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师傅最怕见的五款车型,13年基本开不坏

“绣花枕头,一包草”,这句老话,搁在某些摩托车身上,简直是量身定制。

咱先扯点闲篇儿。诸位老铁,可曾有过这般光景:满怀憧憬地溜达到摩托行,盘算着给座驾来个“满月酒”,结果掌柜的斜睨一眼,嘴角浮现一抹讳莫如深的笑意?那笑,可不是啥宾至如归,而是“肥羊进圈”的窃喜。有些铁骑,骨子里就是摩托行的“聚宝盆”,隔三差五地上门报到,零配件换得比更年期妇女换衣服还勤快,钱包消瘦得赛过索马里的难民。

汽修师傅最怕见的五款车型,13年基本开不坏-有驾

可偏偏又有些家伙,硬是能让你骑到地老天荒,除了添点儿粗粮、换双鞋,愣是没啥幺蛾子。摩托行老板见了你,避之唯恐不及,仿佛你身染时疫。今儿个就跟大伙儿唠唠嗑,那些让摩托行师傅“谈虎色变”的硬茬儿。

提到铁骑,诸位看官往往先掂量的是颜值、动力,但真正拿捏一辆车成色的,实则是其耐操程度。毕竟,谁也不想请尊“活祖宗”回家,三天两头供着。

这几年的摩托车市,那叫一个风生水起,各路新秀你方唱罢我登场,看得人眼花缭乱。可某些作坊,为了锱铢必较,恨不得把成本榨干,结果呢?车是越发光鲜亮丽了,品控却一落千丈。小毛病像雨后春笋般冒头,大问题更是防不胜防,消费者怨声载道。

汽修师傅最怕见的五款车型,13年基本开不坏-有驾

就拿电瓶来说,有的车,电瓶撑不到一年就嗝屁了,再换一个又得掏空腰包。还有的车,发动机三天两头闹脾气,修一次就要割肉放血。辛辛苦苦攒的血汗钱,全给摩托行送温暖了。

平心而论,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什么症结?是作坊对品控的轻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他们眼里只有销量,压根儿不关心消费者骑上车之后会面临什么。这种鼠目寸光的行径,终将反噬整个行业的声誉。

再者说说售后服务。某些作坊的售后,简直就是个花架子,一旦出了岔子,就玩起了踢皮球,压根儿不打算解决问题。消费者投诉无门,只能哑巴吃黄连。

汽修师傅最怕见的五款车型,13年基本开不坏-有驾

殊不知,国外那些老字号摩托车品牌,之所以能屹立不倒,靠的就是精益求精的品控和面面俱到的售后。人家把消费者奉为圭臬,把品控视作生命线,这才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鄙人有位老友,早些年间入手了一辆本田的摩托车,至今已驰骋数十万公里,除了例行保养,愣是没出过啥岔子。他说,这车就像老伙计一样,靠谱、省心。这才是摩托车该有的格局。

反观国内的某些品牌,宣传时天花乱坠,一出问题就装聋作哑。这种涸泽而渔的做法,终将为市场所摒弃。

汽修师傅最怕见的五款车型,13年基本开不坏-有驾

那么,我们该何去何从?

首先,消费者要明察秋毫,切莫被那些金玉其外的宣传所蛊惑,要多方打听车型的口碑、质量,择优而选。

其次,作坊要正本清源,把品控摆在首位,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牺牲质量。

汽修师傅最怕见的五款车型,13年基本开不坏-有驾

再有,要健全售后服务,搭建完善的售后体系,及时纾解消费者的疑难杂症。

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提高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竞争力,让消费者买得踏实,用得舒心。

归根结底,摩托车不仅仅是一件代步工具,更承载着我们的希冀和憧憬。鄙人期许,未来的摩托车市,能够少一些浮华,多一些笃实;少一些套路,多一些赤诚。让每一位摩托车爱好者,都能拥有一辆真正靠谱、耐操的爱车,一同驰骋在逐梦的康庄大道上。让摩托行师傅偶尔“门可罗雀”,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