燃机将会消亡,日本汽车制造商已联手确保这些动力装置在未来的出行领域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丰田、马自达、斯巴鲁、铃木和大发正在积极开发通过合成燃料技术延长汽油发动机寿命的解决方案。

日本制造商努力利用合成燃料维持汽油发动机的生存-有驾

混合动力发动机

这种方法与许多西方市场采取的策略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欧洲全力发展电动汽车之际,日本正在推行一条多路径发展战略,既包括电气化,也大力投资传统发动机的替代燃料。

日本的全面电气化替代方案

即将举行的大阪2025博会,将是一个为期六个月的技术展示平台,吸引超过160家全球参展商。届时,这些日本品牌将推出采用合成燃料混合燃料驱动的汽车。这场盛会将重点展示各行各业的尖端技术,涵盖航天技术、医学、机器人技术和下一代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

丰田、马自达和斯巴鲁的合作旨在打造各自品牌专属的“独特发动机”,能够使用液氢、生物燃料和合成燃料等碳中性燃料。每家制造商都专注于各自的专长:

丰田正在开发三款针对这些替代燃料进行优化的四缸发动机。马自达正在改进其标志性的转子发动机,并推出一款全新的Skyactiv-Z四缸发动机。斯巴鲁继续完善其标志性的水平对置发动机设计,丰田似乎也对这种设计在某些应用场景下的表现表示赞赏。

日本制造商努力利用合成燃料维持汽油发动机的生存-有驾

ENEOS 公司引领合成燃料革命

这一举措的关键参与者是ENEOS 公司,该公司于 2024 年 9 月建成了日本首个能够生产合成汽油的示范工厂。尽管产量不高——每天约 42 加仑(160 升)——但该工厂代表着在利用氢气和二氧化碳制造清洁能源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种方法的妙处在于:这些发动机既能保留众多爱好者喜爱的特性,又能实现碳中和。(说实话,谁开车时不怀念调校精良的发动机的轰鸣声呢?)

合成燃料到底是什么?

合成燃料,也称为电子燃料,是传统汽油和柴油的碳中性替代品。它们的特殊之处在于其生产方式:利用氢气与直接从大气中提取的二氧化碳结合。

制造过程依赖于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燃料在发动机中燃烧时,会释放与生产过程中捕获的等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形成理论上的碳中和循环。

不要把它们和生物燃料混为一谈,生物燃料来自原本可以作为食物来源的农作物。合成燃料利用的是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基本元素: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

不只是日本人的愿景

这项技术并非日本品牌独有。德国制造商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类似的解决方案。保时捷在智利拥有一座专门的合成汽油生产设施,这表明全球对这一替代方案的兴趣。

欧盟已承认合成燃料是2035年后可行的选择,届时将禁止销售新的非电动汽车。这一例外对于确保德国支持更广泛的电气化任务至关重要。

平衡未来出行方式

日本战略的有趣之处在于其务实性。这些制造商并非将一切押注于单一解决方案,而是在创造更多选择。电动汽车无疑将在未来交通运输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合成燃料或许能让数百万辆现有汽车继续行驶,同时大幅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这种方法还解决了纯电气化面临的几个现实挑战:

对于充电基础设施有限的地区合成燃料或许能提供更直接的减排途径。对于那些在极端条件下驾驶或需要定期长途行驶的人来说,使用合成燃料的传统 发动机在续航里程和加油速度方面可能仍然具有优势。

你有没有想过,当电动汽车强制令生效后,如今路上那些完好无损的汽车会怎么样?日本的解决方案或许能提供答案。

这对汽车爱好者意味着什么

对于欣赏内燃机机械交响乐的车迷来说,这一发展代表着一线希望。不同发动机设计的独特之处——丰田注重效率的四缸发动机、马自达独特的转子发动机,以及斯巴鲁的水平对置发动机——或许能够在碳中和的未来继续传承下去。

许多车迷不愿放弃这些不同发动机类型带来的驾驶体验。有了合成燃料,他们或许就不必如此了。

随着这些日本制造商准备在2025年大阪世博会上展示其进展,汽车界正密切关注着。这条替代道路能否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发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内燃机不会轻易消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